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製作窩 >

文化創意 >繡藝 >

四大繡品的歷史和藝術特色及圖片欣賞

四大繡品的歷史和藝術特色及圖片欣賞

四大繡品的歷史和藝術特色

蜀繡

四大繡品的歷史和藝術特色及圖片欣賞

又稱“川繡”,產於四川成都。蜀繡與蘇繡、湘繡、粵繡齊名,為中國四大名繡之一。
最初,蜀繡主要流行於民間,分佈在成都平原,世代相傳,至清朝中葉以後,逐漸形成行業,尤以成都九龍巷、科甲巷一帶的蜀繡為著名。當時各縣官府所辦的"勸工局"也設刺繡科,可見其製作範圍之廣。當時的生產品種主要是官服、禮品、日用花衣、邊花、嫁奩、彩帳和條屏等。
蜀繡以軟緞、彩絲為主要原料,其繡刺技法甚為獨特,至少有100種以上精巧的針法繡技,如五彩繽紛的衣錦紋滿繡、繡畫合一的線條繡、精巧細膩的雙面繡和暈針、紗針、點針、覆蓋針等都是十分獨特而精湛的技法。當今繡品中,既有巨幅條屏,也有袖珍小件;既有高精欣賞名品,也有普通日用消費品。比如北京人民大會堂四川廳的巨幅“芙蓉鯉魚”座屏和蜀繡名品“蜀宮樂女演樂圖”掛屏、雙面異色的“水草鯉魚”座屏、“大小熊貓”座屏,就是蜀繡中的代表作。
東晉《東陽國志》將蜀繡與蜀錦並稱蜀中之寶。清道光年間成都發展了許多繡花鋪。繡品以本地織造的紅綠等色緞和地產重要散線為原料。用線工整厚重,設色典雅,其針法是針腳整齊、線法光亮、緊密柔和、車擰到家(車,即指由中心起針,向四周擴充套件;擰,即指長短針從外向內作添針或減針的處理)。有套針、暈針、斜滾針、族流針、參針、棚參針、編織針等。產品有鏡簾、花邊、嫁衣、卷軸、鞋帽、裙子、枕套、被面、帳簾等。題材多吉慶寓意,具有民間色彩。蜀繡以其純熟的工藝和細膩的線條躋於中國的四大名繡之列。以自然界為主題(如熊貓、花鳥)的蜀繡更令人愛不釋手。有單面、雙面刺繡。純手工的刺繡,確保了畫面逼真,造型多變,圖案精美。
起源於川西民間的蜀繡,由於受地理環境、風俗習慣、文化藝術等各方面的影響,經過長期的不斷髮展,逐漸形成了嚴謹細膩、光亮平整、構圖疏朗、渾厚圓潤、色彩明快的獨特風格。
蜀繡的技藝特點有線法平順光亮、針腳整齊、施針嚴謹、摻色柔和、車擰自如、勁氣生動、虛實得體,任何一件蜀繡都淋漓地展示了這些獨到的技藝,據統計,蜀繡的針法有十二大類,一百二十二種。常用的針法有暈針、鋪針、滾針、截針、摻針、沙針、蓋針等。蜀繡常用暈針來表現繡物的質感,體現繡物的光、色、形,把繡物繡得維妙維肖。如鯉魚的靈動、金絲猴的敏捷、人物的秀美、山川的壯麗、花鳥的多姿、熊貓的憨態等,都表現了不同的光、潔、粗、細、軟、硬、鬆、散等質感。
蜀繡繡法靈活,適應力強。一般繡品都採用綢、緞、絹、紗、縐作為面料,並根據繡物的需要,製作程式、配色、用線各不相同。
蜀繡盛唐時期已有記載。清初藝人們又吸取了顧繡的長處(清朝末年成者尚有幾家打著顧繡鋪名的作坊),以及長針刺繡而後扎針的民間繡法。蜀繡用成都地區練染的各色散線(較粗鬆的絲線)或絲線(較細緊的絲線)繡制於本地所造綢緞上。由於選料、製作認真,成品工堅、料實、價廉,長期以來行銷於陝西、山西、甘肅、青海等省,頗受歡迎。出品多衣裙、被面、枕套、帳幔、鞋帽等實用服飾品。花紋取材,由藝人們根據民間吉慶詞句或流行式樣,自行描繪繡制。也有部分作品兼用蘇繡構圖佈局及運針設色方法。模仿繪畫章法構圖的純欣賞品繡畫較少,民間質樸喜慶氣息濃厚。當時成都是生產蜀繡的中心。
蜀繡早在晉代就被稱為"蜀中之寶",而聞名於世,一千多年來,逐步形成針法嚴謹、片線光亮、針腳平齊、色彩明快等特點。傳統針法繡技近100種,常用的有30多種,如暈針、切針、拉針、沙針、汕針等等。各種針法交錯使用,變化多端,或粗細相間,或虛實繩索合,陰陽遠近表現無遺。這些傳統技藝既長於刺繡花鳥蟲魚等細膩的工筆,又善於表現氣勢磅礴的山水圖景,刻劃人物形象也逼真傳神。解放以來針法繡技又有所創新,如表現動物皮毛質感的"交叉針",表現人物髮髻的"螺旋針",表現鯉魚鱗片的"虛實覆蓋針"等,大大豐富了蜀繡的表現形式和藝術風格。
蜀繡遍佈四川民間,70年代末川西農村幾乎是"家家女紅,戶戶針工",人數達四五千之多,相當於刺繡工廠在職職工的15倍。她們除刺繡被面、枕套、頭巾、手巾、襯衣、桌布等幾十個品種外,還積極生產外貿出口的生紡繡片、繡屏等。繡品仍保持濃厚的地方特色。蜀繡這一傳統工藝的發展,時常得到畫家的大力支援,如《薛濤制箋圖》繡屏,就是畫家趙蘊玉提供繡稿,由刺繡工藝師加工再創造的一幅佳作。它還採用"線條繡",在潔白的軟緞面料上運用暈、紗、滾、藏、切等技法,以針代筆,以線作墨,繡出來的花紋線條流暢、瀟灑光亮、色調柔和。不僅增添了筆墨的溼潤感,還具有光潔透明的質感。

