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製作窩 >

民間藝術 >剪紙 >

中國民間剪紙名家簡介

中國民間剪紙名家簡介


剪紙名家張三麻

"張三麻"即揚州著名剪紙藝人張永壽,出生於揚州一個剪紙世家。 其曾祖父張萬國開始以剪紙為業時,是清朝嘉慶年間,到他已是四代傳人了。

永壽從小喜愛剪紙,其父張金盛因祖孫幾代剪紙,嘗夠了人間辛酸,不願讓自己的兒子再吃這碗手藝飯。可童年的張永壽醉心剪紙入迷,憑著潛察默記,偷偷地學了起來。父親一次偶然看到他剪的幾幅蘭竹,還真有一種家傳韻味,竟有所感觸,嘆道:"這孩子是天生吃剪紙飯的命",不得已教他學藝。

在永壽十四歲那年,由於家庭生計困難,父親一把剪刀養不活一家七口,永壽就獨自外出謀生。他跑遍了揚州、儀徵、六合、天長等地的許多集鎮和農村,風裡雨裡,寒來暑往,憑著一把剪刀,一疊白紙,給人剪來"福壽",送去"吉祥",也對付了自己清苦的生活,年節之際還攢下些餘錢來資助家庭。

闖蕩江湖七八年,張永壽剪花樣漸漸出了名。因為他小時候出天花,沒錢醫治,和他父親一樣落下一臉麻子,又因父子倆都是排行第三,所以被人們稱為"老張三麻子"和"小張三麻子"。

長期走鄉串鎮的漂泊生活,開闊了張永壽的眼界、豐富了他的生活閱歷,也煉就了一手好手藝。二十歲那年(1926年)他結束了流浪式賣藝生涯,在揚州多子街上一家名叫德興衣莊的門樓子裡,擺下桌凳,掛個招牌,算是正式開張賣藝了。

張永壽的攤子與眾不同:桌上放一個紅木鏡框,裡面盛放各式花樣子,門前一塊招牌上寫著"張三麻子專剪專描新式花樣",另外還剪了一幅對聯,上聯:"剪成龍飛虎",下聯:"描就鳥語花香"。這決非自誇之詞,張永壽的剪紙實在是與眾不同,就拿所剪的四時八節的鞋花來說,不僅形態各異,而且頗有神彩,繡成花鞋後,令人足下生輝。時間一長,張三麻子的名氣大了,揚州城內和四鄉八鎮婦孺皆知。這時候,難免有些同行冒名頂替,剪的花樣都自稱是"張三麻子"的作品。為了辨別真假,張永壽自編了寶塔詩一首,刻成木戳,印在紙上,凡來向他買鞋花者,他都用這樣的紙包好。他的寶塔詩寫得通俗易懂,俏皮幽默、形式也別具一格:


三麻
剪花樣
百色皆像
名揚全市上
人稱剪花巧匠
名譽不是一日創
各界婦女看了歡暢
如果需要什麼新花樣
就請來到揚州多子街上

這首寶塔詩不僅具有包裝廣告的功能,而且還充滿了這位剪紙藝人對祖傳剪花技藝的自信和自豪感。寶塔詩出來以後,引得一些頑童傳唱開來:"張三麻,剪花樣……","張三麻"的剪紙大名聲傳得更遠了。

舊時代,張永壽剪下的花樣逾萬,然而,仍然過著難以溫飽的生活,備嘗人間辛酸。新中國的成立,使他的創作邁進了新的天地。他以極高的創作熱情,創作了數千幅剪紙,先後出版了《張永壽剪紙集》、《百菊圖》、《百蝶戀花圖》、《百花齊放剪紙集》。後者是他為郭沫若《百花齊放》詩集配剪的百花圖。老人細細品味郭老的詩句,揣摩各種花卉的特徵,捕捉最能體現詩意的形態,竟半年之功,為郭老的詩集配齊了一百零一幅剪紙。郭老對張永壽的剪紙給予了高度評價,親筆題詩相贈,詩云:

揚州藝人張永壽,剪出百花齊放來。

請看剪下出春秋,頓使東風遍九垓。

這部由著名詩人和剪紙大師共同配合創作的詩畫並茂的佳作,給人們以美的享受。

張永壽對揚州剪紙的貢獻,首先在於他繼承和發展了揚州剪紙以表現花卉為主,剪中有畫的傳統。

他的《百菊圖》、《百蝶戀花圖》等作品,將這一傳統發揮得淋漓盡致。《百菊圖》從整體來看,是一部集剪菊之大全的皇皇畫卷。從單幅作品來看,一百零一幅,在統一和諧的韻律中,又各自有著章法上的變化。那"麒麟角"頓角崢嶸,昂揚可喜;那"紫松針"鋒芒畢露,俏拔可佳;"醉紅妝"如美人酒後,不勝嬌羞;"芙蓉面"似出水芙蕖,分外嫵媚。

中國民間剪紙名家簡介

其它作品,如《松鶴》、《柳燕》、《葦下雙鵝》、《鯉魚荷花》、《丹鳳朝陽》、《喜鵲登梅》、《金魚水草》等花鳥剪紙,皆借景抒情,抒發著濃厚的生活氣息,展示出明朗向上的自然情味,啟人遐思,發人聯想。

講究以"形"傳"神",是 張永壽剪紙的第二大特色。

他剪的菊花,不僅外形美,而且神韻足,呈現不同的個性:"浣紗"力現其"飄"、"柳線"強調其"奇"、"懶梳妝"誇張其"懶"、"萬卷書"突出其"卷",真是巧奪神工,橫生妙趣。要達到這種神形畢肖的境地,功夫在剪外。

