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製作窩 >

民間藝術 >雕鐫 >

中國印、中國現代書法篆刻及篆刻詞彙簡介

中國印、中國現代書法篆刻及篆刻詞彙簡介

中國印、中國現代書法篆刻及篆刻詞彙簡介

中國1912年以來的書法篆刻。清代末年,由於引進了西方先進的印刷技術,存世的古代書跡,包括近世出土的殷墟的甲骨、齊魯的封泥、西域的簡牘、河洛的墓誌以及帛書、紙卷等,大量影印,流傳甚廣,加上各種形式展覽會的盛行,特別是辛亥革命後故宮的開放,私人和內府珍藏的書跡名品公開陳列,使當時學者能見前人所未見,知前人所未知,學風丕變,仿秦漢、宗魏晉成為一時風尚。並開始出現南帖北碑自然融合,篆、隸、草、楷四體並用的新趨勢。

中華民國時期 民國初年,書法家以康有為、鄭孝胥、沈曾植、吳昌碩等人最為著名。康有為的書法初臨《樂毅論》以及歐陽詢、趙孟□,後改習六朝碑版,晚年則“欲孕南帖、胎北碑,熔漢隸、陶鐘鼎,合一爐而冶之”。他的楷書,尤其是擘窠大字,縱極瑰偉,在曲鋪橫宕的書勢中融合圓直狹長的二王(王羲之、王獻之)行法;行、草參合篆、隸筆法,顯得蒼古質樸,奇宕縱橫。所著《廣藝舟雙楫》,抑唐尊魏,倡導碑學,影響很大。鄭孝胥也是一位以帖入碑,由唐宋而上溯六朝的書法家。他的楷書,堅挺清剛,於衝夷處寓有激盪的氣調,由此一矯清末以來趙之謙、陶□宣飄泛、板滯的習氣。同時,他的篆、隸書,矯健飛動,也能自標一幟。沈曾植的書法,初學包世臣、吳熙載,晚年取法黃道周、倪元璐,且上追鍾繇、索靖,能博綜諸家,純以神行,尤其用章草法寫行書,氣格高古,有人譽之為張芝復生。所著《海日樓札記》、《海日樓題跋》,用治學的方法論藝術,深入精微,特別是敘述書畫融通之理,書體遞變之跡,辨析“六代清華”與“三唐奇峻”的分野,石刻和墨跡的差異,擘肌分理,十分透徹,可以說是發前人之未發,代表了近代書學研究的高度與深度。吳昌碩以篆書擅名。他寢饋石鼓文,參用草法,凝練遒勁,朴茂雄深,面目一新,結體左右參差,行氣如虹,卓然成為一代宗師。同時,“強抱篆隸作狂草”,行草書蒼勁雄健,氣度恢巨集,也不同凡響。近代書法,吳昌碩、沈曾植最為大家,功力之深,境界之高,遠遠超過前代。

康有為書聯近代篆刻也以吳昌碩為代表。他融合浙、皖諸派,“鑿窺陶器鑄泥封”,尤得力於書法,運用石鼓文意態,鈍刀硬入,朴茂渾成,開前古未有之奇,不僅時下成風,還遠播域外,至今不衰。同時期的黃士陵以利刀切石,不做破損,又開新風,平中求奇,蒼勁跌宕,金石意濃,與吳昌碩無分軒輊,並峙印林。趙時□穩練儒雅,韻致瀟灑,也堪稱名家。

30年代,書法發展漸入正軌,熔今鑄古,已不分碑、帖之學,且廣拓新境,競趨光大,啟開現代書法的藝術門戶。當時李瑞清的書法用筆遒練,體勢開張有致,亦一時之俊。當時有馬宗霍著《書林藻鑑》,彙編歷代有關書法評論的資料,引徵書籍達367種,體例雅正,因人見書,因書知人,檢索十分方便,而且能利用新出土的史料闡述各朝書法,頗有新意。胡光煒的《書藝略論》與沈曾植一樣,也用治學的方法論藝,其中不乏精深的論述,尤其碑、帖並重和融合南北書風的觀點,為時立言,對當時書法藝術的發展具有積極的指導意義。