粵繡

四大繡品的歷史和藝術特色及圖片欣賞 第2張
四大繡品的歷史和藝術特色及圖片欣賞 第3張

是廣東刺繡藝術的總稱,它包括以廣州為中心的"廣繡"和以潮州為代表的"潮繡"兩大流派。刺繡歷史浦遠,其技藝精湛,構圖裝飾性強,色彩濃郁鮮豔,繡絨平整光亮,文理清晰,絨條灑脫,金銀墊絨立體感強,繡工嫻熟,繡品富麗堂皇等獨特的地方風格和藝術特色,成為中華民族文化的一個組成部分。我們也可從蘇鶚所撰的《杜陽雜篇》中是這樣描述廣繡的精湛技藝的:"永貞元年南海貢奇女眉娘,年十四,工巧無比,能於一尺絹上繡《法華經》"七卷,字之大小,不逾粟粒而點劃分明,細如毫髮,其品題章句,無有遺闕。更善作飛仙,蓋以絲一鉤分為三股,染成五色,結為金蓋玉重,其中有十洲三島,天人玉女,臺殿麟鳳之象,而執幢捧節童子,亦不啻千數,其蓋闊一丈,稱無三兩煎靈香臺之則,堅韌不斷。唐順宗皇帝嘉其工謂之神姑……"。
在唐代至五代十國期間,由於廣州屬於邊疆地區未受到戰亂的影響,刺繡與農業、手工業一樣得到長足的發展,在宋代至明代粵繡的技藝又有了進一步的提高。在清朝乾隆年間,廣州已設立繡行,在廣州和潮州等地也廣設繡莊、繡坊,粵繡呈現一派欣欣向榮的景象。解放後,在雙百方針的推動下,名家名作不斷湧現。
隨著粵繡的繁榮,粵繡的品種也越來越多,應用範圍十分廣泛,其中高階繡品主要有條幅、掛屏、臺屏等,一般繡品則涵蓋了日常生活用品的各個方面,如刺繡畫片、金銀絨掛裙、被面、枕套、床楣、靠墊、批巾、頭巾、各種繡衣、繡鞋、繡袋、戲劇服裝、帳衽、臺帷等等,也有部分觀賞繡品,如《晨曦》、《百鳥朝鳳》、《九龍屏風》、《吹蕭引鳳》等佳作。粵繡的題材也比較廣泛,包括人物、動物、花鳥、龍鳳、山水河川、器皿和各種圖案等,其中百鳥朝鳳、龍鳳、博古則是最具傳統特色的題材。
粵繡包括"廣繡"和"潮繡"兩大流派,因而其針法也因其流派的不同而不盡相同。"廣繡"的針法主要有7大類30餘種,包括直扭針、捆咬針、續插針、輔助針、編繡、饒繡、變體繡等以及廣州釘金繡中的平繡、織錦繡、饒繡、凸繡、貼花繡等6大類10餘種針法。而"潮繡"則有二針龍麟轉針、旋針、過橋針、凹針繡、墊築繡等60多種釘金針法以及40餘種絨繡針法,同時,藝人還運用了折繡、插繡、金銀勾勒、棕絲勾勒等多種技巧,使"潮繡"在"繡、釘、墊、貼、拼、綴"等技藝上更趨完善,產生"平、浮、突、活"的藝術效果。粵繡除採用豐富而多變的針法外,在創作設計方面還注重主意,善於把寓意吉祥和美好的願望融入繡品中。在創作方法上採用了源於生活而又重視傳統,不滿足於現實的描繪而追求著更為美好的理想,與此同時,還善於涉取繪畫和民間剪紙等多種藝術形式的長處,使繡品的構圖飽滿,繁而不亂,針步均勻,光亮平整,紋理清晰分明,物像形神兼備,栩栩如生,惟妙惟肖,充分地體現了粵繡的地方風格和藝術特色。
粵繡中的廣繡
粵繡始於唐朝。關於廣繡有一段真實的故事。據史籍記載,唐代一個叫盧媚孃的14歲的廣東姑娘在一幅一尺見方的絲絹上繡出一卷佛經《法華經》,字型比粟米還小而且點劃分明。這個故事說明廣繡的歷史是多麼悠久綿長,技藝是多麼的卓越超群。廣繡發展到明代,已經成為民間重要的手工業之一。明正德九年(1514年)一個葡萄牙商人在廣州購得龍袍繡片回國獻給國王而得到重賞,廣州繡品從此揚名海外,每年均有不少產品輸出國外。嘉靖三十五年(1556年)葡萄牙人克羅茲看到珠繡花鞋等一些廣繡工藝品而發出“絕妙的工藝品”的驚歎。當時廣州刺繡藝人已經達到極高水平,能夠嫻熟地和創造性運用絨線繡,用孔雀毛、馬尾作線縷和勒線,用金線和銀線刺繡。
佛山刺繡
南海刺繡,現在統稱為廣繡,己十分聞名。據唐代蘇鄂在《杜陽雜記》所載,永貞元年(785年),廣東南海貢盧眉娘,年14歲,纖巧無比,能於一尺絹上繡法華經七卷,字之大小不逾粟粒,而點劃分明,細如毫髮,其品題章句無不具點。屈大均在《廣東新語•盧眉娘》更作了詳細記述:“唐時南海多奇女子,……若盧眉娘者,巧於刺繡,皆古今絕奇女也。眉娘生而眉綠細長,人以眉娘呼之。唐順宗初,南海貢奇女即眉娘,時年十四,能於尺絹繡法華經七卷,字如粟粒,而點劃分明;又能以五彩絲一縷分為三縷,於掌中結飛蓋五重,中有十洲三島,天人玉女,臺殿麟鳳之象,外有執幢捧節之童,不啻千數。其蓋廣一丈,重三四株,自煎靈香膏傅之。順宗嘆其工,謂之神姑,因令止宮中,日惟飯胡麻二合。元和中,憲宗賜金鳳環以束其腕,知眉娘不樂宮掖,遂度為女道士,放歸南海,乃賜號逍遙大師。”這一生動記述反映了當時廣東刺繡的高超技藝水平。
南海刺繡,是廣繡發源地之一,秦漢時期已甚盛行。今與蘇繡、湘繡、蜀繡齊名,為我國四大名繡之一。廣繡又稱粵繡,包括廣繡(以廣州為中心)和潮繡(潮州為中心)兩大派系,各具特色。廣繡主要分佈在廣州、佛山及其四鄉、南海、順德、番禹等市縣,繡工多為廣大農村婦女,但以男工為精,女工次之。廣繡以技藝精湛,構圖裝飾性強,色彩濃郁鮮豔,繡線平整光亮,紋理清晰,金銀墊繡立體感強,富麗堂皇等獨特風格在我國刺繡藝術中獨樹一幟。《廣東新語》載古時廣繡還“有以孔雀毛績為縷,以繡譜子及肩袖口,金翠奪目,亦可愛,其毛多買於番舶”。
佛山刺繡在清代中期己盛行,並設有行會“錦繡堂”,供奉華光大帝為祖師。經營刺繡的店坊多在佛山鎮內朝觀裡、長興街兩處。民國初期,刺繡行因慕上海顧氏刺繡之盛名,佛山刺繡又別稱佛山顧繡。抗日戰爭前,朝觀裡以經營神功會景產品為主,長興街經營嫁娶壽袍產品為主。佛山刺繡以清代後期至民初最為興旺,有大小商號20多家,朝觀裡有大德、永泰、錦泰、永新、合德昌、廣德新、樑合隆等,長興街有福興隆、錦隆、元新、華隆、陸漢周等店號較著名。男工以刺繡屏畫、人物、鳥獸畫面為多,清末民初有百人左右,至民國26年(1937年)男工大部分轉業,此時佛山刺繡以女工為多。此外,各經營刺繡店戶除僱請名師及男女工到作坊設計、製作之外,多以發給鎮內家庭婦女或南海、順德、番禺縣農村婦女加工,興旺時有3000~4000人之眾。抗日戰爭(1937~1945年)期間,尤以太平洋戰爭爆發後,因出口刺繡品大減,銷路受阻,佛山刺繡業極為衰落,全鎮僅有6家,從業人員不足20人。建國初,長興街有永祥、祥記、永華、新中、明新和朝觀裡的大德等6家,從業者27人。1956年全行業合營成立了佛山市刺繡合作社,1958年與華僑機繡社合併成立佛山市華僑刺繡廠,以後幾經分與合,最後佛山市刺繡品由佛山市繡品工藝廠經營,後因發展機繡品生產需要,刺繡品(主要是古裝戲服)從繡品廠分出劃歸今玩具總廠生產與經營。