張永壽老人卓越的剪紙技藝,源於他豐富的藝術實踐。他喜歡種花養鳥,對自然界的景物有廣博的興趣。他在生活中對一花一鳥的動勢和靜勢,體察入微,單他親眼看過的菊花,就有四百多種,人稱"菊痴"。正因為"胸有千般菊",才使他"剪下出奇花"。

據說,有一次為了剪"花蜂",他特意捉住一蜜蜂,仔細端詳,一不小心,被螫腫了嘴巴。後來,他剪下的蜜蜂蜂刺畢現。這種嚴謹的創作態度,使他的剪紙"閉目如在眼前,出手如在剪下",不同凡響。

其三,在剪紙技法上,老人積累了一套獨特的經驗。

比如剪飛鳥要從翅膀剪起,剪游魚要從頭部剪起,剪老虎要從後腳趾剪起,而剪花卉,則根據不同的花卉特點而異:象"羅漢須",初開時是直瓣,盛放時是就起卷,形成螺螄圈,剪這種菊,要一瓣一瓣從裡往外圈著剪,剪成後花瓣捲曲自如,才能組成一朵形象特殊、風味別具的菊花。而"鷺鷥羽"花開時一瓣套著一瓣,一瓣勾著一瓣,剪這種菊,要運用"掏剪法",剪起處片片相連,瓣瓣相隨,花瓣之間線條的粗細大小,要參差有致,變化不同,剪成的花才能象鷺鷥的羽毛一樣豐滿而美麗。

老人總結出一套剪技口訣:"圓如秋月方如磚,缺如鋸齒線如須",對剪圓形、方形、鋸齒形及線條的要領及要求作了生動的概括。正是平時經驗的日積月累和臨場高技巧的發揮,才使我們看到老人刀剪下的一幅幅作品,栩栩如生、楚楚動人。

著名美術大師劉海粟稱讚張永壽的剪紙"剪中有畫,其味無窮";著名美學家王朝聞也評價他的剪紙"線條優美柔和,清晰明朗,有獨特的風格,並非一般剪紙。"並由衷地讚歎" 。

張永壽剪紙剪活了!


剪花娘子庫淑蘭


庫淑蘭,陝西旬邑縣赤道鄉富村人,1920年出生。她的剪紙作品曾獲中國民間藝術展大獎、金獎,在臺灣舉辦過藝術研討會,代表作品被法國、美國、德國、東南亞等國家收藏。1986年,她被聯合國科教文組織授予“傑出中國民間藝術大師”稱號。一頂頂的桂冠,一項項的榮譽,彷彿這都是傳統剪紙的重新恢復的燦爛與輝煌。但是其實這一切絲毫也沒有改變剪紙繼續走向衰亡的命運。

庫淑蘭的作品,仍然保持了民間美術不追隨模擬自然形象,而以觀念造型的方式,形象稚拙而又鮮明,構圖繁實而又單純明快,色彩對比強烈而又協調適度。她善於用各種形象拼貼組合起來烘托主要人物形象,整體感,節律感很強,使人透過這些浪漫的,樂觀的,虛構的畫面,便可看到作者純真善良的心靈和驚人的藝術心智。

中國民間剪紙名家簡介 第2張

在生子種地、一年推著一年走的陝北農民當中,剪紙確實曾經是件很高雅、很藝術而且很有意思的事情。可如今不行了,傳統剪紙被冷落了,很難再吸引人們的目光了。對於這一點,庫淑蘭就怎麼也弄不明白是怎麼一回事。面對生人,她隨口編一套詞就唱開了:“剪花大娘在外面,北京、上海都去遍,有我這剪花子大娘,有我這剪花子姑娘現。一把小剪子散出去,童子我剪花現。童子剪花實好看,剪下鳳凰戲牡丹,剪下了魚兒鬧蓮現,琴棋書畫、八寶如意現。庫淑蘭這大娘現,剪花子實心實意剪現。”“剪花娘子是誰嗎,剪花娘子是我。沒有剪花娘子,沒有這麼大識事(場面)。今天花子剪好些,就是高興些。今天花子剪不好,氣得三天兩天不吃飯。花子剪好些,吃了饃,喝涼水,心裡都是高興些。黑了這花子就剪不好,黑了就睡她床邊現。總是起來幾探現,趴著窗戶往外看,月亮落了心就煩。我問這剪花大娘說,看她明天到底剪啥花現。剪花大娘說,我把我的人物讓給你庫淑蘭,你的名譽太了。”

看著這當年風光不再、人也衰老了的庫淑蘭,如此這般沉浸在自編自造的剪紙神話裡難以自拔,聽著她那夢囈似的念詞,讓人不得不為傳統剪紙藝術的衰落而辛酸,而感慨萬千。庫淑蘭反覆提到、念念不忘的那個所謂“剪花娘子”,實際上是她為自己建立的一個虛幻的神話偶像。

中國民間剪紙名家簡介 第3張

1937年一個春意融融的日子,黃土高原上廣袤而死寂的黃色里正長出幾點綠意,庫淑蘭嫁到了富村。黃土地上的富村其實並不富裕,貧困就象影子一樣跟著她。為打發時日,庫淑蘭開始學剪紙。幾十年間,她和村上其他姑娘婆姨一樣,紙剪了幾大車,就是少為人知。十年前的一天,他不慎失足,掉在十幾米深的崖下昏了過去,幾天幾夜不省人事。家人開始為她準備後事。不想她一日醒來,精神蠼爍,口稱自己就是“剪花娘子”。

