當前位置:製作窩 >

民間藝術 >剪紙 >

江蘇揚州民間剪紙簡介,揚州剪紙欣賞

江蘇揚州民間剪紙簡介,揚州剪紙欣賞

揚州是剪紙流行最早的地區之一。隋唐時期,人們就把剪紙作為一種樂趣,點綴和美化生活。到唐代時,揚州已有剪紙迎春的風俗。立春之日,民間剪紙為花,又剪為春蝶、春錢、春勝,“或懸於佳人之首,或綴於花下”,相觀以為樂。揚州剪紙向以花卉為主,確是千年傳統的一個重要體現。說起來,這和隋煬帝楊廣有一定關係。楊廣當皇帝后,從大業元年(605年)開始營建揚州,至邗溝修竣,運河通航,便在這裡大興土木,廣築離宮別館。他三下揚州,恣意遊樂。

江蘇揚州民間剪紙簡介,揚州剪紙欣賞
  在揚州城西的上林苑中,有全國各地的奇花異卉,寶獸珍禽,他每當夜間和宮女們遊園,不張燈火,令人捕捉許多螢火蟲送來,螢光漫山遍谷,照耀如同白晝。到了冬天,園苑中花樹凋零,池水結冰,煬帝遊興不減,卻令宮女們仿照民間剪紙,用彩錦剪為花、葉點綴枝條,掛於樹上,並剪成荷花、菱芰、藕芡等物,去掉池中冰塊、逐一佈置水上,如同春夏之交豔麗景色,以賞心悅目。這種“螢苑”、“剪樂”,同那“迷樓”、“龍舟”一樣,反映了隋煬帝奢侈荒唐的罪惡生活,但從剪綵為花這個側面來看,卻說明揚州剪紙的源遠流長。

江蘇揚州民間剪紙簡介,揚州剪紙欣賞 第2張
  在唐代,揚州已有剪紙迎春的風俗。立春之日,民間剪紙為花,又剪為春蝶、春錢、春勝,“或懸於佳人之首,或綴於花下”,相觀以為樂。唐詩人李商隱所寫“鏤金作勝傳荊俗,剪綵為人起晉風”之句,稱讚了剪紙之美為人們所喜愛。那時的剪紙還是具有迷信色彩。揚州民間剪紙人、紙馬及紙錢等,就是用於祭奠鬼神的。大詩人杜甫在《彭衙行》詩中寫有“暖湯濯我足,剪紙招吾魂”之句,就是這種民情風俗的反映。1980年春,揚州各界迎接“鑑真大師像”回故鄉“探親”,揚州藝人作了一套《鑑真大和尚》剪紙,趙樸初先生為之寫“憶江南”詞一首,中有“明月滿城歌過海,神工剪紙與招魂”之句,愛引了千年風俗,以神來之筆,表達了故鄉故國親人對鑑真大師懷念之情。

江蘇揚州民間剪紙簡介,揚州剪紙欣賞 第3張
  唐代造紙業興盛,揚州有較大的造紙作坊,唐宋時已大量生產質量很高的貢紙。作為雄厚的物質條件,也促進了剪紙藝術的發展。揚州自古多奇花異卉,唐宋以來歷代揚州的文章太守、詩人墨客,莫不寄情花木,裝飾風雅,演出許多的事,寫下多少名篇。這對剪紙表現的題材,就是一個重要的因素,揚州剪紙向以花卉為主,確是千年傳統的一個重要體現。

江蘇揚州民間剪紙簡介,揚州剪紙欣賞 第4張
  民間藝術是相互影響、相互作用、相互促進的。揚州的民間刺繡就和剪紙有不解之緣。刺繡的圖案先畫出底樣,剪成紙型,再貼上在面料上,進行刺繡。這種方法在揚州延續了很久,直到現在民間刺繡還有沿用此法的。刺繡又叫繡花,以前揚州人一直稱剪紙藝人為“剪花樣子的”,就緣於這兩種藝術的密切關係。

