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製作窩 >

民間藝術 >面藝 >

麵塑名家:麵塑藝術家郎紹安

麵塑名家:麵塑藝術家郎紹安

麵塑名家:麵塑藝術家郎紹安

郎紹安 (19101993 ) ,麵塑藝術家,北京人,滿族。 14 歲時跟隨其鄰居、著名北京麵塑藝術家趙闊明學藝,並與趙闊明一起外出賣藝,在長期江湖賣藝生涯中逐步掌握了趙闊明的技藝要點。 1938 年後獨立經營麵塑活動,並不斷擴大影響,人稱“麵人郎”。 1956 年曾隨中國工藝美術代表團赴英國表演,獲得聲譽。

也許麵人最搶眼的是它俏麗的色彩,但隨著時間的推移,色彩會變淡,那麼,就讓我們在它最豔麗的時候賞玩虛實的絢爛,在經歷磨礪後體味時間的痕跡。

一隻健壯的蟈蟈穿著碧綠的外衣趴在黃燦燦的玉米上, 正揹著臉貪婪地吮吸著玉米的汁液,旁邊的天牛也支楞著觸角,毫不客氣地嚼著鮮嫩的玉米粒。玉米飽滿誘人,葉子紋路清晰可辨。玉米鬚依稀隨著蟲兒的咀嚼輕動。天牛、蟈蟈自顧自地悶頭饕餮,靈敏的觸角和輕薄的翅膀似乎還在微微顫動。在柔和的陽光下,所有的色彩彷彿都鍍上了一層溫暖的膜,黑、黃、綠和諧地組合在一起。這是郎派麵塑藝術家郎紹安先生在50多年前創作的麵塑作品“蟈蟈玉米”。

麵塑藝術歷史悠久,可溯源到戰國的“俑”和漢朝的“傀儡”。宋朝的東京夢華錄、老學筆記、明朝的宛平雜記和清代的揚州畫航錄等一些文獻中都有記載。經過幾千年的傳承與經營,可謂歷史淵源流長,早已是中國文化和民間藝術的一部分了。由於內容上取材多為傳統民間故事,人物造型佔的比例比較大,因而又俗稱為麵人。就捏製風格來說,黃河流域古樸、粗獷、豪放、深厚;長江流域卻是細膩、靈動、精巧。

麵塑的材料實際上是饃,用糯米粉和麵加彩後,捏成的各種小型人物。開始是婦人做麵食的時候捏來哄小孩子玩的,慢慢發展到出現在嫁娶禮品、殯葬供品中,也用於壽辰生日、饋贈親友、祈禱祭奠等等方面。宋代夢粱錄中曾記載著把麵塑用在春節、中秋、端午以及結婚祝壽的喜慶日子。在陝西、河北也有把麵塑稱作“面花”和“年饃”的,並將這古老習俗一直貫穿於節慶日子的始終。從年三十到正月十五,鄉村中到處可見互送禮饃的歡快場面。北京過去供的“胡食”也是在木質樓上面,插上很多用面捏成的戲劇人。隨著風俗的沿襲和技藝的成熟,漸漸出現了供人觀賞的麵塑藝術。

麵人世家

舊時的北京城,街市、廟會、衚衕口常能見到捏麵人的攤子,前面放個面箱子,裡面是各色熟面、顏料和一些小工具,上面用小竹棍插著一排捏好的各色小麵人,孩子們經過準要駐足看上好一陣兒。一團團帶顏色的面在捏麵人的先生手裡揉上一揉就變出了孫悟空、豬八戒、佛爺、壽星、胖娃娃等等各式各樣憨態可掬的麵人。若是有幾個零花錢換個戴著長長翎子的孫悟空一路舉回家去可要招來小夥伴們許多羨慕的眼光呢。只是昔日街頭孩童手中把玩的麵人比之今時郎老家的收藏可就是小巫見大巫了。