從那以後,庫淑蘭的剪紙有如神助,一改過去風格,用光、用色精彩絕倫,剪花娘子的造型也屢屢出現在她的文案中。庫淑蘭的名聲也很快大噪起來。這段神話般的往事近乎荒誕,但卻幾乎被所有認識庫淑蘭的人證實了。這一年初夏, 庫淑蘭剪紙在臺灣出版了。看著自己的作品,庫淑蘭又夢囈般地唱開了:“青枝綠葉配牡丹,家裡我就這麼實可幹。拾下金蓮子叫喳喳, 青枝綠葉紅,姑娘愛我石榴情。姑娘把我叫到小房中,她一下臉紅了。”她說出了書,自己心裡喜得就象雞毛翎子掃的一樣。

的確,和剪紙相比,出本印有剪紙的書在這村子裡才像件大事情。庫淑蘭說,來看書的人,有不少是曾經數落過她剪紙的人,但出了書,她自然就什麼過錯也不會有了。看著書,庫淑蘭又想起了自己住過的窯洞,窯洞裡貼滿了剪紙,貼滿了剪花娘子。她回到了十幾年前住過的窯洞,一種昔日神明已去、今日剪紙無望、情傷於中、神傷於中的感覺充滿心頭。《流年》片尾響起了黃土地那古老、蒼涼、粗放、原始的歌聲,讓人彷彿置身黃土高原,眼前莽莽蒼蒼,眼空無物,氣蕩腸回、思緒凝沉;又彷彿陡然回到了歷史的深處。


剪紙藝人趙才萱

63歲,著名剪紙藝人。剪紙、撕紙都是她的絕活兒。她的最得意之作,是手撕“高盧雞”作為國禮贈送給法國總統希拉剋。雞年伊始,記者採訪了這位“撕雞”高人。

中國民間剪紙名家簡介 第4張

故事一手撕高盧雞贈希拉剋

讓趙才萱在全國聞名的,是她的剪紙作品被當作國禮贈送給來華訪問的法國總統希拉剋。

去年是中法文化年。人稱“中國通”的希拉剋來華訪問時,外交部的工作人員很希望送給他一件特殊的禮物,但一時想不出什麼好主意。

“那時候我正在什剎海辦一個展覽,現場表演撕紙,當時外交部的一個工作人員也在下面看,就問我能不能撕只雞,我就撕了個樣子給他,當時也不知道要做什麼用。”趙才萱老人說。“後來,外交部的工作人員竟專程來到我的工作室,說是要幾幅剪紙作品當國禮送給即將來訪的法國總統希拉剋。”

趙才萱一家人當時感覺特別榮幸。和外交部商量後,她決定手撕一幅高盧雞,名字就叫“雄雞一唱天下白”。由於希拉剋特別喜歡中國盛唐時候的文化,趙老一家人又決定剪一幅李白和一幅楊貴妃,分別取名叫“黃河之水天上來”和“雲想衣裳花想容”。

趙老說,由於高盧雞是手撕作品,隨意性較大,她反覆撕了多次才最終確定圖樣,最後的成稿大氣瀟灑。女兒龐暉設計了李白和楊貴妃的畫稿,再加上趙才萱精心雕琢,佇立於黃河畔的李白瀟灑超脫,徜徉於皇宮御苑的楊貴妃華貴嫻雅。

“希拉客訪華本來是不收禮的,由於咱們送的是民間的手工藝品,他特別喜歡才收下。”趙才萱對自己的作品特別得意。

其實,她那天並沒有親眼見到希拉剋,禮物由工作人員轉交給希拉剋的祕書。趙老還特意將兩套“娃娃圖”送給了希拉剋的祕書,祕書非常喜歡,說要送給自己的兩個小孩兒。

故事二為半島電視臺剪臺標

自從給希拉剋剪了“國禮”,趙才萱的名氣更大了,連半島電視臺的人都找上門來讓她給剪臺標。

“春節前夕,外交部辦了個答謝晚宴。當時邀請了我和我母親,我們在現場給大家表演剪紙,很多記者都很感興趣,那個半島電視臺的記者也很喜歡,問我能不能給他們剪個臺標,他們想掛在辦公室。”講起這件事,趙老仍興奮不已。

那天在晚宴現場,兩位老人的出色表演讓眾多記者叫絕。趙才萱的母親彭秀慧今年已91歲高齡,也是著名的民間剪紙藝術家。

趙老說,半島電視臺的記者當時就給了她圖樣。上週她專門買了兩張金色的紙,按照圖樣剪了幅“大寫意”的作品送給了半島電視臺的記者朋友。“作品是免費送給他們的,就算表達我們一家人對外國友人的一點心意吧。”

故事三一張剪紙牽起兩岸情

2002年元旦,趙才萱曾隨河北省文化廳大陸民俗技藝團到臺灣演出45天。臺灣人民對祖國傳統手工藝的熱愛讓她印象十分深刻。

“我們在民俗公園展覽和公演,許多長者過來和我們聊天,還替我們向年輕人介紹作品,一呆就是一天,中午也不肯回家。”更讓趙才萱感動的是,臺中市市長鬍志強也曾兩次到民俗公園看望這些從大陸來的藝術家。“他走到我們的剪紙展位時,對我們的剪紙作品讚不絕口,我把一隻粗簽字筆遞到他手中,他馬上在留言簿寫下了‘人是故鄉親’五個大字!”

在臺期間,趙才萱還特別辦了一個短期的剪紙學習班。一張方塊兒紙,先剪五角星,再剪桃花,最後變成了一朵美麗的梅花。這個十分簡單的剪紙技巧讓臺灣同胞很感興趣。“很多臺灣婦女帶著小孩兒來學習,把一張紙疊一疊,剪幾下就變成了很美妙的東西,她們覺得非常神奇!”