潮汕刺繡
與廣繡合稱為粵繡。潮汕地區的主要傳統工藝美術品。
自清代以來,潮汕婦女多勤紡織,女子到了十一二歲,其母即為預製嫁衣,家家戶戶都會織綞刺繡。清代粵繡工人大多是廣州、潮州人,特別潮州繡工技巧更高,而且男子精於繡功,為其他省市所罕見。刺繡藝術被廣泛應用於日常生活實用裝飾品上。
潮繡以金碧、粗獷、雄渾的墊凸浮雕效果的釘金繡為特色而標異於其他繡種。
題材有人物、龍鳳、博古、動物、花卉等,以飽滿、勻稱的構圖和熱烈喜慶的色彩,氣氛鮮明、生動地表現題材,使潮繡產生了豐富瑰麗的藝術效果。
潮繡有絨繡、釘金繡、金絨混合繡、線繡等品種,各具特色。
1、絨繡。在各種絲、綢、緞上,以平繡針法用絲絨繡出平的畫面;題材多為飛禽、博古,用作畫片、掛屏等。
2、釘金繡和金絨混合繡。釘金繡,又稱金銀繡;以金銀線為主,絨線為輔的叫金絨混合繡。釘金繡針法複雜,有過橋、踏針、撈花瓣、墊地、凹針、累勾繡等60多種針法,其中“二針企鱗”針法為其他繡種所無。釘金繡運用墊、繡、貼、拼、綴等技術處理,可產生浮雕式的藝術效果。
3、線繡。純用絲線平面繡制。
潮繡作品《郭子儀拜壽》、《獅子頭》、《海龍王頭》、《安春鳥》等,在宣統二年(1910)清政府在南京舉行全國工藝賽會上得獎。刺繡作品還於1915年參加巴拿馬國際博覽會,1923年和1925年參加倫敦賽會,得到國際上較高的評價。
潮繡作品《九龍屏風》和《吹蕭引鳳》,1982年獲中國工藝美術百花獎的金盃獎。
1.潮繡題材內容和圖案紋樣,獨具特色。潮繡既是民間藝術品又是實用欣賞品。它在歷史的發展過程中,明清時期,既不受文人畫的影響;近百年來,更未受外洋藝術滲透的衝擊,現代新美術工作者的介入,也難以改變固有的“民間刺繡”特色,原因是:歷史上,過去和現在都有一批從事潮繡設計的畫師。它札根於民間,溶匯了潮州術雕、潮彩、潮州木偶等民問工藝,形成了豐滿浮突有起伏而多變化,有條理而不紊亂,色彩富麗,組織細密,豐富多彩的總體風格。給人以高貴典雅、熱鬧歡樂的藝術效果,具有濃郁的地方特色。
潮繡的題材,極為廣泛,除人物、花鳥、動物走獸、器皿、博古、龍風之外,經常配以海產魚蝦以及南國花果的佛手、菠蘿、林檎等瓜果一類題材,甚有特色。高明的畫師們,在自然美的基礎上,經過一番整理加工、提煉取捨,變為裝飾性紋樣。潮繡的設計稿,線描是常用的一種技法,用線去表現形象,刻畫出各種不同物象的質感。既要求形似,更要求神似。它以高度概括的凝鍊線條,生動地勾畫出各種物體。人物則強調情勢,花鳥則強調動態。它在未經著色繡制之前,已具備一定的藝術感染力。(詳見附圖:清代彩眉白描圖稿)。
強調裝飾性,是潮繡圖案構成的基本要求,是由潮繡的實用性決定的。作為廳堂內的潮繡飾品,必須同整個建築物的木石雕刻、金漆畫相協調;作為戲劇服裝的潮繡,義必然同整個戲臺場面相和諧。因此,飽滿、均齊、瑰麗,生動,就是設汁者所追求的藝術效果。
潮繡在紋樣、色彩、構圖等方面的設計,既要求有變化,又要求統一。如梅雀圖,梅的枝梢的距離,高低疏密,必須多樣而有變化;大梅乾的穿插,則必須集中而統一。否則,僅有變化而沒有統一,則構圖鬆散、軟弱、混亂;反之,僅有統一而沒有變化,則會呆板、無生氣,使人感到單調、貧乏、生硬。潮繡紋樣的組織方法是比較科學的。除了適合紋樣,連續紋樣之外,為了實用上的需要,還創造了長卷紋樣。它像繪畫中的長卷一樣,既有連續性,又有相對的獨立性。我認為它是繪畫同圖案結合的一種裝飾圖案,這種圖案,很像潮州木雕、石雕一樣,它不受時間、空間和故事情節所制約,巧妙地利用人們的視覺和聯想,將人物一個一個地羅列在長卷畫面上,然後以景物襯托,填充構圖的空隙,但仍能保持著事件情節的先後主從關係。這就既有主要紋樣,又有次要紋樣和補空紋樣。值得可喜的是前輩畫師為潮繡出色地創造了許許多多補空紋樣,像團龍圖案之雲紋之類,既起了活躍生動效果,又填補了構圖之空隙,使其飽滿麗勻稱。給人感到優美、生動又非常舒服。
這一類潮繡圖案的作者,不是畫家,而是長期紮根於民間工藝的畫師,幾百年來,畫師們多數既是擅長刺繡畫稿又兼拿手畫佛畫,畫牆畫,畫鱟殼扇,有的更能彩繪花燈;在潮州的潮彩藝人同時又為繡莊畫繡稿,如陳瓊、鵝仝畫師;更有不少能畫善繡的畫師,如著名的蔡戍子、林濤生,杜進茂等藝人,他們世代相傳,輩輩都足出色刺繡名家和畫師,在清末的潮繡繁榮時期,從事民間美術的專業畫師數以百計,他們對潮州民間美術提高藝術創作水平和創造濃郁地方藝術特色,作出卓絕貢獻。
“刺繡本屬於婦功,除官服和戲裝多完成於專業男工之手,其它一切創作,多出於民間婦女農閒業餘成就,使用者和欣賞者照例也是多數人民。所以色彩富麗組織細密實是應有長處,正反映著一定區域人民情感的奔放,生命力的旺盛。中原刺繡從唐宋以來,就已和上層文化相聯絡,受文人畫和宮庭藝術趣味影響格外深。例如宋代朱古柔、沈子蕃之刻絲,明代顧氏繡,清初如皋冒氏刮絨繡,無不依傍當時名家畫稿。至於明代著名之發繡。也只是近於明代畫家尤求、丁雲鵬等人畫稿的複本而已。廣繡(這裡指廣東刺繡)有一個特徵,為一般談刺繡的較少道及,就是它始終不受較前或同時文人畫影響,還保留女紅傳統中不可少的巧手慧心,以細密針線繁複色彩自出心栽來進行創作,正如潮州木雕,不受元明以來小說、戲劇、版畫影響,獨具匠心,未進行透雕浮雕。得到成就一樣。”摘自(沈從文《談廣繡》ll4頁)
2.潮繡使用的原、輔材料與運用千變萬化的工種技藝比其它繡種繁多,是另一個特色。
潮繡常用的材料有金線、銀線(僅金銀線便有進口金銀線、正金銀線、衝金銀線三種)、花線、各色絨線、紗線(用於點綴)、棉絮、紙釘、綢、緞等。
潮繡經常運用的基本工藝針法有:像形針法、錦紋針、花型針、竹編針、松子針……等;還有輔助性針法:如旋針、勒針……等共達60餘種。在工藝處理上,強調錶現象形、質感、勒線。針法變化多樣,針腳勻稱整齊。針針見針腳。形狀層次分明,紋理清晰,使物象活靈活現。尤其是釘金墊浮繡的二針龍鱗和魚鱗技法,即用金線作漩渦狀釘繞成小於圖釘蓋園片,片片相疊蓋,鱗之下端可翻動,真如魚鱗模樣生動。這種立體針法是刺繡工藝中難度較高的技藝,在我國刺繡同行中,都歎為觀止。
潮繡繡藝程式,以龍頭為例,分為四個步驟;一是川白描勾畫出龍頭的輪廓和結構;二是墊棉、墊各種形制的紙釘,突出了骨骼鬃須;三是在墊料的上面鋪繡金線,目、眉、舌則繡上絨線;四是用包上各色絲絨的紙釘勾勒出線條結構(圖見76頁)。
