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製作窩 >

民間藝術 >剪紙 >

藝術之鄉柘榮民間剪紙妙剪生花

藝術之鄉柘榮民間剪紙妙剪生花

藝術之鄉柘榮民間剪紙妙剪生花
袁秀瑩真在剪紙

藝術之鄉柘榮民間剪紙妙剪生花 第2張

孔春霞正在剪紙

柘榮民間剪紙小檔案:柘榮的民間剪紙始於唐代,唐朝以後由於戰亂等各種原因,大量中原 百姓遷入八閩定居,隨之也帶來了剪紙這一民間藝 術,在柘榮鄉間開花、繁衍、蓬勃發展。因此,在藝術 表現上,柘榮既傳承了陝西剪紙質樸粗獷的特性,又 融入了江南的細膩特點,剪紙用具十分簡單,一把剪 刀,一張紅紙,一個織簍,不用粉本,只打腹稿,先剪 外部輪廓,然後慢慢向內鏤空,得心應手,一氣呵成。

一張紅紙,一把剪刀,咔嚓咔嚓的剪刀聲中,各種寓意喜慶吉祥的圖案 就躍然於紙上,這就是在我國民間廣為流傳的剪紙藝術。我市柘榮縣有著 “中國民間藝術之鄉(剪紙)”之稱,民間剪紙藝術在這得到了很好的儲存和 傳承。走在柘榮的街頭,隨處都可看到剪紙的身影,民居里不用說,不少商 店也紛紛以喜慶吉祥的剪紙來裝飾自己的店面。近日,記者來到柘榮,尋找 民間巧婦,一探民間剪紙的精妙之處。

“中華巧婦” 年逾八旬寶刀未老

袁秀瑩是柘榮有名的剪 紙老藝人,今年已經81歲,但 依然眼明耳聰行動便捷,並且 還在不斷的進行剪紙創作。初 見袁秀瑩,她正在自己的書房 專心的剪一幅新作品,從初步 的輪廓來看,大概有關老鼠的 剪紙創作,袁秀瑩告訴記者, “今年是鼠年,所以近期的作 品大多以鼠為題材,在這一幅 作品中我打算融入一百隻老 鼠,以增加鼠年的喜慶意味。” 只見她剪刀一滑,一個憨態可 掬的鼠頭就浮於紙上,刀口翻 飛,小老鼠細細的鼠毛就隨風 輕飄起來……

袁秀瑩有著自己的剪紙 藝術館,走進藝術館,不禁 讓人眼前一亮,二十平方米 左右的館內擺放著數十幅大 小不一的剪紙藝術品,無不 精緻細膩、惟妙惟肖。小如 《仕女》,不但神情生動,而 且衣襟的褶皺也細緻可見; 大如《百子喜樂園》,一百名 孩子個個神態各異、姿勢不 一,再現了過去柘榮孩童在 街頭的嬉戲情景。

藝術之鄉柘榮民間剪紙妙剪生花 第3張
袁秀瑩《龍鳳呈祥》

袁秀瑩大約是在11歲左 右開始學習剪紙的。“當時 柘榮剪紙風氣濃厚,幾乎家 家戶戶都會剪紙,不但婚嫁 壽誕上離不開剪紙,就連平 日的縫製衣裳、繡納棉鞋也 少不了剪紙的輔助,剪紙已 成為柘榮女孩子必學的技藝 之一。”她說道,從小看祖 母、母親剪紙長大的她對這 僅靠一把剪刀一張紙的女工 活著迷極了,除了祖母、母 親教的花鳥魚蟲、喜壽福祿 等圖案字樣,心靈手巧的袁 秀瑩還不時自己創作新的花 樣來剪,或照著書上的人物 模擬著剪,漸漸地她的剪紙 功夫就在柘榮傳開了。