李瑞清楷書自從康有為在《廣藝舟雙楫》中倡導“若欲復古,當寫章草”之後,王世鏜編纂《稿訣集字》,卓定謀編著《章草考》,相繼鼓吹章草,影響所及,研習章草之風十分熾盛。其中王世鏜書法古拙沉雄,最為著名,于右任稱之為“古之張芝,今之索靖,三百年來世無與並”。

其後于右任受其影響,在北碑的基礎上兼善章草,傍古汲今,博採狂草書諸家名跡至漢魏木簡,終於以蒼勁奇宕的風格,成為近代繼沈曾植、吳昌碩之後的又一位大家。于右任鑑於章、今、狂三體草書形態各異,辨認困難,乃倡導標準草書,並在1932年創立標準草書社,1936年出版《標準草書千字文》,後又相繼成立標準草書研究會,對草書研究有一定的貢獻。與此同時,謝無量、馬一浮,有“謝沉馬浮”之評,相映成趣,馬一浮兼工各體,成就卓著。

于右任書聯篆刻則有王獻、趙石。王獻嚴謹整飾,纖美絕倫;趙石刀筆凌厲,朴茂雄深,也堪稱一代名家。  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以來 書法和篆刻作為一種藝術門類得到國家的重視與提倡,並且在繼承傳統的基礎上,得到了新的發展。沈尹默專精褚遂良,深淳凝整,又由楷入行,致力於王羲之、王獻之體系,取精用巨集,特別講究用筆,精力彌滿。他晚年在上海主持書壇,有專著《歷代名家學書經驗談輯要釋義》和《二王法書管窺》二書,闡發筆勢、筆法,倡導以腕用筆,影響很大。

同時林散之以作畫的原理寫草書,意趣雙暢,常見虛實變化,筆墨雙茂,不涉浮華,氣韻境界也為之一新。沙孟海的行草,參合鍾繇、索靖、歐陽詢、顏真卿筆意,能錯綜變化,獨出己意,沉雄茂密,特別是在晚年,融會貫通,更加精善,深受海內外人士的激賞。王遽常的章草,沉著凝練,險勁古樸,尤為精絕。其他寫章草的諸如高二適,能融合今草、狂草,骨力遒勁;鄭誦先參以漢魏,氣勢渾樸,也各具新意,並稱時彥。吳玉如、啟功等,則著稱於北方。

王遽常章草篆刻以齊白石最為著名。他參考漢代急就印,及《三山公碑》單刀直下,勁辣有力,而且印從書出,筆力剛健,佈局又能逸趣天成,戛然獨造,終於以奇肆勁挺的姿致馳譽印壇,名聞遐邇,國內外皆有影響,追隨者甚多。壽石工融趙之謙、吳昌碩、黃士陵於一爐,工力頗深,刀筆老到,雖少見開張之勢,但寓拙於巧,又以其詩詞文學修養,滲入印中,韻味雋永,在北方頗有影響。  其他如易孺,親炙黃士陵,後來變化,參吳昌碩之長,鈍樸散朗,自具風貌。喬曾劬服膺黃士陵,更參以出土的金石遺文,呈現新的境界,整飾清剛,軒軒霞舉,別具風貌。王個□、諸樂三和陳巨來、方介堪各為吳昌碩和趙時□的弟子,也能謹守師法,發揮光大。至於鄧散木,繼承趙之謙的衣缽,也有聲名,尤其是他的《篆刻學》一書,論述印章源流、篆刻流派以及章法、刀法,翔實扼要,對於篆刻藝術的入門,有著良好的嚮導作用。  書法教學進入大學文科。自北京大學開設金石學課以來,至1963年潘天壽、陸維釗於浙江美術學院創立書法篆刻專業,延請名家沙孟海、諸樂三、方介堪、朱家濟教授。1979年陸維釗、沙孟海、諸樂三又設班指導書法篆刻研究生。1988年,中央美術學院亦設書法篆刻專業,招收4年制本科生。一批精通書法篆刻技法與理論的中青年脫穎而出。