潮繡釘金繡的技藝靈活多變,隨表現物象的需要千變萬化,豐富多彩,歸納起來有:“鋪”、“墊”、“釘”、“貼”、“綴”等五法。
鋪,是墊的前奏,未墊高之前,將需溥墊或墊底以粗紗平鋪一層,實際也是墊的一部分,但有些平鋪之後,不再墊高。
墊,是用紙釘、棉絮為物象墊底,呈浮雕狀,突出物象。
釘,是在鋪線或墊釘、墊棉上釘上金線、銀線。
貼,也稱拼貼(有些釘金繡品,無有此工序),是將物象分析成區域性釘繡,然後,把已繡妥之區域性進行拼貼成整體或整幅。
綴,足在整幅繡品組合拼貼完成之際,進行調整修飾,點綴配物,如同中國畫調整畫面的點苔作用。以上這五種繡藝的技術處理,常常使繡品有浮雕似的藝術效果。
3.潮繡,由於繡製材料的差異,可以區分出七個繡種,這同其它名繡比較,可說是它的第三個藝術特色:
(1)釘金繡以其金碧輝煌、粗獷雄渾的凸浮雕效果為特徵,也叫釘金銀繡。以使用金銀線為主(包括正金線和充金銀線)色絨線為輔,繡制之始,用棉花或紙釘墊地,再施以“鋪”、“墊”、“釘”、“貼”、“綴”等60多種不同針法技藝繡制而成。
(2)金絨混合繡。以金銀線、絨線結合繡制,並在主要部分加以墊浮,尤其應用對比色強烈的色絨線刺繡,配以金線勾勒,達到色彩瑰麗而不俗氣;繡制浮凸而產生渾厚質感。
(3)絨繡。純用各色絲絨線刺繡,在主要部位,也略加棉花或粗棉線薄墊,繡品細膩精美。
(4)線繡。用各色真絲絨或人造絲線,用平面繡制,繡品晶瑩瑰麗,有單面繡和雙面繡兩種;傳統產品主要有披巾、枕套、帳眉等日常繡品,是民間織繡品,具有民族民問色彩。
(5)洋金銀線繡。顧名思義,使剛進口的金銀線繡制,同國產金銀線相比,有著二種不同品種和藝術效果,故另類稱“洋金銀線繡”,線細而秀,以平金盤地,釘綴各色絲絨線,繡藝分輕工、重工、滿地花、散花之分。其釘金技法細緻,色彩雅麗,繡藝精美。產品主要為短花衣,褂裙和仿古官服等。(圖見l38頁)
(6)發繡。是運用頭髮代替絲線繡制而成的繡品,是我國獨特的傳統民間手工藝,具有悠久的歷史。發繡以發代線,利用頭髮的黑、白、灰、黃、棕的自然色澤,以及細、柔、光、滑的特性,用接針、切針、纏針、滾針等不同針法刺繡,顯其質樸素雅,針跡細密,色澤柔和的獨特風格。人物繡像以短針腳平繡為主,繡跡順墨稿斷續,細緻入微,神態生動。古代的“發繡”,是佛教徒用白已的頭髮繡佛像和觀音像,以表示對宗教的虔誠。現英國倫敦博物館收藏的中國宋代發繡《東方朔像》,遼寧省博物館收藏明代發繡“七襄樓人物圖”(54.4×26.7百米),都是傳世發繡精品。
潮州發繡,清末有不少刺繡藝人,參與繡制,據說抗戰時期,慘被毀滅。20世紀50年代後期,潮州設計藝人盧嶽炎等人恢復生產,其作品“仕女”發繡掛屏,在廣州文化公園展出時,受到好評。l983年,蔡秀君被吸收入潮州市刺繡研究所,專攻發繡研製,她創作的“奔馬”、“鷹擊長空”等發繡,推薦給北京中國對外展覽公司,選送到海外展覽,也甚得好評。
(7)通錦繡是在傳統的潮繡、抽紗發展起來的現代民間手工藝,20世紀70年代前後,潮州市絲衣廠的設計工藝師徐啟銳與潮州市繡衣廠的設計工藝師鄭奕群、郭信孝等,不約而同,在繼承潮繡和抽紗傳統針法技藝的基礎上發展了新的品種——通透效果的刺繡掛屏,它以通為特點,以繡為主體,運用點彩與納錦兩種繡法繡制。其工藝特點是運用純的紡絲行料的經緯方格紗,在通透部分之處,加以抽通工藝,再配以染、襯、釘、鎖、墊等各種繡藝,組成點、線、面的繡錦畫面,密實中見通透,層次分明,主次清晰,若浮若現,加以各種花紋綜合交錯,穿插流暢,組成千變萬化的剔透紋樣,宛如雕鏤,更顯出其清新秀麗、精美素雅的藝術效果。
20世紀80年代初,當時正是潮繡事業的鼎盛時期,潮州市刺繡工業公司主管潮州市轄區數十家抽紗、刺繡專業廠社(包括:潮繡廠、網家繡衣廠、五家機繡廠和一大批刺繡社的生產、技術管理)。同時,組建了潮州市刺繡研究所,在創新工作中,發現了墊繡與抽通工藝結合創新的通錦繡之後,總結具有:“在潮繡的傳統技藝上出新;有地方特色;有新意境;適合作為現代建築裝飾品與旅遊品。”為此,刺繡研究所組織了美術家劉人銘,刺繡工藝設計師陳烈波、杜英豹、林鏡波和抽紗設計師盧嶽炎、何可春以及刺繡研究所和原創繡衣廠一班設計師共10多人從三個方面進行攻關:屏風、掛屏、旅遊品攻關創稿突破。例如“春滿南國”立式大屏風(高1.6寬2.2米)由當時任刺繡研究所副所長楊堅平主持總體設計工作和裝潢配套設計,由該所設計師陳作農負責畫面主體的孔雀、松樹圖案設計。再由楊堅平在圖案上補上水仙花、畫面外框的連續紋樣,由擅長抽紗繡農設計的何可存、鄭奕群完成,墊平繡由刺繡藝人劉菊花暨陳玩卿、陳楚君、盧楚珊等繡制;抽通工種由林玉燕、陳秀蘭完成。這件鉅作,是集體智慧的結晶,它充分運用潮繡的墊繡、托地及釘針等技藝,繡出浮雕般的盛開紅棉、牡丹、野菊花卉,以平繡技法繡出孔雀瑰麗羽毛,以釘索針法繡出孔雀羽翎,再以抽紗的多種技法,組織剔透玲瓏的幾何紋飾,襯托出浮凸的孔雀、花卉,栩栩如生。
通錦繡的可貴之處,在於敢在刺繡傳統技藝中,另闢蹊徑。因為傳統的潮繡品,一向作為佛寺、廟宇、祠堂的特定陳設品,其瑰麗鮮豔色彩和民族風格與雕樑畫棟的古建築相互輝映多麼和諧。而通錦繡揚長避短,取潮繡之長,結合抽紗的抽、拉、挽、縛等技法,融潮繡之立體秀麗、抽紗之通透素雅於一體。達到同現代建築相適應的效果。在1983年全國工藝美術品百花獎中榮獲創作設計二等獎,並被中國工藝美術珍品館、廣東民間工藝博物館所收藏。
4.全國各地的刺繡,大多也運用於戲曲服裝,潮繡同樣也用於潮州戲曲服裝。除此,潮繡還應用於潮州鐵線木偶;應用於潮州花燈人物的繡服;潮繡還廣泛用於繡制香包……因此,只要到佛寺廟宇、祠堂行一行,隨外可見到用潮繡裝飾的“彩眉”、“幛幡”、“寶蓋”、“床圍”;只要到廣場、劍街道走一走,到處看到的潮劇、木偶是潮繡的繡品;人們在歡樂氣氛中迎娶新娘,孩提在向新娘討取用潮繡繡制的香包……可見,潮繡同人民日常生活緊密結合,散發著民間刺繡之芬馨,它的用項之廣泛,為其它繡種所罕見。
粵繡特色有五:
一、用線多樣,除絲線、絨線外,也用孔譽毛捻樓作線,或用馬尾纏絨作線。
二、用色明快,對比強烈,講求華麗效果。
三、多用金線作刺繡花紋的輪廓線。
四、裝飾花紋繁縟豐滿,熱鬧歡快。常用百鳥朝鳳、海產魚蝦、佛手瓜果一類有地方特色的題材。
五、繡工多為男工所任。繡品品種豐富,有被面、枕套、床楣、披巾、頭巾、臺帷、繡服、鞋帽、戲衣等,也有鏡屏,掛幛、條幅等。