對話 美的藝術才有生命力


中國第一剪——高鳳蓮

中國農民億萬勞動婦女創造的中華民族六七千年來文化精華之一的民間剪紙藝術,是中華民族文化藝術中群眾性最廣泛、地域性最鮮明,歷史文化內涵最豐富的,源源流長的、具有代表性的文化形態。雖然它的材料--紙的發明只有兩千年的歷史跨度,但它的文化內涵與藝術形態,卻是中華民族從原始社會到今天的長達六七千年的歷史文化積澱。因此,它的文化價值,遠遠超越了剪紙藝術本身,而是具有極為豐富的哲學、美學、考古學、歷史學、民族學、社會學和人類文化學內涵的中華民族本源文化和心理素質,感情氣質的凝聚結晶。反映了人類的生命意識、繁衍意識與陰陽結合化生萬物,萬物生生不息的中國本源哲學。

中國民間剪紙名家簡介 第5張

中國民間剪紙的作者是以農村億萬勞動婦女為主體的勞動群體。他們出於自身的社會生活需要,不受瞬息萬變的政治氣候和市場價值所制約,在漫長的歷史長河中,她們通過一把剪刀一張紙,代代相傳,延續傳承中華民族的本源文化傳統,形成一個舉世無雙的歷史活化石博物館,這是中國勞動婦女對民族文化和人類文化的傳承發展,作出的歷史性貢獻。

中國民間剪紙藝術大師高風蓮,在中國億萬勞動婦女剪紙作者中,是有代表性的。她出生在黃河流域西北黃土高原的陝北延川縣農村,遠古時代,陝西是我們的祖先黃帝和炎帝部落集團的文化發祥地。幾千年來,由於中國社會歷史發展的相對封閉性和西北黃土高原由於後來自然生態被破壞所形成的交通封閉與文化封閉,在民間剪紙藝術中,儲存了極為古老的圖騰文化,藝術形態和中國本源哲學。高風蓮的剪紙就是這樣一個歷史活化石的博物館。在她的剪紙中,我們可以看到極為豐富的圖騰文化積澱。作為天與太陽內涵的炎帝部落集團的圖騰虎,作為地與水內涵的黃帝部落集團的圖騰蛇(龍)魚,由全獸型的圖騰、半人半獸型的圖騰,到全人型的人格化神抓髻娃娃,疊積了由母系社會向父系社會發展的遠古圖騰文化的三個發展階段,而且積澱了圖騰虎(天陽)蛇(龍)(地陽)相合,即天地相合,陰陽相合化生萬物,萬物生生不息的中國本源哲學。另外,在中國古史傳說華夏(炎、黃),東夷與南蠻三大部落集團的發展與融合過程中,東夷南蠻作為天與太陽內涵的鳥(鳳)圖騰與華夏作為天與太陽內涵的虎和作為地與水內涵的蛇(龍)圖騰的歷史融合,我們也可以在高風蓮剪紙中,看到這種民族圖騰文化的融合發展。

中國民間剪紙名家簡介 第6張

中國本源藝術形態是觀念藝術形態,它不是自然形態的模仿,而是哲學形態的觀物取象,從而形成一個完整的哲學體系、藝術體系與藝術造型體系。中國民族藝術與高風蓮的民間剪紙藝術,就是這樣一個完整體系的藝術形態。高風蓮的剪紙藝術中的虎,不是視覺自然形態的虎的模仿,而是本源哲學觀念形態的虎。是以虎喻天喻陽的生生不息的圓天宇宙,以十字元號喻天、喻陽、喻宇宙,和以?e字元號喻生生不息旋轉的天、旋轉的太陽,喻旋轉的宇宙,是原始哲學符號的一個重要發展。高風蓮剪紙中,圖騰形象的虎和象徵圓天宇宙旋轉生生不息哲學內涵的?e字元號的複合,反映了由哲學圖騰到哲學幾何符號的歷史發展。她大膽地突破了四條腿向下的自然視覺形態的虎,她把四條腿伸向旋轉的方向,創造出生生不息哲學的虎與?e字合一的藝術形象。我問她:“為什麼把四條腿旋轉起來?”她說:“這是飛虎,是從天上下來的。”一語道破,這是圓天宇宙旋轉象徵的圖騰虎,在古蕪族的炎帝部落集團中,馬也是天、太陽與圓天宇宙的象徵,高風蓮剪紙中的馬,也是四條腿作?e字形旋轉,有的馬的剪紙還在尻部裝飾了?e字元號,明確地作了點題。同樣,在她的剪紙中,作為黃帝天族族徽的人格化圖騰神及其豐富變體抓髻娃娃,也是四肢向四方放射旋轉。高風蓮的這些藝術創造,在中國傳統剪紙中是沒有先例的。高風蓮剪紙的藝術裝飾極其豐富地運用著由哲學內涵動植物形象圖騰到哲學內涵的幾何符號,表現她的中國本源哲學宇宙觀。她在龍的身上裝飾鳥、鳳,在鳳的身上裝飾魚、龍,以喻通天通地生生不息。她以雙牡丹花代替人格化神抓髻娃娃的雙目。因為在中國民俗中雙目是太陽,牡丹也是太陽的象徵。二龍相交陰陽相合萬物繁衍,二龍通天,通地通陽,天地相通生生不息。她的畫裡有生命的動植物符號,不是乏味的哲學圖解,而是哲學藝術形象的創造。

