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製作窩 >

民間藝術 >面藝 >

中國的麵塑藝術簡介

中國的麵塑藝術簡介

中國的麵塑藝術簡介

提要:源遠流長的麵塑藝術,與漢族民俗密切聯絡,具有廣泛的群眾基礎。如今,隨著大量民間傳統工藝傳承乏人,麵塑也面臨著逐漸失傳的危險。一些有眼光的收藏者和投資者看到了這種危機,近年來開始將目光放到麵塑藏品上。

文/劉文昌

麵塑,俗稱面花、禮饃、花糕、捏麵人等,豫東地區稱為“蒸花饃”,豫西一帶早年叫“窩窩花”,解放以後改稱“糕花”,但在河南廣大地區,叫的最多、最普遍的稱呼是“捏面花”。麵塑是以糯米麵為主料,調成不同色彩,用手和簡單工具,塑造成各種栩栩如生的形象。麵塑作為儀禮、歲時等民俗節日中的饋贈、喜慶、裝飾信物或標誌,經過幾千年的傳承和經營,可謂是歷史源遠流長,早已成為中國文化和民間藝術的一部分。

歷史悠久

“麵塑”藝術的歷史源遠流長,早在漢代就已有文字記載。漢代,人們把麵粉蒸制了一定的形象,增強食品的視覺效果。民間還有一個傳說,相傳三國孔明徵伐南蠻,在渡蘆江時忽遇狂風大作,機智的孔明隨即以面料製成人頭與牲禮模樣來祭拜江神,說也奇怪,部隊安然渡江並順利平定南蠻,因而從此凡執此業者均供奉孔明為祖師爺。但捏麵人真正始自何年已不可考,從新疆土魯番阿斯塔那唐墓出土的面制人俑和小豬來推斷,距今至少已有一千三百四十多年了。南宋東京夢華錄中就詳細記載了當時東京汴梁城製作、出售各種面花藝術和民間習俗的情況,其對捏麵人的記載為:“以油麵糖蜜造如笑靨兒。”那時的麵人都是能吃的,謂之為“果食”。而明代的宛署雜記中還記錄了南陽一帶農村每年的農曆正月,為了祈禱來年的糧食豐收,便用麵粉做成各種麵食品,“花樣奇巧百端”,相互贈送,並將這些麵食品掛在田間、地頭,以犒勞天地之神。

由此可見,麵塑實際上與中國的傳統節日有關,而古代的傳統節日恰恰成型於漢代,所以麵塑起源於漢代也就順理成章。不過,節日的出現令麵塑有了非常大的用武之地,如寒食節之本質內容是古代原始的禁火俗,但到了唐代則轉化變異為紀念晉國賢臣介子推,祭祀古人的清明節和寒食節也逐步合二為一。

而民間廣泛製作的昭示春天來臨的百樣寒燕麵食,也被易名為“子推燕”。這些麵塑精巧別緻,方不盈寸,所塑人物造型獨雅而生動有神,難熔涵蓋戲劇人物、爬娃、抱雞娃、蓮花娃娃等;所塑動物著重誇大頭部比例,增強尾部動感,刻畫四肢的靈活,使人感到神似而形美,如虎、獅、馬、牛、貓、龍、猴、羊等;飛禽類麵塑則誇張表現其尾羽的動感,誇大其嘴部、眼部,使其具有擬人的效果,與觀者在感情上產生共鳴,如雞、鴨、孔雀、鳳凰、喜鵲及各種鳥類;所塑植物則有各種瓜果、蔬菜、花卉以及吉祥圖案紋樣。蒸出後用品色點染開臉,設色濃豔、對比鮮明,合理地適用了對比色的比值關係,產生強烈的藝術效果。清明時節互相饋贈,做成花架系插,懸掛於室內牆壁,頓覺春風拂面,生機盎然。究其根源,可能是這些花色食品是為寒食節禁火時準備的乾糧,後禁火俗廢,麵塑食品作為一種藝術隨風俗保留了下來,使習俗成為一種充實的文化,習俗又為麵塑的發生和發展提供土壤和空氣,最終使民藝和民俗成為一種文化整體的傳承。

明代的麵塑逐漸脫離食用,演變成單純的藝術形式而獨立存在,一些身背工具箱,四處奔波的麵塑藝人出現在繁華鬧市,以此為生計,進一步促進了藝術水平的提高。近代,受文人藝術的影響,麵塑的內容和形式不斷出新,其藝術魅力同樣為許多王公貴族所動。他們不惜重金訂購,或作賀禮饋贈親朋,或作陳設擺放自家案頭。麵塑由街頭轉向登堂入室,從此身價百倍,整體水平產生質的飛躍,表現手段和表現技巧日臻成熟完善。