湘繡

四大繡品的歷史和藝術特色及圖片欣賞 第4張
四大繡品的歷史和藝術特色及圖片欣賞 第5張

湘繡起源
湘繡是以湖南長沙為中心的帶有鮮明湘楚文化特色的湖南刺繡產品的總稱。大家一致認為湖南長沙縣沙坪是湘繡發源地之一,她是在湖南民間刺繡的基礎上吸取了各地刺繡的優點而發展起來的。早在戰國時期,湘繡就有了較高的藝術水平和嫻熟的技藝。據記載,1958年在長沙楚墓中發現的龍鳳圖案繡品圖案之精美,繡工針法之細膩,早為世人嘆而觀止。由此證明早在二千五百多年前的春秋時代湖南地方刺繡就已有了一定的發展。1972年又在長沙馬王堆西漢古墓中出土了四十來件刺繡衣物,說明遠在二千一百多年前的西漢代,湖南地方刺繡即湘繡已發展到了較高的水平。隨著絲綢紡織技術的不斷提高,勤勞智慧的湖南人民經過幾千年的對湘繡針法技藝的繼承、改革、發展,湘繡技藝這棵獨特的傳統民族手工業之樹終於雄居當今中國乃至世界藝術之林。
湘繡簡介
湘繡,即湖南手工刺繡,是湖南人民創造的一種卓越的手工藝品,具有精湛的技藝和獨特的藝術風格,是我國四大名繡之一。中國刺繡通常是用真絲、硬緞、交織軟緞、透明玻璃紗、尼綸加上真絲、棉線等為原料繡制的精細工藝品,而湘繡繡品主要用真絲絲線在真絲織物上繡製圖案,它既有名貴的欣賞藝術品,也有美觀適用的日用品。主要品種有單面繡、雙面繡、條屏、屏風、畫片、被面、枕套、床罩、靠墊、桌布、手帕、各種繡衣以及宮廷扇、繡花鞋、手帕、圍巾等各種生活日用品。每個品種可繡以風景、花鳥、動物走獸、人物肖像等圖。工作之餘欣賞把玩一下湘繡工藝品、湘繡藝術品,令人心寬神詒,其中之味妙不可傳。居家裝飾以湘繡體現品位和個性,穿著古樸典雅而不失現代的手工湘繡服裝,給人一種富貴、高雅、脫俗的感受。
湘繡特點
湘繡巧妙的將我國傳統的繪畫、書法、及其他藝術與刺繡融為一體,形成以中國畫為基礎,運用幾近二百種顏色的繡線和上等絲綢、綢緞,手工以針代筆,巧妙的運用一百多種針法進行創作或還原畫面的獨一無二的中國刺繡流派。最顯著的特點是色彩鮮豔,形象逼真,構圖章法謹,畫面質感強,無愧於“遠觀氣勢巨集偉,近看出神入化”的藝術效果。
湘繡服裝
中華文明古國是世界上最早生產絲綢的國家之一,“絲綢之路”聞名於世。同時隨之而來的絲綢文化得到了飛速發展,創造了輝煌燦爛的服飾文化。因此,絲綢服裝在世界服飾文化寶庫中佔有重要的位置,中國被世人譽為“衣冠王朝”。古代達官貴族為了顯示其富貴和地位,在絲綢上繡有各種精美圖案,常常利用刺繡來裝飾衣、裙、衾、枕等生活用品,美化生活,創造美的世界奇葩。比如皇帝繡有龍,皇后繡鳳,文官繡鶴,武官繡虎等,這就是絲綢刺繡。中國刺繡源遠流長,在中國傳統工藝美術行業中頗有影響,是中華民族智慧的結晶。手工湘繡服飾在刺繡行業中是一個很重要的部分,我公司開發的品種有湘繡睡衣睡袍、湘繡旗袍、湘繡肚兜、仿古宮廷服飾、湘繡褲裝、手工湘繡牛仔系列以及湘繡成衣套裝等.
湘繡針法
湘繡的傳統針法共有五大類,72種。其中平面繡類32種;織繡類15種;網繡類11種;結繡類6種,還有後來不斷髮展完善的鬅毛針以及亂針等針法。
(1)平繡類
平繡是以線平鋪料面的繡法,共32種針法。
(2)織繡類
織繡是以線交織成一定形狀的繡法,織繡具有較濃的裝飾趣味,共有15種針法。
(3)網繡類:是以各種色線相互牽連,結成網狀,組成裝飾圖案的一類針法,共有11種。
(4)扭繡類:是以線扭結連環組成圖案的一類針法,共有8種,適於繡小件日用品和服裝上的圖案。
(5)結繡類:是以線結成顆粒狀或圈狀,組成圖形或區域性紋樣的一類針法,共有6種。最常用的有打子針用於繡花蕊、蝴蝶眼睛等。