書法理論研究 近現代的書法理論研究也日趨繁榮和深入。諸如碑版的寫手、刻手問題,1932年沙孟海《與吳公阜書》,早已提及,後又幾次論及。至60年代,北方啟功,南方商承祚不約而同地在文中闡說此問題,這無疑是近代書學研究的新突破。舊時論漢印,至多區分西漢、新莽、東漢3期。羅福頤不時引用考古發掘新資料來論證古印製度。馬國權新著《漢印概說》,更用考古發掘資料論證漢印分期,區分為西漢早中晚、新莽、東漢早中晚7期。這個印學界劃時代的新工作,雖屬初創階段,卻表明印學研究已經開始向細密化發展。

書法篆刻史自沙孟海1928年發表《近三百年的書學》和《印學概論》有系統地論述以來,其後有潘伯鷹《中國書法簡論》、陳定三《民國以來書家勢評》、於大成《書史概述》、莊嚴《六十年來之書學與帖學》、丁念先《六十年來甲骨文金文與碑學》,最後沙孟海又撰寫《中國書法史圖錄》、《印學史》。這樣經過50餘年努力,中國書法史和中國篆刻史初具規模,並且日趨完善。  近現代有關書法篆刻理論的著述,除上文提到的以外,有影響的還有楊守敬《學書跡言》,楊逸《海上墨林》,餘紹宋《書畫書錄解題》並吳闢疆補,葉德輝《遊藝卮言》,劉鹹□《弄翰餘瀋》、張伯英《法帖提要》,張宗祥《書學源流論》,諸宗元《中國書學淺說》,林志鈞《帖考》,沈尹默《書法論叢》,朱建新《孫過庭書譜箋證》,啟功《啟功叢稿》等。以資料叢輯著名的則有羅振玉《流沙墜簡》、《殷文存》、《三代吉金文存》,張鳳《漢晉西陲木簡彙編》,鄒安《周金文存》,吳大□《□齋集古錄》,祝嘉《書學史》,丁福保、周雲青《四部總錄藝術編》,關百益《河南金石志圖》,趙萬里《漢魏南北朝墓誌集釋》,以及《故宮博物院藏曆代法書選》、《上海博物館藏曆代法書選》、《遼寧省博物館藏曆代法書選》。

自從清代乾嘉年間李味莊創立平房山房以來,1839年蔣霞竹的小蓬萊,1851年吳宗麟的萍花社書畫社,相繼成為中國書畫會的開端。其後,書法篆刻藝術的學術團體也應運而生,最著名的是1908年丁仁、王□、葉為銘、吳隱等人創辦的西泠印社。西泠印社以儲存金石、研究印學為宗旨,集拓印譜,影印歷代篆刻藝術作品,風行海內外,對發揚和研究中國書法篆刻藝術有著一定的影響。  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後,北京、上海、廣州先後成立書法篆刻研究會,至1981年,召開第1屆全國書法家代表大會併成立中國書法家協會,各省、市、自治區又先後建立相應的分會機構。

上述書法專業機構還先後創辦了《書法》、《中國書法》、《書法研究》、《書法叢刊》等雜誌刊物。各種型別的書法藝術展覽(包括中日書法藝術交流展)亦頻繁舉行。這樣,書法界不僅結束了分散自流的無組織狀態,亦進入了一個嶄新的歷史時期。