藝術的生命在於創造和發展。高風蓮的剪紙藝術世界包容宇宙,她既剪民間傳統形態的剪紙,同時也剪以民間傳統表現現代生活題材的的新剪紙。由於傳統題材與表現語言經過長期的歷史錘鍊,已經形成內容與形式高度統一的模式,以傳統剪紙形態表現現代生活,是一般剪紙能手遇到的難以逾越的課題,就如傳統京劇演員表現現代生活同樣遇到的困難。高風蓮拿起剪刀如脫韁之馬,縱橫千里,無所不能表現。從這一帶流行的豐富的遠古神話故事傳說、民間戲劇故事到多彩的農家生活、生產勞動、民俗風情,直到大柳樹下青年男女的談情說愛,無不包容到她的剪紙藝術世界。從大到四五米的史詩般的巨集偉巨篇,到即興拈來的隨意之作,胸有成竹從不起稿,大刀闊斧一氣呵成,表現出藝術大師的藝術風采。

高風蓮的剪紙藝術風格粗獷質樸,氣勢流動,大氣磅礴,繼承由原始社會仰韶文化新陶原始巖畫到陝北漢畫像石與漢唐石刻的社會發展蓬勃向上的上升時期藝術特有的民族精神,完全沒有晚清社會沒落期的那種細膩繁瑣毫無生氣,只有工藝而無精神的那種“獅子狗”藝術影響。她的藝術氣質是黃河流域,黃土高原陝北人民健康質樸的感情的凝聚和結晶。


小李飛刀-李才存

小李飛刀,青年剪紙藝術家,本名李才存,1961年生人,吉林省長春市人。現任吉林省剪紙藝術委員會副主席,長春市剪紙藝術委員會主席,中國民盟吉林文化藝術委員會委員。小李飛刀不是武俠小說中的刀客,是因其剪紙刀法靈動、細膩而得之雅號。

中國民間剪紙名家簡介 第7張

小李飛刀以其敏銳的藝術感悟力和獨特的審美天賦,自幼就痴迷剪紙藝術,小學三年級起,在老師的啟蒙下,開始操刀,30年來,刀耕不輟。

在剪紙藝術實踐中,他潛心鑽研,從年畫、國畫等傳統藝術中汲取營養,又從當代文化中接納資訊。他深獲北派剪紙"粗獷渾厚、古樸簡約"之真諦,又得南派剪紙"清秀俊雅、工細精巧"之神韻,並受西方美術,特別是卡通作品的啟發,形成一家獨我的藝術風格。

小李飛刀的剪紙創作取材廣泛,在繼承傳統的同時,頻出新作。他的代表作品有《水滸人物壹百零八圖》、《紅樓人物》、《古代仕女圖》、《福祿壽禧》、《扇面》、《觀音》、《金童玉女大龍圖》、《毛(蟹)澤(蟹)東的一生》、《十大無帥》、《名人頭像》、《古代英雄少年》、《寵物小精靈》等。其人物造型精細,氣韻神態生動、線條流暢,動作、服飾各具特色。水滸壹百零捌將,栩栩如生;名人頭像中,明星們造型誇張,形似更兼神似,呼之欲出,構思奇巧,令人讚歎。尤其是《飲中八仙》,堪稱鉅製。李白、賀知章、張旭等豪飲的詩人、墨客,聚會於林泉之間,或飲弈、或談天,沉醉於壺中歲月,笑傲炎涼世態,舉手投足,神形畢現,確為精品。目前,小李飛刀正進行剪紙長卷製作,挑戰吉尼斯剪紙紀錄。

中國民間剪紙名家簡介 第8張

小李飛刀的作品,深受人們喜愛,已大量進入家居、酒店、賓館,為人們增加審美佳品和喜慶祥和之氣。他的作品多次在多家媒體報道,在港臺、美國、日本、義大利等國家參展,外國朋友也頗有收藏,成為傳播中國文化,增進各國人民友誼的橋樑。小李飛刀在繼承和發揚傳統文化的同時,保留民族特色,刻意創新,努力使這一古老藝術煥發青春。近年來,他又注意培養新一代,現已將剪紙納入課堂教育。為普及中華民間傳統藝術,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和藝術修養,激發思維活力,提高技能技巧,增強自信心、自豪感,引導學生從小塑造一個自強的形象。李才存老師從教多年,把“成才先立德”視為育人之本,並將“愛心”貫徹始終。在傳授剪紙藝術的同時,教導學生怎樣做人。課堂上教學生背誦岳飛的《滿江紅》、高爾基《海燕》、《千字文》等中外優秀文化經典,講述從古至今英雄人物的故事,增強學生的愛國意識,營造課堂氣氛,拓展學生知識面並和學生們在輕鬆、活潑的環境中歡度快樂時光。李老師目前正致力於剪紙藝術教學,這一舉措,深受廣大師生和家長的歡迎與讚許。小李飛刀竭力弘揚中華剪紙藝術,志在走向世界!

中華剪紙藝術,源遠流長。千百年來,以其神奇的刀剪之功,留黑布白,陰陽相間,反映大千,展示著中華傳統民間藝術的獨特魅力和深厚的文化內涵。吉祥、喜慶、富貴、安康內容使之成為一株散發濃郁民族文化氣息的奇葩。2002年伊始,中華剪紙藝術被聯合國列為世界文化保護遺產。


中國民間的畢加索:林桃

在福建省漳浦縣舊鎮鎮白沙村這個不起眼的小漁村裡,住著一位101歲高齡的老人,耳聰目明、健談開朗、心靈手巧,她就是被稱為“中國民間畢加索”的剪紙藝術家林桃。

中國民間剪紙名家簡介 第9張

林桃的家,是一座閩南沿海常見的靠山面海的普通石板房。林桃老人一聽說我們來,急忙迎出門來,穿著一身藍色的彎襟舊式服裝,邁著一對纏足小腳,上下臺階都自己走,利索、穩健。老人頭髮銀白,在腦後繞成一個圓形發團,用髮網罩住,發團中橫穿一支銀簪,兩邊插著雙春花———這髮型,自出嫁“上頭”以後就從沒變過。老人至今眼睛明亮,不用戴老花鏡,她的耳垂特別大,應了“壽星長耳”的俗語。