蘇繡

四大繡品的歷史和藝術特色及圖片欣賞 第6張
四大繡品的歷史和藝術特色及圖片欣賞 第7張

是以江蘇蘇州為中心包括江蘇地區刺繡產品的總稱。
蘇繡即蘇州刺繡,其發源地在蘇州吳縣一帶,現已遍衍江蘇省的無錫、常州、揚州、宿遷、東臺等地。蘇繡產地江蘇土地肥沃,氣候溫和,蠶桑發達,盛產絲綢,自古以來就是錦繡之鄉。優越的地理環境,絢麗豐富的錦緞,五光十色的花線,為蘇繡發展創造了有利條件。據西漢劉向“說苑”記載,早在二千多年前的春秋時期,吳國已將蘇繡用於服飾。三國時代,吳王孫權曾命趙達丞相之妹手繡《列國圖》。據《清祕藏》敘述蘇繡“宋人之繡,針線細密,用線一、二絲,用針如發細者為之。設色精妙,光彩射目。”可見在宋代蘇繡藝術已具有相當高的水平。
文化古城蘇州,素有“人間天堂”之稱,在這優美環境裡孕育出的蘇州刺繡藝術,亦早已聞名於世。
小橋,流水,人家,園林,崑曲,美食。古典格局,詩意江南。二千五百年的蘇州文明熠熠生輝。
蘇繡,是江南女孩一生中最美麗的情結。那些繡花用的繃布、繃架、蘇針、花線,它們依戀的目光永遠不會離開水靈如草清澈如花的江南女孩了,任伊老了,在江南,它們的目光也不離開。這是刻骨銘心的愛情啊,蘇繡對江南女孩是天荒地老般的愛情。全世界都知道了中國蘇州有一種工藝名叫蘇繡。女紅之巧呵,十指春風。
蘇繡的發源地在蘇州吳縣一帶,現已遍佈很多地區。早在二千多年前的春秋時期,吳國已將刺繡用於服飾。到了明代,江南已成為絲織手工業中心。在繪畫藝術方面出現了以唐寅(伯虎)、沈周為代表的吳門畫派,推動了刺繡的發展。刺繡藝人結合繪畫作品進行再製作,所繡佳作栩栩如生,筆墨韻味琳漓盡致有“以針作畫”“巧奪天工”之稱。自此,刺繡藝術在針法、色彩圖案諸方面已形成獨自的藝術風格,在藝苑中吐芳挺秀,與與書畫藝術媲美爭豔。
清代是蘇繡的全盛時期,真可謂流派繁衍,名手競秀。皇室享用的大量刺繡品,幾乎全出於蘇繡藝人之手。
現在中國蘇繡工藝已達到很高的水平。繡品多次在國際國內獲獎。繡品種類齊全:按品種分,有雙面繡、單面繡;按體積造型分,有臺屏、牆屏、地屏和大型組合屏風;按表現內容分,有人物、寵物、花鳥、風景、靜物、特色建築物等……
工藝特色
蘇繡的歷史悠久,建於五代北宋時期的蘇州瑞光塔和虎丘塔都曾出土過蘇繡經袱,在針法上已能運用平搶鋪針和施針,這是目前發現最早的蘇繡實物。據有關史料記載,自宋代以後,蘇州刺繡之技十分興盛,工藝也日臻成熟。農村“家家養蠶,戶戶刺繡”,城內還出現了繡線巷、滾繡坊、錦繡坊、繡花弄等坊巷,可見蘇州刺繡之興盛。當時不僅有以刺繡為生的,而且富家閨秀也往往以此消遣時日,陶冶性情,所謂“民間繡”、“閨閣繡”、“宮廷繡”的名稱也由此而來。清代蘇繡更是盛況空前,蘇州被稱為“繡市”而揚名四海。當時針法之多,應用之廣,莫不超過前朝,山水、亭臺、花鳥、人物,無所不能,無所不工。加上宮廷的大量需要,豪華富麗的繡品層出不窮。蘇繡後來吸收上海"顧繡"以及西洋畫的特點,創造出光線明暗強烈、富有立體感的風格。
蘇繡具有圖案秀麗、構思巧妙、繡工細緻、針法活潑、色彩清雅的獨特風格,地方特色濃郁。繡技具有“平、齊、和、光、順、勻”的特點。“平”指繡面平展;“齊”指圖案邊緣齊整;“細”指用針細巧,繡線精細;“密”指線條排列緊湊,不露針跡;“和”指設色適宜;“光”指光彩奪目,色澤鮮明;“順”指絲理圓轉自如;“勻”指線條精細均勻,疏密一致。在種類上,蘇繡作品主要可分為零剪、戲衣、掛屏三大類,裝飾性與實用性兼備。其中以“雙面繡”作品最為精美。
蘇繡作品的主要藝術特點為;山水能分遠近之趣;樓閣具現深邃之體;人物能有瞻眺生動之情;花鳥能報綽約親暱之態。蘇繡的仿畫繡、**繡其逼真的藝術效果是名滿天下的。
按工藝分類
蘇繡按針法可以分為:亂針繡與平針繡兩類。亂針繡,顧名思義是針刺很亂的一種繡法,其實這是一種似亂不亂的刺繡,是有一定規律可循的。用這種針法繡出的作品通常由直斜,橫斜線錯綜組合,交叉摻合而成,再經過一次再次的分層摻色,疏密,直至光、色、形相似為止。而平針繡相對亂針繡來講,線條的排列比較整齊,起針和落針都非常有規律,用這種針法繡出的作品較為平整,在繡制植物尤其是花類時較為常見。
按生產地域分類
本地繡:
產於江蘇省蘇州(蘇南),比鄰上海。並不能說只要是蘇州商家所經營的都能稱作蘇州刺繡,正宗的蘇州刺繡應隸屬“本地繡”,更確切的說應該是蘇州本地人繡制的作品。繡工均屬於當地人,產品細膩光澤,色彩過渡搭配協調,繡線劈絲,價格適中。
蘇北繡:
產於江蘇省鹽城、懷安一帶(蘇北),蘇州當地人稱之蘇北繡、江北繡。價格非常低,但做工也極差,繡線不劈絲,均為兩絨或一絨半繡,談不上藝術,塗鴉而已,不登大雅之堂。最經典的成名作品有“黃金大道”、“紅楓”,除此之外,無論是做工還是銷售價,都難以提升。近些年,蘇北繡攪局蘇繡市場,冒充蘇繡、以次充好之事頻頻發生。但客觀的說,蘇北繡對壓制本地繡價格,也起到了積極的作用。
寶應繡:
產於江蘇省揚州寶應(蘇中),色彩豐富立體感強,但繡線不劈絲,均為兩絨繡,即一根線直接繡。因此遠觀或看照片,感覺立體效果尚可,近看卻頗粗,不耐人回味。風景、人物亂針繡是其強項,但人物的臉部繡制(開相)等細膩的工作,還是交付技高一籌的蘇州本地人完成,此外寶應繡的價格也偏高,國內市場難以接受。
發展歷史
蘇州刺繡至今已有2000餘年的歷史,早在三國時期(公元220~280年)就有了關於蘇繡製作的記載。
蘇繡的發源地在蘇州吳縣一帶,現已遍衍江蘇省的無錫、常州、揚州、宿遷、東臺等地。江蘇土地肥沃,氣候溫和,蠶桑發達,盛產絲綢,自古以來就是錦繡之鄉。優越的地理環境,絢麗豐富的錦緞,五光十色的花線,為蘇繡發展創造了有利條件。
秦、漢、三國
據西漢劉向“說苑”記載,早在二千多年前的春秋時期,吳國已將用於服飾。三國時代,吳王孫權曾命趙達丞相之妹手繡《列國圖》,在方帛上繡出五嶽、河海、城邑、行陣等圖案,有“繡萬國於一錦”之說。
宋代
據《清祕藏》敘述,“宋人之繡,針線細密,用線一、二絲,用針如發細者為之。設色精妙,光彩射目。山水分遠近之趣,樓閣得深邃之體人物具瞻眺生動之情,花鳥極綽約底饞唼之態,佳者較畫更勝。”可見宋代蘇繡藝術已具有相當高水平。
明代
明代(1368~1644年)時,蘇繡已成為蘇州地區一項普遍的群眾性副業產品,形成了“家家養蠶,戶戶刺繡”的局面。江南已成為絲織手工業中心。在繪畫藝術方面出現了以唐寅(伯虎)、沈周為代表的吳門畫派,推動了的發展。藝人結合繪畫作品進行再製作,所繡佳作栩栩如生,筆墨韻味淋漓盡致,有“以針作畫”“巧奪天工”之稱。自此,藝術在針法、色彩圖案諸方面已形成獨自的藝術風格,在藝苑中吐芳挺秀,與書畫藝術媲美爭豔。
清代和民國時期
清代(公元1644~1911年)的蘇繡以“精細雅潔”而聞名,當時的蘇州更有了“繡市”的譽稱。清代中後期,蘇繡在繡制技術上有了進一步發展,新出現了精美的“雙面繡”,僅蘇州一地專門經營刺繡的商家就有65家之多。
清代是蘇繡的全盛時期,真可謂流派繁衍,名手競秀。皇室享用的大量品,幾乎全出於藝人之手。民間更是豐富多彩,廣泛用於服飾、戲衣、被面、枕袋帳幔、靠墊、鞋面、香包、扇袋等方面。這些蘇繡生活用品不僅針法多樣、繡工精細、配色秀雅,而且圖案花紋含有喜慶、長壽、吉祥之意,深受群眾喜愛。還有一種“畫繡”,屬於高檔欣賞品,稱之為“閨閣繡”。史載吳縣的錢慧、曹墨琴,吳江的楊卯君、沈關關,無錫的丁佩、薛文華等人的佳作,皆名垂一時。
特別是到了清末民初,在西學東流的潮流中,蘇繡也出現了創新的兆頭。光緒年間,技藝精湛的藝術家沈雲芝聞名蘇州繡壇,她溶西畫肖神模擬的特點於刺繡之中,新創了“模擬繡”。
光緒三十年(公元1904年)慈禧七十壽辰,沈雲藝繡了佛像等八幅作品祝壽。慈禧備加讚賞,書寫“壽”、“福”兩字,分賜給沈雲芝和她的丈夫餘覺。從此沈雲芝改名沈壽,嗣後她的作品《義大利皇后愛麗娜像》,曾作為國家禮品贈送給義大利,轟動了意國朝野,《那穌像》1915年在美國舉辦的“巴拿馬太平洋國際博覽會”上獲一等大獎,售價高達一萬三千美元。《美國女伏倍克像》赴美展出時,其盛況空前。沈壽的“模擬繡”傳譽中外,開拓了蘇繡嶄新的一頁。
在她的倡導下,江蘇的蘇州、南通、丹陽、無錫、常熟等地分別舉辦了傳習所、繡工科、繡工會等。她曾先後到蘇州、北京、天津、南通等地課徒傳藝,培養了一代新人。其時著名藝人還有華基、唐義真、李佩敝、蔡群秀、張應秀、金靜芬……她們的作品先後在“義大利都朗萬國博覽會”(公元1911)、“巴拿馬一一太平洋國際博覽會”(公元1915年)、“比利時萬國博覽會”(公元1930年)上獲獎,為中華民族傳統工藝在國際上贏得了榮譽。三十年代初,丹陽正則女職中繡工科主任楊守玉,始創了縱橫交叉、長短不一、分層重疊的“亂針繡”豐富與提高了蘇繡藝術的表現能力。自本世紀五十年代初以來,藝人創作開拓了新的廣闊天地。蘇州、南通、常州、無錫、揚州、東臺等地先後建立了研究機構或工廠,使藝人安心專致研究和創作。對失傳的技藝進行了挖掘、總結、提高、發展,使古老的蘇繡藝術重放異彩。
民國時期(公元1912~1949年),整體來講,由於常年戰亂,蘇繡業曾一度衰落。
中華人民共和國
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後,蘇繡得到進一步的恢復和發展。1950年後,國家專門設立了蘇繡研究所,並開辦刺繡訓練班。蘇繡的針法由原來的18種發展到今天的40餘種。