篆刻詞彙簡介

篆刻

我國傳統造型藝術之一。鐫刻印章的通稱。因印章字型大都採用篆書,先書後刻,故稱。金屬印章,一般先刻印模,隨後澆鑄;晶玉印章,古代用手工琢成,現用金剛砂琢蝕,即‘電刻’;石、牙、角、木等印章,直接用刀鐫刻。 篆刻是書法藝術通過刀刻以後的再現,是書法、章法、刀法三者綜合的藝術。種類有秦印、漢印、半通印、象形印、套印、六面印、迴文印、花押印、關防、閒章等。秦漢及魏晉時期,印章由印工鐫刻,藝術水準頗高。隋唐以來,亦各有其時代特徵及風格。北宋米芾、元代趙孟俯、王冕均為篆刻名家。 相傳王冕始用花乳石(青田石之類)刻印,因鐫刻方便,流行更廣。到明代文彭、何震,印學日漸發展。因明清以來,出土文物中印章漸多,參考資料大增,研討篆刻之風日盛,湧現很多篆刻家,形成各種流派。如院派(何震等)、浙派(丁敬等)、鄧派(鄧石如)、趙派(趙之謙)、吳派(吳昌碩)、齊派(齊白石)等。

古璽

先秦印章之通稱。古鈴璽印面文字為當時六國的篆書,風格奇特,章法多變,不易辨識。秦統一六國後,皇帝所用稱‘璽’,官、私所用均改稱‘印’。大都以銅製作,亦有用銀、玉等;渾穆古樸,形式多樣。歷代璽印名稱的變遷 秦以前,無論官,私印都稱‘璽’秦統一六國後,規定皇帝獨稱‘璽’,臣民只稱‘印’。漢代也有諸侯王、王太后稱為‘璽’的。唐武則天時因覺得‘璽’‘死’同音,改稱為‘寶’。唐至清沿舊制而‘璽’‘寶’並用。漢將軍印稱‘章’。之後,印章根據歷代人民的習慣有:‘印章’、‘印信’、‘記’、‘朱記’、‘合同’、‘關防’、‘圖章’、‘符’、‘契’、‘押’、‘戳子’等各種稱呼。古代印章的起源