現代麵塑藝術以它絕美的身姿備受世人青睞,這正是因為它所注入的時代文化的積澱和創作者不斷進取的熱情和才思,使得它成為一種出於俗而脫於俗的樸素文化。它在民間自由地按照自身規律生存和發展,有了它少受汙染的民間特色,才得以在今天的雅俗文化對流中以其獨特、完整的形象俏立於民間藝術之林。

種類繁多

麵塑按其使用功能可分為兩類,一類是專用於收藏的麵塑,另一類則可食用的麵塑。其中用於收藏的麵塑通常用精麵粉、糯米粉、鹽、防腐劑及香油等製成,而用於食用的麵塑則用澄粉、生粉等製成。

但麵塑如果從造型上分類,則可謂無所不包,大類有人物、動物、植物、吉祥物等,凡是世上存在的實物都是麵塑的素材。當然,一些神鬼造型、傳說中的偶像也可以成為麵塑物件。近年來,隨著卡通潮流的湧現,不少虛擬的卡通明星同樣變為了麵塑與時俱進的素材。

從風格上分類,麵塑捏製的地域風格很明顯,且與其他藝術品異曲同工,如黃河流域的麵塑較為古樸、粗擴、豪放和深厚,而長江流域的麵塑卻顯得十分細緻、優美、精巧和細膩。

但不可否認的是,黃河流域的麵塑影響力最大,這也印證了麵塑發源於黃河流域,以後才向長江流域蔓延的歷史變化。麵塑在河南、山西和山東可算佳作雲集,而且至今不少地方仍然流行節日製作麵塑的風俗。在河南,逢年過節家家戶戶都有製作面花的習俗,其中以豫西的靈寶和豫東的沈丘顧家面花最為有名。

山西的民間麵塑主要以對天、地、神的祭祀和祈禱為主要功能,是追求豐衣足食,萬事如意的生活理想的體現。其在節日中的作用十分明顯,如春節的麵塑在造型意識上大多以抽象、信仰或理想為主,供奉天地的叫棗山,祭供灶神的叫飯山、花糕,形制都較大,謂之米麵成山。山西春節麵塑造型簡潔渾厚、樸實雅潔,是自然崇拜、宗教思想、心理意識、造型語言的綜合凝聚物。造型一般是外型整潔簡練,內蘊飽滿豐富,既有幾何直線形式,又有飽含秦漢遺風的適合紋樣,還有更加具象的獨具民間造型風格的人物、動物、植物形象。通過將各種不同造型意識融合一體,以此構成獨特的民俗節日內容,形成了特殊的民間藝術形式。

從以上情況可以看出,麵塑藝術在河南、山西乃至我國北方各省,都與漢族民俗密切聯絡,具有廣泛的群眾基礎,每到我國人民的傳統節日——春節前,農村家家戶戶都要做一些麵食藝術品,有的做成各種水果、面花,擺到堂屋的方桌上作為觀賞品。有的做許多花饃、壽桃、花糕,作為串親戚饋贈親友的禮品。而母親們要藉此機會為孩子們做許多戲劇人物、各種有趣的小動物作玩具供孩子們食用和玩耍。

史料記載:中國的麵塑藝術早在漢代就已有文字記載,經過幾千年的傳承和經營,可謂是歷史淵源流長,早已是中國文化和民間藝術的一部分。也是研究歷史、考古、民俗、雕塑、美學不可忽視的實物資科。就捏製風格來說,黃河流域古樸、粗擴、豪放、深厚;長江流域卻是細緻、優美、精巧。

麵塑藝術的特點是“一印、二捏、三鑲、四滾”(泥塑的步驟),還有“文的胸、武的肚、老人的背脊、美女的腰。舊社會的麵塑藝人“只為謀生故,含淚走四方”,挑擔提盒,走鄉串鎮,做於街頭,成於瞬間,深受群眾喜愛,但他們的作品卻被視為一種小玩意兒,是不能登上大雅之堂的。

中國的麵塑藝術簡介 第2張

如今,麵塑藝術作為珍貴的非物質文化遺產 受到重視,小玩意兒也走入了藝術殿堂。 麵塑按其使用功能可分為兩類,一類是專用於收藏的麵塑,另一類是可以食用的麵塑。用於收藏的麵塑通常用精麵粉、糯米粉、鹽、防腐劑及香油等製成,而用於食用的麵塑則用澄粉、生粉等製成。