1993年,袁秀瑩代表柘 榮縣剪紙藝人蔘加“八閩絕 藝”大觀園表演,這成為了她 剪紙生涯的轉折點。袁秀瑩回 憶道:“當年我們表演是很多 人圍觀,還有不少外國人也在 看,他們紛紛發出讚歎,說剪 得真好。”這時袁秀瑩才感覺 到原來剪紙也是門藝術,能給 許多人帶來美的享受。從福州 表演歸來後,袁秀瑩不再將剪 紙僅僅當成興趣愛好來進行, 而是有意識的將其當成一門 藝術來研究探索。除了加強對 日常生活的觀察,她還仔細研 究書法、國畫、油畫等其它形 式的美術作品,並將它們融進 了剪紙之中,創作出《丹鳳朝 陽》、《金猴送福》等優秀作品。 1995年,袁秀瑩參加第四次 世界婦女大會舉辦的“北京首 屆中華巧女工藝品大獎賽”, 獲得了陳慕華副總理親筆題 詞的“中華巧婦”稱號,“這個 稱號也是我堅持剪紙創作,不 斷研究創新的動力,我必須要 對得起這個稱號啊。”年過八 旬的袁秀瑩表示只要還剪得 動,她都會一直堅持剪下去 的。

新銳藝人傳統+創新走出新流派

近年來,柘榮民間湧現出 不少優秀的青年剪紙藝術家, 孔春霞即是其中之一。雖然她 也是自小受柘榮本地傳統剪 紙的薰陶,但作為年輕一代, 她比老一輩人更為敢學敢想, 除了向柘榮本地的剪紙老藝 人悉心請教外,幾年來,孔春 霞不斷奔赴全國各地,向知名 的剪紙藝人學習不同的剪紙 藝術,“像被聯合國教科文組 織授予‘中國民間工藝美術大 師’的高鳳蓮、南京大學教授、 民間藝術守護者陳竟等,從他 們那我學習到不少不同風格 和手法的剪紙技巧,對我後來 剪紙風格的形成有著很大影 響。”正是汲取了百家之長,如 今孔春霞的剪紙作品,既保留 有柘榮民間剪紙的特點,又融 入了其它流派的剪紙風格,造 型嚴謹、創意新銳,在柘榮剪 紙中風格自成一派。

藝術之鄉柘榮民間剪紙妙剪生花 第4張
孔春霞《端午印象》

在孔春霞的剪紙藝術館, 記者注意到孔春霞手頭上正 在進行的一副剪紙作品竟然 是以黑色方紙為材料,與一般 人慣用的紅色方紙不同。她告 訴記者,黑色的剪紙搭配金色 裱底也是她近年來的創新。以 往剪紙作品一般都是紅色剪 紙搭配白底,她總覺得有些太 單調,在經過反覆搭配後,她 發現黑色與金色的搭配最能 產生富麗堂皇的感覺,這與寓 意著吉祥如意的剪紙作品也 十分相稱。於是孔春霞在新的 剪紙作品中大膽採用了這種 搭配,“沒想到反響很好,並且 不少剪紙人也紛紛效仿,也算 帶動了一陣新的風潮吧。”孔 春霞說通,“我還在傳統的基 礎不斷摸索繼續創新,希望能 在這古老的藝術添上新時代 的亮點吧。”

柘榮剪紙源自陝北

“柘榮剪紙傳承了陝 北民間剪紙風格,以剪為 主,用具十分簡單,一把 剪刀,一張紅紙,一個織 簍,不用粉本,只打腹稿, 先剪外部輪廓,然後慢慢 向內鏤空,得心應手,一 氣呵成,就能剪出精美的 窗花、喜花等。”柘榮縣文 化館館長袁承木介紹道: “花樣繁多大幅複雜的作 品,也只把要剪的物體在 畫面中安排好,然後用鉛 筆簡單勾勒輪廓,再用刀 口細長、咬合整齊,刀尖 銳利的剪刀,大小各一把, 應用剪刀的功能以陰剪、 陽剪再配上各種紋樣,以 熟練的技巧進行剪制。小 剪刀剪精細部位如動物、 鳥獸的羽毛、花瓣、魚的 鱗甲等,大剪刀剪整體輪 廓,一般由內到外,形成 自然有節奏的變化,使物 體生動、豐實、美觀。”