其他繡品
巴山刺繡


巴山的地理位置特殊,地貌環境複雜,既受巴蜀文化浸染和滲透,又處於三秦文化和湘楚文化的輻射與影響中,既承接巴蜀文化的婉麗柔美,又有三秦文化巨集廓明朗的不少物質。作為流傳於巴山境內的、富有濃郁地方特色而一枝獨秀的民間刺繡藝術,淋漓盡致地表現出兩種文化的融合、統一,又各具特點的印記;既散發著久遠的古老文化氣息,又顯現了不同時期勞動人民的蓬勃生機和對美好生活的嚮往。
民間刺繡和其他民間工藝美術創作思維方法一樣,是勞動人民在歷史發展過程中,保留和運用了原始思維的認識方法,在表現認識自然、社會生活方面,擁有很多不同的概念和理解方式。地域性文化、地理環境結構和當地人文氣息的交錯影響和涵潤,都是不可或缺的先決條件。巴山境內流傳下來的民間刺繡藝術分為三種類型;其一為挑花,其二為架花,其三為釉花;在工藝製作上,三種刺繡都各有特色。挑花無論正面看或背面觀,都呈現出一樣的造型圖案和精細工整的特色,而觀賞者根本無從辨出刺繡品的正反兩面;這不但是一種十分高超的工藝製作技術,也因此形成了挑花的最主要的特點。相比較架花就容易一些,只是完成正面圖案的繡刺,無挑花的繁複技法,製作技藝更為自由,供刺繡者發揮的空間餘地和伸縮性都很大,作品呈現出一種靈動活躍的主觀感受和自然趣味;釉花則是在未經刺繡之前,先在白底色粗布上畫出淺色的圖案雛形,然後進行刺繡完成,形象雖可達到精確、精緻的藝術效果,但難免有呆板之嫌。從現有的資料和保留下來的圖樣與刺繡真品,製作的時期和年代多為清末和解放前的刺繡物,尚無法將年代追溯得更為久遠一些,這些刺繡品一律以青藍色織繡而成。到目前為止,尚未見有其他鮮豔的色澤或多種綵線的刺繡珍品出現;雖然它的成色顯得單一,但更加突出了它特有的地域性文化特色,同時也是巴山地區民風自然、純樸的體現。
流傳在巴山境內的刺繡品多為單純的青藍色調,其背底全部為粗織的白色手織老布,有其粗糙一面的質地,卻更加顯示出質樸無華的品質和善良的願望表達;在簡約清麗中見出雅緻情調,在單一性裡潛存繁複與疊加的構思,這無一不是刺繡者的獨特地奇想妙思的具體體現。這些刺繡品全部來自未嫁之少女到出嫁前,懷著對生活的幸福嚮往的夙願而傾盡心思的精心之作。無論是門簾、床單、被褥或床帳等,都既美觀大方,又結實耐用,實用性功效極強。
這些遺留的刺繡品另一特色是:暗合於傳統民間審美觀的想象與延伸;比如“蓮生貴子”、“花開富貴”、“秀才中了狀元郎”等勞動群眾所特有的基本情感和精神寄託。和蘇繡湘繡比較,巴山境內的刺繡更加地含蓄和抑鬱,這不單是圖案花紋變形的隱寓色彩濃烈,在走針用線的變化中,也常常變化為線的過於偏長,有向外延伸感,而且線流有偏於纖麗、近似單薄的趨向;這是構成這些刺繡品的又一些細微的變化,雖然僅僅限於某個區域性的鬆動和線的不太對稱性,由此打破了一種固有的板結與呆滯感,形成整件刺繡品的或生機煥發,或靈動,給人強烈的視覺衝擊力。
近年,巴山的民間刺繡品共有二十多件參加了巴黎國際民間藝術品展覽等大型展出,受到了不少國際友人的推崇和喜愛,在這些獨具東方特色和魅力的藝術品面前,人們不由得欣喜和陶醉,長久地駐足而留戀忘返。
鳳翔刺繡
西府鳳翔的民間刺繡布藝歷史悠久、甘肅、陝西一帶古周人織綢、製衣、刺繡的情景在《詩經》中就有記載。民間刺繡不僅具有物質的使用價值,而且成為滿足精神需要的民俗文化形象載體,在歲時、節令、人生禮儀中顯示出它的特殊價值。
西府鳳翔的民間刺繡重要以節日和婚禮裝飾品為主,如春節、端午節等都有專門的講究。端午節外婆給外孫送“五毒裹肚”、“五毒涼鞋”等,家家門口要插艾蒲;小孩的手脘上要扎五花繩,胸前要帶香包,以辟邪健身。孩子過滿月或者週歲時,外婆要送虎頭帽子、胖娃娃、項圈、長命鎖、手鐲、布藝老虎、花衣袖筒、老虎枕頭、獅子枕頭、麒麟枕頭、虎頭和豬頭鞋等,以示吉祥並求保佑。
布藝是以布為原料,集民間剪紙、刺繡、製作工藝為一體的綜合藝術。如動物身上的裝飾性的花卉等,都是通過簡和繡的工藝製作而成。布藝主要依賴於鳳翔傳統的民俗而存在,孩子滿月時,外婆給外孫送布藝老虎或布藝麒麟是畢不可少的一件禮物。布藝的造型典雅考究,顏色簡潔明快,形象逼真可愛,天然成趣。
寧波刺繡
寧波刺繡,歷史悠久,是寧波傳統工藝品。長期以來,寧波民間有“家家織蓆,戶戶刺繡”的傳統習慣。明清兩代出現了不少民間刺繡藝人,繡品銷路也日益增大。據《鄞縣通志》記載,在1932年,寧波刺繡品銷售量達15000多件,產品遠銷東南亞一些國家,與蘇繡、湘繡、蜀繡競相爭輝,各具特色。
寧波刺繡稱“寧繡”,曾與“蜀繡”、“蘇繡”齊名。“寧繡”分為金銀彩繡(又稱仿古繡)、平繡、包梗繡、刀繡,尤以金銀彩繡古樸雅緻、色彩和諧、繡工精湛,最為著名。金銀彩繡,是在真絲緞子和其他原料上,用金線和銀線盤繡,用各色彩線繡制而成的工藝品。因工藝製作和使用材料不同,又可分為包金繡、墊金繡和網繡三大類。其製品有床罩、繡衣、靠墊、門簾、桌布和女式揹包等多種。它既是工藝欣賞品,又是生活日用品,更是饋贈親友的佳品。當代著名學者趙樸初題贊為:“斟古酌今,裁雲剪月;奇花異草,妙筆神針。”
寧波刺繡有獨特的地方風格。它構圖概括,色澤鮮豔,多采用黑色、灰色、石青、醬紅、赭黃、灰綠等柔和色彩。主要針法有:斜針、釦針、胖針、抽絲、朝紗、夾絲、晒毛針、打子針等不同針法,再以金銀線盤繡裝飾。刺繡品的圖案多取材於民間喜聞樂見的如龍鳳、如意、牡丹、百鳥等,使繡品顯得典雅華貴,古色古香,樸實沉著,富有寧波民間地方風格。
寧波刺繡的原料,多選用各色真絲、人造絲交織的綢緞,用金銀線繡在彩色平繡的圖案周圍;有的則將金銀線緊密排列,墊滿圖案的空間,融盤金與色繡為一體,富有高雅的裝飾韻味。
近年來,寧波刺繡按照“工藝品日用化、日用品工藝化”的要求,對產品進行不斷創新,使產品既具有藝術欣賞價值,又是生活日用品,更是旅遊紀念,饋贈親友的佳品。1978年冬,趙樸初在考察寧波,參觀藝人們的刺繡技藝時,極為讚賞,並寫下了“斟古酌今,裁雲剪月,奇花異草,神筆妙針”四句讚詞,高度概括了寧波刺繡所具有的特色。
近年來,藝人們在繼承傳統工藝的同時,吸收國外先進刺繡方法,使寧波刺繡更上層樓。1989年寧波刺繡大型屏風《百鶴朝陽》榮獲中國工藝美術百花獎珍品獎,併為中國美術館所收藏。
汴繡
汴繡素有“國寶”之稱,它繼承了宋繡的題材、工藝特點,借鑑了蘇繡、湘繡等姊妹繡藝的長處,吸收了河南民間刺繡的鄉土風味,並在此基礎上創新了大量針法。既長於花鳥蟲魚飛禽走獸,又善於山水圖景,刻畫人物形象細緻傳神。繡品既有蘇繡雅潔活潑的風格,又有湘繡明快豪放的特點,從而形成了“汴繡”繡工精緻細膩、色彩古樸典雅、層次分明、形象逼真的特色。
其代表作品有《清明上河圖》、《百駿圖》、《五牛圖》、《韓熙載夜宴圖》、《簪花仕女圖》等。
北宋,商品經濟大發展,刺繡成了手工業中一個重要的行業。當時,刺繡行業與其他手工業一樣,分為官營和私營兩類。手工業中著名的絲織,刺繡業由政府中少府監掌管。