總之,麵塑作為一種民間生命力極強的造型藝術,生長和紮根於民眾生活,成為民俗風情的一種表現方式,無時不在,無時不有。它作為一種藝術形態也好,一種食品文化也好,都有其獨特的體系程式。其中的造型意識和方法,原始宗教意識和衍變,人文思想及發展,都有著亟待開發的深刻內涵。

史料記載:中國的麵塑藝術早在漢代就已有文字記載,經過幾千年的傳承和經營,可謂是歷史淵源流長,早已是中國文化和民間藝術的一部分。也是研究歷史、考古、民俗、雕塑、美學不可忽視的實物資科。就捏製風格來說,黃河流域古樸、粗擴、豪放、深厚;長江流域卻是細緻、優美、精巧。

中國的麵塑藝術簡介 第3張

史料記載:中國的麵塑藝術早在漢代就已有文字記載,經過幾千年的傳承和經營,可謂是歷史淵源流長,早已是中國文化和民間藝術的一部分。也是研究歷史、考古、民俗、雕塑、美學不可忽視的實物資科。就捏製風格來說,黃河流域古樸、粗擴、豪放、深厚;長江流域卻是細緻、優美、精巧。 麵塑藝術的特點是“一印、二捏、三鑲、四滾”(泥塑的步驟),還有“文的胸、武的肚、老人的背脊、美女的腰。 麵塑實際上是饃,用糯米粉和麵加彩後,捏成的各種小型人物。主要出現在嫁娶禮品、殯葬供品中,也用於壽辰生日、饋贈親友、祈禱祭奠等等方面。農家把已蒸好的各種麵塑花擺在諸神前,其中豬頭形麵塑俗稱“大供”,另外還有花模、花果模、禮模、饃玩具等。制面饃的工具十分簡單:白麵、剪刀、菜刀、梳子、紅棗、花椒等物,只要掌握好發麵技術,按照式樣進行捏製,那麼一個鮮活的面模形象就會脫穎而出。” 我國傳統的飲食文化源遠流長,據文獻資科,漢代早已有面塑的記載,宋代夢粱錄中曾記載著把麵塑用在春節、中秋、端午以及結婚祝壽的喜慶日子。在陝西、河北也有把麵塑稱作“面花”和“年模”的,並將這古老習俗一宜貫穿於節慶日子的始終。從年三十到正月十五,鄉村中到處可見互送禮饃的歡快場面。在陝西關中東部婦女幾乎人人都是製作禮模的高手,其申尤以年長的婦女技藝更是高超。

麵塑本是一種街頭民間工藝,被引進餐飲殿堂之後,它也和食雕一樣,擔當起點綴和美化菜餚、烘托宴席氣氛的作用。 麵塑按其使用功能可分為兩類,一類是專用於收藏的麵塑,另一類是可以食用的麵塑。用於收藏的麵塑通常用精麵粉、糯米粉、鹽、防腐劑及香油等製成,而用於食用的麵塑則用澄粉、生粉等製成。本文要講的是用於收藏的麵塑。製作麵塑,和麵是關鍵之一。製作麵塑的和麵與製作麵點不同,前者需要考慮麵糰在可塑性、防腐性等方面的要求。 許多人在製作麵塑時都會遇到諸如麵糰不易塑造成形、作品易乾裂綻口等問題。究其主要原因,恐怕還是製作者沒有完全掌握麵塑和麵的訣竅。由於麵塑的流派眾多,故和麵的配方和手法各有所不同。即使是同一流派,和麵的配方和手法也會因季節的變化及作品的不同而有所差異。 根據筆者所屬流派的經驗,冬季和麵的配方為:精麵粉1500克、糯米粉1000克、精鹽200克、防腐劑100克、香油250克。 其製作手法為,將麵粉、糯米粉、精鹽、防腐劑放在盆中和勻,再徐徐倒入開水並用筷子攪拌,然後將麵糰反覆揉搓,直至達到“三光”效果面光、手光、盆光 。用手將麵糰壓成薄片,上籠蒸約45分鐘取出來,迅速將面片與香油揉和均勻,再放入塑料袋中,用毛巾裹好,放置24小時至麵糰上勁後,即可用廣告色進行調色了。 如果是在夏季,考慮到氣溫和溼度等因素,一般可適當增加麵粉的比例可將麵粉增加到1700克左右,同時,防腐劑和香油的比例也應適當加大。 和好的麵糰在冬季可儲存1~2個月,夏季放在冰櫃中也可儲存1個月左右。取用時若感到麵糰發硬,可用手將其揉軟,這並不影響其使用效果。 初學麵塑者在和麵時,由於對原料的用量比例及製作手法掌握不好等原因,容易出現下列問題: 1麵糰過幹,這會造成麵塑各部件之間不易粘接。出現這種情況的主要原因是,和麵時水加得過少或麵粉加得過多。但如果發現問題已出時切不可再加水揉和,只能用502膠或白乳膠對部件進行粘接。 2麵糰太軟,就是說麵糰失去了骨力。主要是因和麵時水或糯米粉加得過多所致。其解決的辦法是:將麵糰置於陰涼通風處,吹至麵糰不粘時即可。 3麵糰彈力過大,這可能造成無法刻畫面塑的細微部分。如用塑刀剛壓好的眼窩,馬上又會彈起恢復原狀等。解決辦法很簡單,麵糰和好後立即入籠蒸熟即可。 4制好的麵塑作品存放時出現乾裂或生蟲長毛。加入精鹽和香油或甘油 後,有增加麵糰筋力、使麵糰不開裂綻口的作用。因此,只要和麵時將上述兩種原料放夠了,並與其它原料充分揉勻,即可防止作品乾裂。致於作品生蟲長毛,則是防腐劑用量不足所致。