藝術之鄉柘榮民間剪紙妙剪生花 第5張
袁秀瑩的作品

袁承木告訴記者,柘榮 的民間剪紙始於唐代,唐朝 以後由於戰亂等各種原因, 大量中原百姓遷入八閩定 居,隨之也帶來了民間剪紙、 布袋戲等豐富多彩的民間藝 術,並在柘榮鄉間開花、繁 衍、蓬勃發展。因此,在藝術 表現上,柘榮既傳承了陝西 剪紙質樸粗獷的特性,又融 入了江南的細膩特點。

在柘榮,民間剪紙貫 穿民俗活動並和民俗活動 緊密相連,剪紙藝人大多 得藝於母輩、姐嫂承傳, 在表現技法上沒有統一的 模式,所剪題材內容是人 們喜聞樂見的。圍繞節日 民俗活動的剪紙最多,從 婚喪嫁娶、祖先祭祀、五 谷豐收、節日祝福都是表 現的題材,更有一些作品 是他們勞作之餘的獨立藝 術品。一般家庭的女孩子, 八九歲便學摳花樣,在農 事家務之餘,用一把剪刀、 幾層薄紙,以自己周圍的 生活為依據,寄自己理想 希望情操於剪刀,圍繞節 日、民俗等活動,憑藉著 對生活的體察,大膽豐富 的想象,把自己的感情用 剪刀再現出來。在她們的 剪紙作品裡大膽、誇張、 變形的鳥、獸、蟲、魚雅 樸可愛,造型簡煉,妙趣 橫生、情滿天外,更有些 作品則寄託了對美好生活 的嚮往和追求,形成了柘 榮剪紙淳厚質樸、寫意、 粗獷的獨特風格。

剪紙走向產業化

2000年5月,柘榮縣 被國家文化部命名為“中國 民間(剪紙)藝術之鄉”,但 隨著社會文化娛樂的多元 化,人民的文化生活日益豐 富,對傳統的民間文化——— 剪紙興趣越來越淡漠,柘榮 的民間剪紙傳承發展出現 了青黃不接的狀況,為了搶 救民間剪紙藝術,2002 年,柘榮縣特別成立了“中 國民間藝術之鄉”工作領導 小組和民間藝術工作辦公 室,並於2004年初成立了 “柘榮民間藝術搶救保護工 作”領導小組,加強對民間 藝術之鄉建設和民間藝術 的搶救、保護工作。通過幾 年來的努力,柘榮年輕一代 民間剪紙藝術家數量逐漸 回升,如今已有100多名的 剪紙新秀湧現。

藝術之鄉柘榮民間剪紙妙剪生花 第6張
孔春霞《吹蕭引鳳》

“目前,柘榮正在積極 發展剪紙產業,帶動新農村 文化建設。目前全縣共有剪 紙藝人300多人,專業剪紙 生產企業2家,個人剪紙藝 術館5家,家庭剪紙手工作 坊10多家,理論產值可達 1個億左右。”袁承木介紹 道,“通過5年多來的摸索 和執行,柘榮剪紙不斷走向 市場,柘榮剪紙產業化初露 端倪。我們的主要做法是以 個人剪紙手工作坊和個剪 紙藝術館為基礎,以‘柘榮 剪紙產業發展中心’為紐 帶,以‘金柳剪紙工藝品包 裝廠’為先鋒,通過剪紙企 業集中生產和手工作坊的 分散生產相結合,再由剪紙 工藝品廠統一包裝後走向 市場,形成產業鏈條,共同 打造柘榮剪紙品牌。”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zhizuowo.com/yishu/jianzhi/vrk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