3個月做童養媳,21歲丈夫出走,兒子8歲夭亡,一生有諸多坎坷不幸,回首時,老人很平靜。

1903年,林桃出生於漳浦縣舊鎮苑上村,沒出3個月便被送給白沙村陳家當童養媳。幸運的是,她遇到一位慈祥的婆婆。家境貧寒,她兒時裹著一雙小腳,每天撿柴拾草,紡紗織布,9歲開始學刺繡。16歲,別的女孩都能參加傳統的剪紙手藝培訓“坐花姆”,她卻因為童養媳的身份沒有機會。好強的她自學剪紙,吸收前人的刺繡藝術造型技法,吸收床花、桌花以及屋脊花等民間造型藝術營養,融入自己的創新,很快初露才華。

林桃的婚姻很不如意。她20歲成婚,次年生子,兒子近8個月時,丈夫就與父親鬧翻,離家出走,遠赴南洋,從此杳無音信。兒子又在8歲時不幸夭亡。40歲那年,林桃過繼了夫家的一個3歲親侄為子,相依為命。為了養家餬口,她白天撿柴拾草做傭工,為人舂米、挑水、織布、紡紗,晚上在燈下剪紙刺繡。解放後,她加入了船業合作社,以織網縫帆為業,兒子也成家立業,一家人終於過上幸福和美的生活。

說起一生悲歡,101歲的老人神態平靜,似乎對所有的坎坷與不幸已經完全釋然。

村裡人人尊敬的“花姆”,一生中不知為人們做過多少“嫁衣”,送過多少祝福

而今,林桃是村裡人人尊敬的“花姆”。“花姆”是當地人對心靈手巧、德高望重女性的尊稱,也是給老剪紙藝人的最高榮譽。80多年來,村裡人請林老幫忙裁剪花樣衣樣,幫忙繡制小虎帽肩罩圍兜,請她當嫁女娶親做“四月日”(嬰兒出生四個月慶典)的“籽果姆”(禮儀顧問),她是有求必應,一生中不知做過多少“嫁衣”。

中國民間剪紙名家簡介 第10張

林桃老人翻動著手中的剪紙作品集,指著圖案為我們講解每一個故事:看,這是《老鼠娶親》———老人樂呵呵地講述老鼠們敲鑼打鼓,擊鈸吹嗩吶,提燈抬轎迎娶新娘的故事,臉上洋溢著幸福的笑容;這是《涎圍花》,老人活用了“壽桃紋”,用壽桃的造型製作孩子的涎圍,是對孩子健康長壽最好的祝福;這是《牡丹石榴花》,姑娘出嫁時,剪這種作品送給新娘,祝福新娘富貴幸福、兒孫滿堂……

問老人一生中最喜歡的事,她說:“是那年政(蟹)府派人用車載我到縣城遊玩,真夠熱鬧的,街道上鑼鼓咚咚響,有踩高蹺、有跳舞、有唱歌。那個地方,人人都叫縣賓館,我在那裡剪紙,人圍得密密的……”

那是1999年7月,“首屆漳浦民間剪紙藝術節”開辦。當時96歲高齡的林桃第一次以剪紙藝術家的身份走出白沙村,到縣裡現場獻藝。只見她靈巧地轉動小剪刀,一會兒功夫,一幅《出海捉蝦》剪紙就一氣呵成,吸引了來自全國各地數百位剪紙專家學者及佳賓觀看。

全國專家學者和領導都來拉她的手,說她是“中國民間畢加索”,她說“夠歡喜”

中國民間剪紙名家簡介 第11張

2003年9月26日,是林桃的100歲壽辰。福建省文聯、漳浦縣人民政(蟹)府聯合在縣城舉辦“林桃百歲壽辰慶典”活動,全國各地80多名專家、學者和剪紙藝人聞訊趕來慶賀。這事,也讓老人興奮:“有省里人、也有南京人,甚至縣委書記、縣長都來拉我的手,夠歡喜!”

東西方藝術家協會民俗藝術委員會、南京民俗藝術研究中心向林桃頒授了“中國民間畢加索”銅匾;福建省文聯、省民間藝術家協會向林桃頒授了“剪壇巔峰”銅匾。專家學者們一致認為,林桃老人在創作實踐活動中,比較完整地保留了傳統剪紙技巧,她的圖案紋樣傳遞著傳統文化觀念,虔誠地表現了這方土地的風土民情,對探尋閩南地區獨特的文化歷史,顯得彌足珍貴。林桃剪下的藝術形象,不管是神話傳說、民俗風情,還是飛禽走獸,都憑自己個人的主觀想象,隨意取捨、誇張變形,有時把不同時空的事物放在同一時空表現,表現出濃烈的原始趣味和稚拙美感,與現代藝術的抽象荒誕異曲同工。她以簡潔變化的線條為主,構成鏤空寫意形象,純樸笨拙,粗獷奔放,簡練明朗,獨具一格,只寥寥數刀,便形具神在,宛若天成。

最近,林桃老人的作品被收入江蘇美術出版社出版的大型文獻《中國民間美術全集·剪紙卷》,該書在剪紙概論中稱她“有出奇的想象能力,而且對剪紙的形式美有一種天生的感覺和把握能力……代表著中國民間剪紙藝術創作的最高境界”。