山西面塑

山西民間有個習俗,那就是逢年過節、婚喪嫁娶以及其它喜慶時日,都要捏製麵塑以示慶祝。麵塑,民間俗稱“麵人”、“面羊”、“羊羔饃”、“花饃”等。

中國的麵塑藝術簡介 第4張

各地叫法不一,形態也各有特點。這些麵塑,大都出自農村、鄉鎮、城市家庭婦女之手。尤其是農曆七月十五的“中元節”,幾乎家家都要用麵粉塑制諸如人物、動物、花卉、翎毛、瓜果等花樣繁多、技藝精湛的麵塑。   山西面塑,本身就是一種民間藝術品,它又與各地風俗人情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絡。這些麵塑的形式、用途、色彩都與當地民俗活動、民俗風情緊密聯絡並發展變化著。在山西南部的新絳縣、襄汾縣蒸制面塑講究染色,麵塑製品華麗別緻。霍州一帶,麵塑不講究修飾著彩,有著樸素雅緻的特點。忻州、定襄等地的麵塑,則以塑為主,著色為輔,色與面的本色相間。   就全省而言,山西面塑以上等白麵為原料,經過揉麵、造型、籠蒸、點色而成。一般麵塑,造形誇張、生動,用色明快、大方、風格粗獷、樸實、簡練,並富有雅拙的美感。而且有著鮮明的民間和地方特色。

霍州麵塑

霍州麵塑,當地人稱之為“羊羔兒饃”,古時的“羊”即是“祥”,有著“吉祥”的寓意。春節來臨前,農家婦女用家庭自磨的精粉按當地習俗捏製小貓、小狗、小虎、玉兔、雞、鴨、魚蛙、葡萄、石榴、茄子、“佛手”、“滿堂紅”、“巧公巧母”的麵塑製品,以象徵萬事如意、多福多壽、發家致富、和睦友愛,祝願萬事如意。   在“寒食”節時,霍縣人上墳祭祖用的麵塑造型是“蛇盤盤”。有的,還分單頭蛇、雙頭蛇。舊時民俗,祭祖時晚輩吃掉“蛇頭”,表示“滅毒頭、免災禍”。

中國的麵塑藝術簡介 第5張

農曆七月十五日,霍縣境內麵塑種類最多。有豬頭、羊頭、麥秸集、針線籮筐、頂針、剪子、針線、坐餑餑(是塑造女子坐於蓮臺上的造型)、獅、虎、狐狸等等造型。   農曆七月七日是“乞巧”節,傳說這一天婦女吃了“針線”、“頂針”之類的麵塑就心靈手巧。嬰兒鬧滿月,一般由姥姥家制做直徑達尺餘的“囫圇”,即一個圓形面圈上再置放精細的十二屬相的麵塑。有的在大“囫圇”裡還會有較小的“囫圇”,中間放龍鳳或虎頭造型的麵塑,名曰“龍鳳呈祥”或“猛虎驅邪”。誰來看孩子,便把“囫圇”切一塊送給來人享用。   新媳婦過門第一年,孃家要給女兒送“羊羔兒饅頭”。舊社會,由於窮困,給女兒送去幾個“羊羔兒”饅頭,就算盡心了。如今,生活富裕了,一次送給女兒的“羊羔兒饅頭”幾十個甚至幾百個。饅頭造型多樣,而且都有寓意。比如“牛羊”,象徵六畜興旺,“麥秸集”象徵五穀豐登,石榴比喻多子多福。   霍州麵塑造型樸實,不多修飾著色,往往僅用品紅點彩。