“麵人郎”郎紹安先生是近代中國著名的麵塑大師,北京郎派麵塑藝術的創始人。宣統元年(1909年)郎老生於北京西城白塔寺的大喜鵲衚衕,滿族鑲紅旗鈕鈷祿氏後裔。13歲那年,他在白塔寺廟會上碰見了一個捏麵人的,只見藝人手裡揉著一團一團彩色的面,手指頭靈動非凡,捏什麼像什麼,捏出來的小公雞,老壽星都像活了一樣!他看得入了迷,一天也捨不得離開。這個捏麵人的就是當年的“麵人大王”——麵塑老藝人趙闊明先生。少年時的郎紹安於是乾脆拜了趙先生為師,從此開始了70餘年的麵塑生涯。麵塑這手藝,百分之十靠師父指點,剩下的都得靠自己研究揣摩。郎先生未受過專業的美術教育,長期的底層生活使他有機會得以深入地觀察和體驗,他的藝術靈感完全來自於民間生活的歷練。

不單是為了生存,郎老對面塑更是打心眼裡喜歡。從學藝起郎老便走街串巷,觀察生活,體味民風民俗。聽書、逛廟會,他照著香菸盒上的戲文洋畫捏,後來又嫌洋畫太單調,欠生動,便餓著肚子買票看戲。他還特別留意觀察飛禽走獸、花鳥魚蟲,參詳年畫、國畫,甚至小人書。為了積累素材,他走遍京城的大街小巷、寺廟和文物古蹟,更遊歷了大半個中國。

藝人討生活辛苦,四處飄泊,有時糧食少得尚不足以果腹,卻還捨不得吃,省下面來做麵人。在困難年代,人都要捱餓,就更找不到糧食來做麵人了,幸虧朱德大力支援,特撥了一小批麵粉,正是這小小的特權才讓郎老這門手藝沒有中斷。郎老創作了大量作品,其中不少算得上是麵塑中的精品。他能用面捏京劇中的臉譜人物,也能捏盔甲人物,還善捏飛禽走獸、花鳥魚蟲,更特別的是能用麵塑菲玉器和其他石料作品。郎老的作品有濃郁的京味,題材廣泛、手法細膩、造型更是以準確優美著稱。

郎派麵塑在解放初期已經聞名海內外,歐洲的土地上也留下了郎氏麵人的足跡。冰心老人的一篇麵人郎採訪記曾收錄於中學課本中。老人過世後,女兒郎志英、郎志麗繼承了衣缽,繼續在虛虛實實的世界裡創造著絢麗

“捏出一個活人來!”

一般的麵塑主要原料是麵粉和糯米麵,和麵時加入各種顏料即可製作,創作的特點是“一印、二捏、三鑲、四滾”,還有就是“文的胸、武的肚、老人的背脊、美女的腰”。身形情態要把握得恰到好處。

郎氏麵塑則更為細膩,充分運用揉,捏,揪,挑,壓,搓,滾,碾,剁,撥,按,切等技法對細節不厭其煩地勾勒,製作一絲不苟,細緻入微,武將頭盔上的花紋,衣服褶皺的顏色,旗子上的字跡圖案,人物的眼睫毛、雙眼皮、頭飾髮髻,無一處不體現製作的精良。但這並不意味著任何時候都要“小題大做”,該簡時簡,該繁時繁,只有繁簡的巧妙搭配,方見真諦。郎氏麵塑都是一次成型。製作之前經過深思熟慮神態細節瞭然於胸,捏起來一氣呵成。麵人製作的關鍵在於力度的把握,小小麵人不過才幾寸長,要在這樣大小的空間內對人物進行細微地刻劃,並做到不增不補,肢體間的無縫連線,全靠一雙妙手控制力道。

除了製作技藝,面的配製也有些區別,這熟面是以四分之三的麵粉和四分之一的糯米和制而成,燙熟後再上鍋蒸,為了增加面的通潤以防止乾裂還要加上蜂蜜,最後再混以特製的顏色揉搓,這樣的麵人可以保證幾十年不褪色。郎老人的很多作品已有50多年曆史,色彩仍是通透飽滿,形態也未有絲毫改變。

在麵塑創作中,人物的塑造是最難的,弄不好神態容易顯得呆板,難以展現人物的精氣神,郎老常說“捏的不是面,應該是真人,是個有血有肉有神的活人”,“要得笑,嘴角翹,喜笑顏開在眼神,愁眉苦臉在眉梢”,兩句話道出了人物塑造的精髓。郎派麵塑集中精力在美和神韻上下功夫,讓人物形象不僅有靜態美,還有動態美,呼之欲出。