林桃的作品先後參加福建省“民間剪紙藝術展覽”、“九省十縣民間剪紙聯展”、“全國剪紙展覽”、“全國首屆工藝美術佳品獎評選活動及名藝人作品展覽”。其中,作品《豬腳花》榮獲“全國首屆民間剪紙大獎賽”二等獎。其作品還被福建省文化廳選送到斐濟、菲律賓等國家交流展覽。有多幅作品被中國美術館、福建博物館、中國對外展出公司收藏。今年,她的百歲藝術人生的電視資料,被輯入中央美院和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駐京代表處聯合制作的世遺申報電視片《消失的母親河》,為我國民間剪紙申報聯合國人類口頭和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作出重要貢獻。


江蘇省工藝美術大師——張慕莉

中國民間剪紙名家簡介 第12張

張慕莉1960年7月出生,江蘇省工藝美術大師。張慕莉出生在一個相傳六代的剪紙世家,父親張永壽是一位聞名全國的工藝美術家,是剪紙界的傑出代表。張慕莉從小受父親的薰陶喜愛剪紙,於1979年隨父親正式進入揚州工藝廠剪紙。從1982年到2003年,張慕莉五次東渡日本,作剪紙表演和藝術交流,揚州剪紙在日本引起轟動。

張慕莉作品多次在各種形式的展覽和大賽中獲獎。剪紙《梅》在1990年江蘇省首屆民間美術博覽會獲得優秀作品獎。剪紙《花鳥小品》獲得2004年西博會銅獎。剪紙《禪意》獲得2005年西博會銅獎。2007年,全國剪紙精品博覽會上,作品《古瓶》獲金獎。2010年,剪紙《百駿圖》獲第45屆全國旅交會金獎

出生在雙東,工作在雙東。張慕莉半世紀的人生,一直在剪紙般精緻細密的古城小巷內。

曲曲折折,細細密密,如剪下菊花花瓣的線條。放下用了30多年的剪刀,張慕莉望著窗外庭院深深的小巷。

手中的剪紙,細膩依然,但如迷宮,看不出清晰的方向。

陽光打在她身後的“剪紙大師工作室”的掛牌上,照片上的張慕莉,笑容燦爛地在教著幾名小學生剪紙。

中國民間剪紙名家簡介 第13張

1960年出生的張慕莉,已經無法體驗父親一把剪刀走江湖的艱難。

當年圍著她學剪紙的孩子,還有4個一直在堅持。但是,張慕莉已經很難從他們身上,映照出自己的童年。“他們都是愛好。從我父親到我,剪紙是吃飯的手藝。”

多子街上,“張三麻剪花樣”,父親張永壽的剪紙盛名,早就傳遍大江南北。張家剪紙傳承已久,張家一代代人,就是靠剪紙為生。懷揣一把剪刀,江湖奔波,換口飯吃。

剪花樣,剪的是繡花樣,婦女按著剪紙的圖案,在衣服上、鞋面上,繡上一幅幅花團錦簇的圖案。繡成什麼花色,全靠剪紙花樣。張家剪紙,精細繁複,深得歡迎。

中國民間剪紙名家簡介 第14張

1960年出生的張慕莉,已經無法體驗到父親懷揣一把剪刀走江湖的艱難。早在50年前,不僅剪紙,就連繡花也已基本脫離實用,成為單純的裝飾品。

江湖不在,一大批手工藝人、民間藝人,只能轉行求生。只有藝人中的佼佼者,還有自己的生存空間。繡花、剪紙,包括漆器、玉器這樣的工藝品,在改革開放以前,作用基本只有兩項,一是國家禮品,一是出口。

禮品也好,出口也好,雖然沒有當年民間的大批量需求,但總有需要,而且要的是精品。早享盛名的張永壽,自然也有自己的發揮空間,相對而言,生活亦比多數老百姓略強。憑著絕妙的剪紙技藝,張家平安度過困厄年代。

作為“老巴子”,張慕莉自然格外受到老父親的偏愛。張永壽下班後習慣喝點小酒,下酒小菜,其他人碰不到,唯有“老巴子”小莉,能享受到。“老父親拈兩顆花生米子,朝我小嘴裡一放,叫我別囉唆。”每人一碗飯,小莉的不一樣,飯底下,有老父親特意塞進去的兩塊薰燒。“其實,家裡個個都曉得,他還是要做得神神祕祕的。”

老父親性格直爽,哪個不對他心意,他是毫不客氣。唯有對待小女兒,哪怕撒嬌胡鬧,“一句高言都沒有過”。

15歲的時候,從沒認真學過剪紙的她,剪出一幅張永壽的“高仿”。

說是張家剪紙,張永壽卻一直無門戶之見。子女十二人,不學剪紙,絕不強求,自己在廠裡帶徒弟,傾囊相授。張慕莉真正學剪紙,也是要到1979年20歲進廠以後。

中國民間剪紙名家簡介 第15張

20歲以前,張慕莉一直享受著“慣寶寶”生活。家庭氛圍,女兒心態,偶爾也剪紙,興趣更濃的,是畫畫,山水花鳥,塗塗抹抹,倒也開心。

大概也是有剪紙的基因,張慕莉15歲的時候,從沒認真學過剪紙的她,就剪出一幅張永壽的“高仿”。那年暑假,父母不在家,百無聊賴的張慕莉在家東翻翻西翻翻,找出父親的一幅菊花剪紙,拿著剪刀照樣剪了,倒也有個七八分像。下班回家的父親看到桌上的剪紙,以為自己不小心拿掉出來,便拾了起來,準備放回抽屜。張慕莉卻在一旁咯咯地笑了起來。父親舉起剪紙仔細再看,才發現那張剪紙是一張“高仿”。