忻州麵塑

中國的麵塑藝術簡介 第6張

忻州麵塑,是流傳於這個地域內的民間傳統藝術活品它深藏於民間、紮根於民間,成為當地的工藝品之一。   忻州一帶地域內,春節期內要敬神蒸供。春節前,把發好的麵糰,捏製成佛手、石榴、蓮花、桃子、菊花、馬蹄等各種形狀的供物。通稱之為“花饃”。   忻州花饃,中間往往插以紅棗,既有裝飾性,又是營養品、調味品,很受歡迎。當地還有一種大型供品名為“棗山”。這種棗山以面卷紅棗,拼成等腰三角形,角頂往往塑一層如意形圖案,在上面再加上面塑的“小元寶”三至五個,同時,還塑上一個供咬銅錢的“錢龍”。“棗山”蒸出後,可以顏色點染,成為一種鮮豔的民間藝術品。   清明節,捏製一種當地人叫做“寒食供賢”的麵人頭。這種麵人頭,內裡包油、鹽、小米和芝麻的素餡,捏成男女小孩人頭,用紅蓮豆作嘴,黑蓮豆作眼睛,外加面鼻子、耳朵、眉毛等,蒸熟後加以點染,甚是天真可愛。有的還捏製一種“寒燕兒”,捏好蒸熟的寒燕兒,插在酸棗枝上,很像是停在樹枝上的群燕。這些供奉的民間麵塑,相傳與“寒食節”有關,“寒食禁火,冷食一日”,燕子是象徵春天的到來。

中國的麵塑藝術簡介 第7張

農曆七月十五,忻州民間有著蒸“麵人”的習俗。相傳,這種習俗開始於元代末年,據說人們用互贈“麵人”傳遞訊號,至今,民間有著 “七月十五捏麵人,八月十五殺韃子”的說法。然而,七月十五的麵塑樣式繁多,有牛、羊、豬、兔、貓、雞、鴨、娃和花卉、瓜果。還有寓含幸福、吉祥、愛情的鴛鴦、孔雀、獅、虎、鹿等動物造型。十五過後,幾乎家家牆上都掛著一串串麵塑。   忻州一帶,在婚娶之日,男女兩家都蒸很多大“喜饃”。這些大“喜饃”,要擺在桌子上供人們欣賞、品嚐。與此同時,還要蒸大“花糕”,有的地方習慣用十來斤麵粉捏一個“花糕”。這種花糕,以面作圓底盤,卷條邊緣為紋,鋪一層紅棗,上面再加上一層比第一層略小的帶花邊的面盤,上面捏上“魚鑽蓮”的浮塑,蒸熟後加色點染,供人們欣賞和食用,也可作為禮品饋贈。   忻州一帶的壽誕之期,也常蒸制“喜饃”。“喜饃”多以桃形為主體,上面加上各種寓意吉祥長壽的小裝飾物,點染色彩,做為“壽饃”贈送親友之用。

中國的麵塑藝術簡介 第8張
中國的麵塑藝術簡介 第9張

辦喪事時,當地人還要捏製一種在靈堂前面供奉的“小食兒”麵塑。這種麵塑捏成各種花果、小動物形象,甚為精巧別緻,有的蒸熟後點染,有的晾乾後點染。   在忻州地區的繁峙縣一帶,有一種以胖娃娃為題材的人物麵塑。同時,還有一種玲瓏小巧,不加點染顏色、白胖素雅的小麵人。這種小麵人,有著爬、臥、抱花、啃瓜的各種姿態。有時,還將置其於染成大紅大綠的“大面花”之中。相傳,這類麵塑是當地群眾為上五臺山佛教寺院拜佛求子而專門製作的供品。   忻州民間,還有著塑造生、旦、淨、末、醜等戲劇人物的人物麵塑,甚至拿到廟會的市場上出售。這種麵塑,製作也頗為精巧。   總之,忻州麵塑各式各樣,五花八門,豐富多彩,成為民間具有審美情趣的藝術作品。

絳州麵塑   絳州,即今日新絳縣,是晉南平原上的一個縣份。這一帶歷史上盛產小麥,一直是山西省小麥、棉花產地。所以,逢年過節,這裡的家家戶戶都要用上等的小麥磨成麵粉,捏製出千姿百態的麵塑歡渡節日。由於這裡的麵塑注重彩色點染,花色絢麗,所以當地人稱之為“花饃”。   絳州花饃,造型比較誇張,塑造造型別致,尤其以“走獸花饃”最為出色。絳州城鄉,大部分家庭婦女都會捏製花饃,而且普遍都會捏製多種普通的造型,由於是自做自用,儘管水平不一,並不影響食用,久而久之,一些家庭婦女熟能生巧,花饃的捏製水平便能不斷提高。由於這種家家戶戶都要進行的民間活動,造就了大批捏製花饃的能工巧匠,而且世代相傳。   每當城鄉嫁喪婚娶,捏花饃便會成為一種必然的活動。而且,這些花饃會在大庭廣眾面前展示,從而得到品評,這種不推選冠軍的自發的群眾性品評,無疑成了推動捏製花饃的一種動力,成為促進麵塑水平不斷提高的民間評議。   所以,絳州至今捏花饃的名手輩出,成為一種傳統的民間工藝品而名聲在外。