江蘇揚州民間剪紙簡介,揚州剪紙欣賞 第5張
  清代揚州,由於江淮鹽業的發展,帶來城市的繁榮。鹽商巨賈固然生活奢靡,市井民家也還講究穿戴。居室之內大至門簾帳沿、被服枕套,小至鏡袱香囊、絹帕筆袋,都以繡花為美。至於結婚做壽、年節喜慶,所用繡品花樣更多。這些繡品以剪紙為底樣。剪紙藝人用一把剪刀,幾張素紙,憑著心靈手巧,剪出生動活潑、寓意吉祥的各式花樣,因而揚州城內賴剪紙為生的民間藝人頗多。據傳,嘉、道年間,著名藝人包鈞就以一剪之巧而聲名遠揚。在包鈞的剪下,花、鳥、魚、蝶無不神形兼備,引人入勝,因有“神剪”之譽。時人對他的剪藝甚為讚賞,給以“任他二月春風好,剪出垂楊恐不如”的高度評價。

江蘇揚州民間剪紙簡介,揚州剪紙欣賞 第6張

揚州民間剪紙代表人物

著名老藝人張永壽,是揚州剪紙藝術的優秀代表。他從12歲起隨父學藝,經歷了70多個藝術春秋,創作了數千幅剪紙。其主要作品有1950年的《百花齊放》、1970年的《百菊圖》和1980年的《百蝶戀花圖》三部剪紙集。《百花齊放》剪紙集出版時,郭沫若同志為之寫詩云:“揚州藝人張永壽,剪出百花齊主來。請看剪下出春秋,頓使東風遍九垓”,中更看出張永壽的剪技高超。1979年,張永壽被國家授予中國工藝美術大師稱號。日本朋友稱譽他為“人間國寶”。就是一個重要的因素,揚州剪紙向以花卉為主,確是千年傳統的一個重要體現。

江蘇揚州民間剪紙簡介,揚州剪紙欣賞 第7張

揚州民間剪紙藝術價值

揚州民間剪紙的價值,當然不僅在於它具有獨特的藝術語言,它與其他民間藝術一樣同時具備諸如人文價值、鑑賞價值、收藏價值等。例如,揚州民間剪紙是江蘇民間剪紙的代表,也可說是吳越地區民間剪紙的代表。揚州民間剪紙的歷史淵源、作者隊伍、內容形式、剪工技藝等方面的資料,為研究中國民俗學、社會學、民藝學以及研究中國民間剪紙史等人文社會科學,均有重要的價值。張永壽是中國近代傑出的民間剪紙藝術大師,他的剪紙修養和刀工技藝無人能超過,被日本友人稱為“最高的神技”。國內外許多媒體和眾多名人對他的剪紙給予極高的評價。因此,關於他的剪紙鑑賞價值、收藏價值亦是十分珍貴和難得的。

江蘇揚州民間剪紙簡介,揚州剪紙欣賞 第8張

解放後,剪紙同其他傳統手工藝一樣得到了黨和政府的重視。1955年,成立了民間工藝社(現為揚州工藝廠),把民間流散的藝人組織起來,並安排了良好的工作條件,大大激發了他們的創作熱情。現在他們品種已有1000多種,銷售至幾十個國家和地區,為國內外文化藝術交流作出了貢獻。著名老藝人張永壽,是揚州剪紙藝術的優秀代表。他從12歲起隨父學藝,經歷了70多個藝術春秋,創作了數千幅剪紙。其主要作品有50年代的《百花齊放》、70年代的《百菊圖》和80年代的《百蝶戀花圖》三部剪紙集。《百花齊放》剪紙集出版時,郭沫若同志為之寫詩云:“揚州藝人張永壽,剪出百花齊主來。請看剪下出春秋,頓使東風遍九垓”。1979年,張永壽被國家授予中國工藝美術大師稱號。日本朋友稱譽他為“人間國寶”。

國家非常重視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2006年5月20日,該遺產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2007年6月5日,經國家文化部確定,江蘇省揚州市的張秀芳為該文化遺產專案代表性傳承人,並被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專案226名代表性傳承人名單。

江蘇揚州民間剪紙簡介,揚州剪紙欣賞 第9張

剪紙作品《延安》

江蘇揚州民間剪紙簡介,揚州剪紙欣賞 第10張

剪紙作品《南湖紅船》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zhizuowo.com/yishu/jianzhi/kq9dm.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