張永壽高興歸高興,但也沒有跟女兒說,你一定要跟我學剪紙。該玩還是玩,該畫還是畫。而張慕莉自己,也沒有覺得一定要學剪紙,自打這張剪紙後,很長時間也沒有再去動剪刀。

直到上世紀70年代末,張永壽看著自己年紀越來越大,女兒也成人了,總要自己謀生,不可能總跟在自己後面一輩子啊。坐下來,第一次跟小莉認真談,學不學剪紙。沒有想到,小女兒態度還是一樣:“不想學”。老父親氣得噎噎的,話沒有多說,臉色鐵青,走了。

“那個時候不懂事,總覺得一輩子搞剪紙,擺不上檯盤,覺得沒什麼出息。但是,問自己真想做什麼,也稀裡糊塗。”說起曾讓老父親傷心,雖然已經過去30年,張慕莉還是眼含淚花。

揚州剪紙要求基本功紮實,“每根線條都要交代清楚”,“板凳要坐十年冷”。

不過,張慕莉畢竟已經20歲,也在考慮自己未來。看看父親在的工藝廠,來往參觀的外賓不斷,父親也時常跟她聊聊接待外賓的趣聞。父親有意無意談到,剪紙剪得出色,還有機會出國表演。這在30年前的小城揚州,實在無法不讓年輕人心動。“當時社會上多少年輕姑娘,擠破頭想進廠,我有這個機會,為什麼要放棄呢?”想通了,就跟父親進廠學徒。

1979年4月,張慕莉的剪紙生涯,就此開始。

進廠第一天,父親交給她自己用了將近20年的一把剪刀。雖然什麼話都沒有說,張慕莉心裡知道,張家剪紙第六代,就算傳到我這了。

進廠做父親的徒弟,跟在家做小女兒,完全兩碼事。

雖有“天賦基因”,剪紙還是要靠紮實的基本功。蘭花、兔子,雖然線條簡單,一天重複剪上八九個小時,非心靜者不能為也。

“學剪紙,第一就是要坐得住,性格不能毛躁。”張慕莉說,自己性格一直也比較靜,“這恐怕也跟遺傳有關,老父親雖然性格直爽,但他就是能沉得住氣,凝得住神。”張慕莉自己的女兒,也有這種基因,“雖然她一天沒有學過剪紙,但她也能靜得住心,考揚中,考東大,從來沒有讓我們在學習上煩過神。”

心寧,還需心靈。

不同於北方剪紙的粗獷厚朴,揚州剪紙最大特色在於玲瓏剔透、線條繁複而清晰。“每處地方、每根線條都要交代清楚。”張慕莉說,這就是要求基本功紮實。“板凳要坐十年冷”。

“交代清楚”,這恐怕是揚州民間藝術的最大特色。

玉器、漆器的“揚州工”,自不必說,揚州曲藝,也講究“交代清楚”。最簡單,如評話王水滸,書中提到某個無關緊要的人,也會說“下文就沒他的書說了,這裡要交代清楚”,講究滴水不漏。一個典故:某年書場裡一位說書先生,說了一段書,講某人把帽子放在了桌上,然後打鬥,打鬥後忘記交代帽子下落。次日,一位書客拿了頂帽子上書場,喊了句:先生,你帽子忘記戴了。先生一聽,連忙下來打躬作揖賠不是,倒貼書錢。

這種文化氛圍下的揚州曲藝也好,揚州工藝也罷,只能是朝著“交代清楚”、“滴水不漏”的方向,越走越遠。張永壽也有則軼事:有一次為了剪“花蜂”,他特意捉住一蜜蜂,仔細端詳,一不小心,被蜇腫了嘴巴。張永壽如此小心謹慎,恐怕也是怕剪出的花樣被挑出毛病。

但從另一個方面來看,揚州藝術品的這種精緻嚴密,也是無法大範圍複製推廣的關鍵所在。“以前我們也試驗過電腦刻板,機器製作,但揚州剪紙,還是玩不起來。”張慕莉說,揚州剪紙的線條太細密複雜,一沓紙幾十張上百張一次刻出來,線條肯定要斷。

所以,目前,揚州剪紙,特別是剪紙精品,只能靠手工,出細活。

“剪紙和其他工藝真不一樣,你無法用上更多的現代化工具,就是一把剪刀。好壞都在你一雙手上。”

這樣的磨鍊,也讓張慕莉的剪紙功力得以真正精進。

最難的日子來了,父親從《百菊圖》中挑選出難以掌握的“羅漢菊”和“鼠須菊”讓張慕莉臨摹。“羅漢菊”有120多個花瓣,都是瓣套瓣、花壓花,必須由裡到外剪。而“鼠須菊”,個個花瓣細如髮絲。張慕莉第一次剪“鼠須菊”,細是細了,但細得沒有精神。張永壽的剪紙講的是圓、尖、線、方、缺,其中,“尖”和“線”的區別是,“線”要飄拂有致,“尖”則要細中帶剛,而這個“鼠須菊”就是講究“剛”,既要細,又要細得彷彿扎手。

平生第一次被父親批評,張慕莉哭了。

師姐翁文擦了擦師妹眼角的淚,告訴她剪紙的時候一定要氣定神閒,特別是細微處,更是要屏氣凝神,行剪要準、勻。在師姐的鼓勵下,張慕莉終於剪出了“精氣神”。

上世紀80年代初,改革開放伊始,永珍更新,揚州工藝,也迎來一次高潮。那時候,工藝廠有300多工人,廠裡的訂單像雪片一樣飛來。張慕莉剪著梅、蘭、竹、菊,“一天坐下來,至少8小時,下班頭都直不起來。”

這樣的磨鍊,也讓張慕莉的剪紙功力得以真正精進。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zhizuowo.com/yishu/jianzhi/9ey4v.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