濟南面塑

中國的麵塑藝術簡介 第10張
中國的麵塑藝術簡介 第11張

麵塑,俗稱“捏麵人”。它以糯米麵為主料,調入不同色彩的顏料和防腐劑,用指和簡單工具——小刀、小篦子、竹針等,塑造各種栩栩如生的塑像,是一種傳統的民間藝術,至今已有三百多年的歷史。舊社會的麵塑藝術都是挑擔提盒,走鄉串鎮,做於街頭,成於瞬間,深受廣大群眾的喜愛。但他們的藝術作品卻被作為一種民間小玩意兒,是不能登大雅之堂的。濟南面塑是濟南工藝美術中,最具地域特色的類別之一。著名的濟南面塑老藝人李俊興曾挑著擔子走遍中國各地,還遠離國土到過東南亞、歐洲、中東等十幾個國家。解放後,在黨和政府關懷下,麵塑藝術獲得了新生, 李俊興被聘到濟南工藝美術研究所傳授技藝,培養出兩代麵塑藝人,形成了濟南面塑的獨特風格。濟南面塑的色彩鮮明,手法細膩,應用於指的捻、揉、搓,再配以刀、篦、針的搓、切、點,製成的人物形象,衣飾容貌逼真傳神,特別是對中國古裝戲劇人物的塑造,尤為專門。優秀作品火燒琵琶精、老壽星等,曾多次參加全國工藝美術展覽,得到好評。以後又創造出嫦娥奔月、天女散花、三打白骨精、大鬧天宮、霸王別姬等古裝人物作品。這些高僅數寸的小巧玲瓏小麵人,有的龍騰虎躍,表的婷婷玉立,栩栩如生,見者無不為之叫絕,具有很強的藝術魅力,其中不少作品在省、市乃至全國的工藝美術展覽中獲獎,有的作品還參加了國際展覽銷售 .

上海面塑

我國的麵塑藝術早在漢代就已有文字記載,經過幾千年的傳承和經營,早已是中國文化和民間藝術的一部分。也是研究歷史、考古、民俗、雕塑、美學不可忽視的實物資科。就捏製風格來說,黃河流域古樸、粗擴、豪放、深厚;長江流域卻是細緻、優美、精巧。

麵塑是用糯米粉和麵加彩後,捏成的各種小型人物。主要出現在嫁娶禮品、殯葬供品中,也用於壽辰生日、饋贈親友、祈禱祭奠等等方面。農家把已蒸好的各種麵塑花擺在諸神前,其中豬頭形麵塑俗稱“大供”,另外還有花饃、花果饃、禮饃、饃玩具等。制面塑的工具十分簡單:白麵、剪刀、菜刀、梳子、紅棗、花椒等物,只要掌握好發麵技術,按照式樣進行捏製,那麼一個鮮活的麵塑形象就會脫穎而出。麵塑藝術的特點是“一印、二捏、三鑲、四滾”(泥塑的步驟),還有“文的胸、武的肚、老人的背脊、美女的腰。”   我國傳統的飲食文化源遠流長,據文獻資科,漢代早已有面塑的記載,宋代夢粱錄中曾記載著把麵塑用在春節、中秋、端午以及結婚祝壽的喜慶日子。在陝西、河北也有把麵塑稱作“面花”和“年饃”的,並將這古老習俗一宜貫穿於節慶日子的始終。從年三十到正月十五,鄉村中到處可見互送禮饃的歡快場面。

上海面塑已有百餘年曆史。最富盛名的當推被人稱為“麵人趙”的上海著名麵塑藝術家趙闊明。趙闊明 (19011980) ,生在北京。他出身貧苦,從小賣苦力,做過堂館、小販、轎伕、車伕等。平時愛好打拳、唱戲。 19 歲起捏麵人, 25 歲就與北京東城“麵人湯” ( 湯子博 ) 齊名, 32 歲在天津被人譽為“麵人大王”。本世紀 30 年代,他到上海,結識上海民間麵塑藝人潘樹華,並吸收潘的藝術之長,使技藝進一步提高,終成為全國著名的麵塑藝術家。   他的創作題材廣泛,內容以傳統戲劇和神話傳說為主。作品人物形象逼真,面部刻劃細緻,衣紋簡練概括,

