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製作窩 >

民間藝術 >面藝 >

淺談麵塑的歷史、麵塑的分類和特點

淺談麵塑的歷史、麵塑的分類和特點

一 麵塑的歷史:

麵塑是一種古老而又獨特的中國所特有的一門民間藝術,起源於漢代,距今已有兩千多年的歷史了,再漢代已有面塑的記載,數千年的傳承,歷史源遠流長。在馬王堆漢墓中就有面人(早期麵塑)出土。宋代的文獻中曾記載著把麵塑應用在春節、中秋、端午、以及結婚祝壽的喜慶日子。

麵塑最先是出現在以麵食為主要食物的北方大部分地區。在陝西、河北等地的北方農村名目繁多的大小喜慶節日時,聰明、勤勞的廣大的婦女們都要用發酵好的麵糰製作出各種各樣的“面花”和“面饃”,像各式瓜果,動物和想象的神話動物來慶祝今年的好日子又對來年寄寓美好的期盼。現在在北方的大部分農村還在繼續著這樣的民俗。

明代麵塑逐步脫離了食用性,而逐漸的向藝術品和觀賞品發展,它的歷史地位逐漸形成和確立。明代的工商業逐漸發達,店鋪林立,小手工業者發展起來,藝術品的需求逐漸增多,一些身背工具箱的麵塑藝人出現在了鬧市當中,他們以此為業,為了謀求生計,各顯才能,互相競爭,互相學習,大大激勵了麵塑的發展和創新,使明代的麵塑的欣賞性大大增強,並且具有了經濟價值。

清代和民國時期,文人士大夫對面塑逐漸青睞起來,他們的加入使得麵塑作品更加的藝術化,更加的典雅、精巧,文化氣息濃郁。他們不惜重金訂購,或作為禮品饋贈親友,或作陳設擺放自家案頭。麵塑由街頭轉向登堂入室,從此身價百倍,整體水平產生了質的飛躍,表現手法和表現技法日臻完善。

淺談麵塑的歷史、麵塑的分類和特點
二 麵塑的分類:

麵塑在發展中出現了兩大類:一類是“籤舉式”即早期的一種麵塑形式。麵糰粘合在細棍上,塑造出各種形象。買主舉在手中或插於某處。故得此名。此類麵塑一般由藝人在街頭擺攤設點,當眾表演製作,他們技藝嫻熟,動作快速,令人讚歎。這類麵塑風格粗獷、古樸,保留了很深的地方特色,目前在一些地區依然廣泛流行。

淺談麵塑的歷史、麵塑的分類和特點 第2張
麵塑在發展中也存在者致命的問題,在麵塑的兩千年曆史中我們只能在文獻中讀到一些資料,某某面塑家制作過某某作品,但我們都沒能看到實物,因為在麵塑的儲存問題上沒有得到解決。到了現代,科技發達,各類品種齊全,已經逐步的解決了這個問題,我的老師著名的國際民間藝術大師王玓女士經過20多年的潛心研究,已經可以使麵塑儲存100年以上,如果再經過技術處理可以達到永久儲存。隨著麵塑儲存問題的解決,王女士又創立了麵塑的又一種全新的製作技法——“雕塑式”麵塑。此種麵塑材料效能柔軟、質地細膩、可塑性強,而且麵塑的題材、形式得以開拓,表現力極強。表現人物既融進了動作和情節,同時注重襯景物塑造。尤其刻畫人物音容笑貌,體現人物的面板質感,突出古典服飾的層次和絲紗等衣物的質感等方面,更加的細緻、深入、真實。此類麵塑作品把一幅幅活劇,一幅幅畫卷濃縮於手掌之間,生動有趣,玲瓏剔透,充分顯示了精巧、典雅的藝術風格。

淺談麵塑的歷史、麵塑的分類和特點 第3張

“雕塑式”麵塑作品可分為:單獨式(單個形象)、單元式(幾個形象的組合)、群體式(數個單獨式與單元式的整體組合)等。

淺談麵塑的歷史、麵塑的分類和特點 第4張

(以上四張圖片的所有權及解釋權歸王玓老師所有)

三 雕塑式麵塑的優點:

雕塑式麵塑在製作方面更加註重細節的刻畫,人物的面部表情、衣紋的處理、

道具的製作、人物動態的表現。尤其在表現古代服飾的紗絲等面料方面有獨到之處。在陽光下裙子和紗巾能夠呈現半透明的效果。而且在表現飄飛的裙襬方面更勝泥塑一籌,能夠顯現出風吹過後,衣袖和裙襬隨風飄起的效果,而在裙襬下不使用任何的支撐物品。在儲存方面雕塑式麵塑可以在一般包裝下儲存10年以上時間,不會出現斷裂、發黴、損壞的現象。在有機玻璃的包裝下,可以儲存50年以上,如果在密封時使用技術處理可以永久性儲存。

在收藏方面雕塑式麵塑更加具有收藏價值,因麵塑是一種純手工藝的民間藝術,它不可能大批量的生產和製造,而且即使是一位藝術家製作的同一造型的作品,在細微處也會有所不同,不可能完全的一致,所以每一件工藝品,都是孤品都是獨一無二的,不可能找到兩件完完全全一樣的,這就更加增加了它的收藏價值.

四 麵塑的展望:

麵塑是一門值得推廣和發展的古老技藝,經過麵塑藝人一代又一代的努力,目前面塑已達到了很高的藝術境界,從事麵塑創作的人也多了起來。本人和王老師學習麵塑後,對面塑有了新的認識和追求,對把麵塑能做到如此完美的地步感到深深的敬佩。希望能有更多的喜愛麵塑的同好們加入到麵塑創作中來,一起把麵塑發展的更好,傳承的更加深遠。
來自《傳承與守望》張玉傑老師的新浪部落格,感謝作者授權轉載,部落格地址: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zhizuowo.com/yishu/mianyi/enddq.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