那還是在北宋初年,天下大定,百業俱興。在平定後蜀時,得錦工200人,太祖乾德五年(967年)在京師東京設立了綾錦院來安置他們進行生產。以後,又不斷在綾錦院中增加一些浙江、四川、湖州的綾錦工人。這些我國古代著名絲織業發達地區的優秀匠人聚於京師,使東京官營絲織業如虎添翼。綾錦院的規模不斷擴大,工匠人數日益增加,到太宗末、真宗初,已發展成手工業作坊。綾錦院高手雲集,產品專供皇室貴族官僚顯要享用,也供軍隊消費和歲時賜予。正因如此,北宋最高統治者非常重視綾錦院的生產,太宗曾親自到綾錦院“命近臣從觀織室機杼”。
京師開封,有著實力雄厚、規模巨集大的官營紡織印染業。宋初,官辦的裁造院設在利紅坊,後遷到延康坊.《宋會要職官》二九之八《裁造院》中載:“掌裁製衣服,以供邦國之用。初:左藏庫有縫造針工給裁縫之役”。載:刺繡,而官工不足,往往求索於民間。應運而生的文繡院,在宋代刺繡史上更是重要的一筆.文繡院成為末官辦繡業的代表而載人史冊。
文繡院的誕生,記載在《宋會要;職官》二九之八《文繡院》中:
常寧三年(1104年),“試殿中少監張康白言:今朝廷自乘輿服御至於賓客祭祀用繡,皆有定式,而有司無篡繡之工,每遇造作皆委之間巷市井婦人之手,或付之尼寺、而使取值焉。令鍛鍊織、紉縫之事,皆各有院,院各有工,而於繡獨無,欲乞置繡院一所,招刺繡300人,仍下諸路選擇善繡人,以為工師,侯教習有成,優與酬獎,詔依,仍以文繡院為名”。
祟寧四年(1105年),開封城中一所以刺繡為專業的“大學”誕生了。文繡院的成立,那濃墨重彩的一筆在刺繡史上也是功不可沒的!如條條江河匯人大海,各路選聘善繡工匠人文繡院授藝,這無疑使全國刺繡工藝得到一次大交流,大融合。文繡院的成立,標誌著宋代刺繡又到了一個新的水平。遙想當年,300繡女雲集京師,一起切磋技藝,十指翻動,龍飛鳳舞,繡線長長,繡作恢弘,是何等的壯觀,何等的五彩繽紛。
徽宗年間,又設了繡畫專科,使繡畫分類為山水、樓閣、人物、花鳥,因而名繡工輩出。
宋代的刺繡在唐代宮廷繡和日用繡的基礎上.有了新的發展。繡品生產遍佈河南,四川、湖南、湖北、江蘇、浙江,廣東等地,而開封的刺繡則體現了宮廷繡的最高水平。
讓我們賞析一幅現藏於遼寧博物館的宋代佳繡.
宋代《梅竹鸚鵡圖》繡品原件高27.7釐米,寬38.3釐米.是以宋人寫生工筆花鳥畫為摹本。這是哪位大家的手跡?它在桔黃的絹底上,繡絳紅色梅枝,勁秀挺拔。枝頭梅花呈四種形態,一含苞待開、一露花初開、一滿蕊盛開、一落瓣將殘。梅花傲立在竹葉叢中,梅竹雙清,傲骨漱詩情畫意.枝頭停立一隻轉首俯窺的彩色粥鵡,斜視蓍梅竹競放.更渲染了畫面自然活潑的繡品中運用了雙色套針繡、紋繡針濃、掄針針法,平針、打籽繡等。光彩奪目的宋繡的針法,更體現出**效果。繡品上有清代“乾隆鑑賞”、“嘉慶御覽之寶”、“壽華官鑑藏寶’,“三希堂鑑璽”、“繼撣黨珍藏”等朱印1l方,更顯示了這幅宋繡的珍貴程度.
《枸竹鸚鵡圖》是哪位丹青高手的遺墨?這幅繡品,又是哪位神奇繡女所為?這許是千古之謎,但宋繡獨有的魅力已讓人歎為觀止...明代屠隆《考股餘事》對“宋繡畫”作了精闢的註解:“宋之閨繡畫,山水人物,樓臺花鳥,針線細密,不露邊縫,其用緘一二絲,用針如發細者為之,故眉目畢具,絨彩奪目.而丰神宛然.設色開染,較畫更嘉。女紅之巧,千指春風,回不可及。”
“金碧相射,錦繡交輝”的宋繡綻放著人民的智慧,渲染著傳統文化的重彩,渲染著—座歷史名城的英氣。
刺繡如爛漫的山花,在生於斯長於斯的土地上茁壯成長。她的根在民間,枝在阡陌市井,花開在無數美麗的繡女心中。宋時京都開封,刺繡之花可以說開遍這座城市的各個角落。人傑地靈的古都又湧現出多少專業刺繡人才——“百姓繡戶”。
真宗大中祥符五年(1012)規定“自今承節指揮及百姓繡戶支工錢令繡造....”這說明,宋初的裁遣院已開始招僱百姓繡戶。
在專業的刺繡機構沒成立前,宋代上至朝廷“乘輿服御”,下至“賓客祭祀用繡”,都要委託市井百姓繡戶和尼寺繡姑繡作,來滿足衣服及宮廷用物的刺繡需求。也可看出,東京民間刺繡業是發達的,刺繡也是高水平的。而百姓繡戶和諸尼寺繡姑已成為北宋民間刺繡的兩支主要力量。
《東京夢華錄》卷三《寺東門街巷》中載:相國寺東門外有一繡巷,“皆師姑繡作所居住”,可謂一個專業刺繡區。“京師織帛及婦人首飾、衣服,皆備四時。如節物則春幡、燈、競渡、艾虎、雲月之類”;花則桃、杏、荷花、梅花、皆併為一景,謂之“一年一景”。
遙想當年,開封民間大量應用著刺繡品。虎頭帽、虎頭鞋、兜肚、帳沿、繡枕、花巾…..城內迎風招展的72家大灑樓和千家小酒店的牌額、望子也是繡制的。如大酒樓白礬樓“三層相高,五樓相向,各有飛橋欄檻,明暗相通,珠簾繡額,燈燭晃耀”。又有“街市酒店,綵樓相對,繡旗相招,掩翳天日”。甚至“深街小巷,繡額珠簾,巧制新裝,競誇華麗”,城中,“錦繡之衣,結束不常,一時新裝,曲盡其妙”。
新中國成立了後,1955年春,開封第一個織繡組織“開封市機繡合作互助組”誕生了,這是今日開封汴繡的起步。1956年“機繡合作互助組”發展成為“開封市機繡生產合作社”。1958年,開封織繡正式定名為“汴繡”。他們對開封汴繡正行了挖掘、收集、整理、研究。從民間收集了古代流傳下來的繡花鞋品、衣片、發現總結了歷史作品中的技藝,不斷完善汴繡的針法技藝,把汴繡提高到了一個新的階段。
1959年,汴繡長卷《清明上河圖》進入人民大會堂河南廳,汴繡一舉成名。歷史名畫被惟妙惟肖地重現在繡品。此後,傳統的山水、宋人畫及開封民間藝人的水墨花鳥畫,逐漸步入汴繡的大雅之堂。1962年汴繡走出國門,1963年,汴繡開創了河南省繡品出口的先河。20世紀90年代,汴繡走向了多樣化,其中人物肖像繡品再次使汴繡走出中國,名揚世界。
1992年,汶萊國王繡研製成功,是我省手繡工藝一項突破。此件精品的針法創新和大型肖像繡品工藝技術成果,填補了河南省一項空白。1994年,鄧小平同志大幅繡像繡成,這是我國目前最大的一幅人物繡像,而且在刺繡工藝上是一次突破。
西洋畫走進中國傳統工藝的領地刺繡,是刺繡技藝傑出的創舉,汴繡用線調色,用線作畫,這是刺繡的新工藝,是繡作中最難掌握的技藝。而表達光影效果的新針法亂針繡應運而生,她打破了常規無序的針法表現油畫中的筆觸,把光影色彩效果中的微妙關係表現得極為逼真。它是兩種文化、兩種文明、兩種思想體系的融會、兩種不同觀察方法、表現方法的完美結合。
汴繡,與其說是針法和線的勞作,不如說是汴繡人智慧和毅力的結晶,是藝術集大成的珍品。


感謝作者授權轉載,轉載請保留作者原文博文網址: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zhizuowo.com/wenhua/xiuyi/0k5e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