中國的麵塑藝術簡介 第12張
中國的麵塑藝術簡介 第13張

神態生動,色彩鮮豔豐富,被稱為“立體的畫,無聲的戲”,在國內外享有很高聲譽。並且,他通過長期的摸索,掌握一套使麵人長期儲存的辦法,因此,他製作的面 人,不黴、不爛、不裂、不變形,也不易褪色,有利於長期收藏。他的代表作有傳統題材作品:“福祿壽三星”、“觀音”、“長眉羅漢”、“五子戲彌勒”、“鍾馗嫁妹”、“關公看春秋”、“林沖”、“捉迷藏”,表現現代題材的作品有:“白求恩”、“魯迅”等。他的女兒和徒弟們繼承了他的技藝,在國外現場表演中被譽為“東方的明珠”、“中華之國萃”。   今年是趙闊明先生誕生 100 週年,其女兒——著名麵塑家趙豔林在接受記者採訪時曾動情地談起一些往事: 1981 年趙豔林赴美作短期訪問、表演。就在最後一站舊金山,來了一位八十多歲的美國老人,小心翼翼地拿出一堆小紙包,一層、兩層……直到把最後一層棉花開啟,原是中國麵人,有笑眯眯的老壽星、有黛玉葬花,也有江邊垂釣的老漁翁,還有些許戲曲人物,雖然色澤有些暗淡了,但儲存得完好無損。趙豔林仔細地辨認出,這是一種非常熟悉的技法。老人自豪地說,這是 30 年代在上海“麵人趙”那裡得來的,一直收藏至今。果然是父親的作品!原來中國麵人 50 年前就遠涉重洋到美國來了。當翻譯告訴老人,站在他面前的就是“麵人趙”的女兒時,老人驚喜交集,隨後又收藏了趙豔林好幾件作品。1958 年前蘇聯著名畫家茹柯夫到上海工藝美術研究室參觀,看到趙老在捏麵塑人像, 興趣大起,拿出紙筆來速寫。趙老見了,從工具盒中取出麵糰,三搓兩揉然後雙手伸到桌下,眼觀茹柯夫,憑手感塑像。   幾分鐘後,兩人將作品亮相一看,都很像!立時引出一陣叫好聲。他們興趣未減,尋找不同角度表演。僅半個多時辰他倆的作品放了一臺子,臨行時將作品互贈對方。不久,“趙闊明人像速寫”就發表在茹柯夫畫集中。   趙闊明先生是上海面塑的一代宗師,他的精華作品,將屬於市 v 井文化的藝術趣味上升到藝術美的典型,創造了東方型的麵塑藝術的典範,代表著當代中國麵塑藝術的最高成就。

萊州市金城麵塑

中國的麵塑藝術簡介 第14張
中國的麵塑藝術簡介 第15張

麵塑是萊州市金城鎮民間流傳的工藝。伴隨其悠久的發展史,金城人民積累了豐富的經驗和精湛的製作技巧,並使麵塑日益走入日常生活中。從青年人定婚的“鴛鴦”、結婚的“喜餑餑”、小孩過百歲的“穗子”、老年人慶壽的“壽桃”、蓋房慶樑的“樑龍”、“獅子”、正月十五的“聖蟲”、七月七的“巧餅”、八月十五的“月糕”,到以人物花卉、鳥獸魚蟲、吉祥圖形、戲曲故事為題材的裝飾藝術品,花樣繁多,造型新穎。

金城的麵塑,一般是由心靈手巧的婦女所做。製作時,先把精粉調入適量的白糖,和好麵糰,經過揉、搓、迭、捻,塑出基本形態,再用簡單的工具進行剪、點、捏,使其特點突出、氣韻盡傳。蒸熟後,再予以淡妝濃抹,巧加美飾。成品麵塑風格多樣,有的古樸自然,以拙見秀;有的細膩精巧,惟妙惟肖;有的運用誇張,大膽變型,匠心獨具,自成一格。

為使這種傳統工藝流傳光大,金城鎮遵循精神文明與民間藝術融匯的扶持原則,積極倡導,並自 1989 年開始,每年正月十六都舉辦一次大型麵塑展。如今,金城麵塑已發展為風格迥異、各具特色的 300 多種型別。該鎮鳳毛寨村婦女王克英曾多次外出表演麵塑藝術,並作為代表出席了 1995 年北京世婦會,她那慶迴歸、迎國慶、歌頌祖國繁榮富強的作品贏得了國內外友人的高度讚賞,並且她參加“亞太地區婦女手工藝品展覽“的作品——吉祥物“聖蟲”也被澳大利亞女作家海倫·露絲編入亞太地區工藝大全一書。