巧手靈心

一件純手工製作的工藝品,不要說各個流派之間的差異,即使父女之間在對細節的處理上也頗有不同,比如作品嫦娥奔月,郎老塑造的嫦娥體態優美,姿容華貴,在細微處下足了功夫,嫦娥腳下的祥雲也以面捏製而成,細膩而逼真地再現了雲的質感,有一種厚重在裡面。而郎女士則以撕碎的棉花表現雲的輕靈,渲染了一種冉冉飛昇的飄逸,藝術效果可以說是各擅勝場,孰優孰劣,那也是見仁見智了。

打開面人郎父女藏滿珍品的壁櫥,喧鬧的顏色頓時擠擠插插,互相推搡著擁了出來。

郎老在幾十年前做出了一套舊北京街頭的分組小景,賣糖葫蘆的——一個戴灰呢帽子穿黑色長袍的人,左臂挎著一個小籃子,上面插滿了各式各樣的冰糖葫蘆;剃頭的——一個披著白布的人低頭坐在紅板凳上,旁邊放著架子和桶盆;賣茶湯的、賣沙鍋的、吹糖人的和拉洋車的無不惟妙惟肖。還有一件打糖羅的,這可是老北京童年最喜歡的東西,做得也是特別精巧細緻:一副戴篷的挑子,上邊掛著幾隻大拇指頭大小的風箏;旁邊掛著幾隻黃豆大小的花臉面具,幾隻綠豆大小的空竹,裡面格子上擺著一行一行的半個米粒大小的小白鴨子,框盒裡放著大米大小的糖球……難得的是都捏得那麼小巧,還那麼精細。這些都是老北京街頭巷尾最常見的,也是郎老最最熟悉的,想必在製作的時候也投入了極大的感情。那一道道面板紋理構成的淺痕自有一種領悟,一股留戀,像是老人對自己心愛的作品最後一次沉甸甸的撫摸,對兒時往事的繾綣思戀……

郎女士製作的仕女也很是出彩,“一丸捻就作嬋娟,引得遊人絕愛憐”。取一塊彩面,幾下揉搓撥弄就變出個身姿曼妙、栩栩如生的面美人。雲鬢輕梳蟬翼,蛾眉巧畫春山。髮簪耳墜一應俱全,頭飾上還撒些金片銀粉,人物更顯富麗典雅。衣袖裙裾隨風擺動,彷彿這古代仕女正姍姍走來。配色明亮俏麗,衣衫上鑲的花邊,裙幅上繡的雲朵都刻劃入微。

根據紅樓夢故事情節創作的“史湘雲醉臥芍藥蔭”,除了人物刻畫的細膩,更有賞心悅目的畫面感,整個結構渾然一體,一花一葉,一石一木都透著精緻和諧。湘雲臥於一個石凳上,業經香夢沉酣,四面芍藥花瓣飛了一身,滿頭滿臉和衣襟上皆是紅香凌亂,手中的扇子在地上,也被落花埋了, “一枝紅豔露凝香”,衣衫有種透明的輕紗質感,輕靈飄逸。寶玉等人聽得雲丫頭在芍藥蔭下睡著了,悄悄來瞧,正笑她的嬌憨可人。身後嶙峋的假山石立於一旁,燦爛的芍藥開的正豔,地上是碧草茵茵。而這一切都是面做的!這是一幅畫,一個舞臺,而臺上的演員就是郎氏藝人的巧手靈心。

只剩下神韻還清晰如昔。麵人最搶眼的是它俏麗的色彩,但隨著時間的推移色彩會變淡,最好的辦法,就是在花兒盛開時看,月兒升起時觀賞,美人美麗時欣賞。在它最豔麗的時候賞玩虛實的絢爛,在經歷磨礪後體味時間的痕跡。也許恰恰是失去色彩後反而能靜下心來細細品味它的做工,那種細膩更能體現一種境界,在一種殘缺的美面前,反而找到了美的真諦……

麵塑作品物理特性相對比較脆弱,即使有獨門祕方也不可能經歷太長久時間的考驗,要想使得這項民族工藝的瑰寶世代流傳,恐嘔能靠人的傳承——而不是物的傳遞。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zhizuowo.com/yishu/mianyi/vryym.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