中國的麵塑藝術簡介 第16張
中國的麵塑藝術簡介 第17張
中國的麵塑藝術簡介 第18張

郎莊麵塑

山東冠縣郎莊位於魯西北,這個小村子裡有三四十戶人家,家家戶戶男女老少都會做麵塑。麵塑太的有約 15 釐米高,小的只有約 6 釐米,且取材廣泛,十二生肖、歷史傳說、神話故事、戲曲故事、花鳥蟲魚、菜蔬水果樣樣俱全,比如關公、八仙、劉海戲金瞻、哪託鬧海、豬八戒背媳婦、金魚、蟬、青蛙、公雞、老虎、猴、春燕等。郎莊麵塑太都用精麥發麵,製作簡單,用捏、揉、搏、粘等萬法造型,用剪刀、梳子做細部及裝飾,蒸熟後上色點彩、塗膠,然後晾乾,做成的麵塑表面光亮,不易乾裂。郎莊麵塑為圓雕造型,太都為扁平狀,既宜於平

中國的麵塑藝術簡介 第19張

放和吊掛,又宜於晾乾。色彩豐富豔麗、純度高,除了太面積的品紅、黃、綠以外,還用少量的白粉、鈷藍柞點綴,最後用墨線細緻勾勒,整體感覺活潑跳躍,絢麗多彩。圖中的金魚與童子活潑而有情趣,造型誇張、簡練,太面積色塊中又有五官及魚鱗的細緻刻畫,細緻傳神。   傳說郎莊的 " 郎 " 和 " 狼 " 諧昔,而狼食人畜,必須做面老虎吃掉狼,人畜才能平安興旺,所以郎莊的麵塑是從做面老虎開始的,當地各種麵塑都統稱 " 面老虎 " 。 " 武松打虎 " 為婦孺皆知的故事,見於施耐魔的小說水遊傳,也出自聊城地區的冠縣一帶。圖中武松一手舉哨棒,一手提虎,眉毛倒豎,作擊虎狀。人物矯健有力,表情刻畫十分精彩,生動自然。色彩的運用豔麗沉穩 ,在大面積的紅色和黃色中以深綠調劑,同時淡綠色的頭巾和哨棒又加以點綴,醒目提神。因為是發麵,武松圓圓的腦袋頗顯可愛。

中國的麵塑藝術簡介 第20張


收藏佳品

目前的麵塑已經朝藝術方向發展,而且經過麵塑藝人長期的摸索,原料也採用麵粉或經過加工配置的複合軟陶質材料,使得現在的麵塑作品不黴、不裂、不變形、不褪色,由於防腐與防裂技術的不斷改進,一些作品可以儲存數十年甚至上百年,令其收藏性更加的突出。

雖然麵塑看上去很小,有時候並不起眼,但製作過程依然較為複雜。由於麵塑不同於彩塑作品那樣在成形後再著色,而是由事先已經染色的麵糰巧妙地組合而成,以充分體現創作者巧妙心思和細膩的手法。所以,一件完整的作品歷經構思設計、和麵、蒸熟、揉麵、配色、捏塑、幹化、包裝等過程,在捏製中採用了揉、捏、壓、搓、滾、碾、撥、切等多種技法,以達到作品形態逼真,色彩鮮豔的效果。由此,麵塑也開始折射出時代的鮮明特徵,主要體現在色彩豔麗、造型誇張、體積小巧、便於攜帶、成本低廉等方面。

但無論如何,麵塑早已是中國文化民間藝術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是研究歷史、考古、民俗、雕塑、美學不可忽視的實物資科。問題是,由於現代人生活節奏明顯加快,大量民間傳統工藝傳承乏人,麵塑也同樣受到了影響,面臨著逐漸失傳的危險,如果不加以繼承和發展,我們的後人可能將無法再欣賞到這種源遠流長的獨特藝術種類。

正是一些有眼光的收藏者和投資者看到了這種危機,才開始在近年來將收藏和投資的目光放到麵塑藏品上,我們在看到他們先知先覺尋覓到介入良機之際,也應該讚許這種行為是一種對傳統文化的保護與搶救。因為穀賤傷農,麵塑唯有體現出真正的傳統歷史文化價值,那麼後繼乏人的擔憂也就將煙消雲散。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zhizuowo.com/yishu/mianyi/ww66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