中國的雕刻文字,最古的有殷的甲骨文,周的鐘鼎文,秦的刻石等,凡在金銅玉石等素材上雕刻的文字通稱‘金石’。璽印即包括在‘金石’裡。璽印的起源或說三代,或說殷代,至今尚無定論。根據遺物和歷史記載,至少在春秋戰國時代已出現,在戰國時代已普遍使用。起初只是作為商業上交流貨物時的憑證。秦始皇統一中國後,印章範圍擴大為表徵當權者權益的法物,為當權者掌握,作為統治人民的工具。印章 亦稱‘圖章’。古稱‘璽’。《後漢書.祭祀志》謂:‘自五帝始有書契。至於三王,俗化雕文,詐偽漸興,始有印璽,以檢奸萌“秦統一六國後,皇帝所用的專稱‘璽’,以玉為之,故後世有‘玉璽’之稱;官、私所用的均改稱‘印’。至漢代,官印中始有‘章’及‘印章’之稱。唐以後,皇帝所用或稱‘寶’,官、私所用又有‘記’、‘未記’、‘關防’、‘圖章’、‘花押’等名稱。 文字形制隨時代變遷,風格各異。印章的出現和使用,一般認為始於春秋戰國之間;先秦及秦漢的印章多用作封發物件、簡牘之用,把印蓋於封泥之上,以防私拆,並作信驗。而官印又像徵權力。後筒簡牘易為紙帛,封泥之用漸廢。印章用硃色鈐蓋,除日常應用外,又多用於書畫題識,遂成為我國特有的藝術品之一。古代多用銅、銀、金、玉、琉璃等為印材,後有牙、角、木、水晶等,元代以後盛行石章。 傳世的古代璽印,多數出於古城廢墟、河流和古墓中。有的是戰爭中戰敗者流亡時所遺棄,也有在戰爭中殉職者遺棄在戰場上的,而當時發動機慣例,凡在戰場上虜獲的印章必須上交,而官吏遷職、死後也須脫解印綬上交。其它有不少如官職連姓名的,以及吉語印、肖形印等一般是殉葬之物,而不是實品。其它在戰國時代的陶器和標準量器上,以及有些諸侯國的金幣上,都用印章蓋上名稱和記錄上製造工匠的名姓或圖記性質的符號,也被流傳下來。戰國古璽 古璽是先秦印章的通稱。我們現在所能看到的最早的印章大多是戰國古璽。這些古璽的許多文字,現在我們還下認識。朱文古璽大都配上寬邊。印文筆劃細如毫髮,都出於鑄造。白文古璽大多加邊欄,或在中間加一豎界格,文字有鑄有鑿。官璽的印文內容有‘司馬’、‘司徒’等名稱外,還有各種不規則的形狀,內容還刻有吉語和生動的物圖案。秦印 指的是戰國未期到西漢初流行的印章,使用的文字叫秦篆。看其書體和秦漢量,秦石刻等文字極相近,所有較戰國古文容易認識。秦印多為白文鑿印,印面常有‘田’字格,以正方為多,低階職官使用的官印大小約為一般正方官印的一半,呈長方形,作‘日’字格,稱‘半通印’。私印一般也喜作長方形,此外還有圓和橢圓的形式,內容除官名、姓名、吉語外還有‘敬事’、‘相想得志’、‘和眾’等格言成語入印。風格蒼秀。與漢印併為後世篆刻家所取法。漢官印 廣義地說是漢至魏晉時期的官印的統稱。印文與秦篆相比,更為整齊,結體平直方正,風格雄渾典重。西漢末手工業甚為發達,所以新莽時代,(‘新’為王莽的朝代名)的官印尤為精美生動,漢代的印章藝術登峰造極,因而成為後世篆刻家學習的典範。兩漢官印以白文為多,皆為鑄造。只有少數軍中急用和給兄弟民族的官印鑿而不鑄。漢私印 漢私印即為漢代的私人用印,是古印中數量最多、形式最為豐富的一類。不僅形狀各異,朱白皆備,更有朱白合為一印,或加四靈等圖案作為裝飾的,進而有多面印、套印(子母印)、帶鉤印等。印文除了姓名之外,往往還加上吉語、籍貫、表字以及‘之印’、‘私印’、‘信印’等輔助文字,鈕制極為多樣,充分顯示了漢代工匠的巧思。兩漢私印仍以白文為多,西漢以鑿印為主,東漢則有鑄有鑿。漢玉印 兩漢玉印在古印中是十分珍貴稀少的一類。‘佩玉’在古代也是名公貴卿和士大夫的一種高雅風尚。一般玉印製作精良、章法嚴謹、筆勢圓轉,粗看筆劃平方正直,卻全無板滯之意。由於玉質堅硬,不易受刀,也就產生了特殊的篆刻技法,即所謂的‘平刀直下’的‘切刀法’。又由於玉質的不易腐蝕受損,使傳世下印得以比較好地保留了它的本來面目。官印 官方所用的印章。先秦時用印通稱‘璽’。秦統一六國後,始有‘璽’(帝、王專用)與‘印’(官、私均田)之分。歷代官印,各有制度,以別官階和顯示爵秩"一般比私印大,謹嚴穩重,多四方形,有鼻鈕,印文佈局自然舒展不亂。秦多用斯篆入印,字數不定為纖細白文,以田字日字為界格,疏密有致,自然生動。 承秦制,帝、後及諸侯王所用稱‘璽’,列侯、承相、太尉、前後左右將軍、鄉亭侯,將軍部屬、郡邑令長等所用皆稱‘印’,刊將軍所用稱‘章’。職卑者用力口之弋謂半通印。皆用繆篆,也多為自艾樸實大方。魏晉時雖不如漢印精緻但刻劃瘦挺,章法錯落,自成一帆六朝印製漸亂,印也稍大,多率意刊劃,失卻漢魏挺拔風格。隋唐官印更大,為朱文,盤旋摺疊,稱‘九疊篆,清晰秀麗。 武則天嫌璽音不祥遂改稱‘寶’,宋元明清多沿用;印大逾四寸,印鈕改為直柄,從長寸許至長約一握,居印當中,所謂‘印把子’,以示權力。元用蒙文入印。明沿用九疊篆入印,又有關防、長方形官印,多潤邊粗朱文。清多合用篆文、滿來。以隸書入印,有‘右策寧州留後朱記’一方,系宋制,為後世八分入印之先河。魏晉南北朝印 魏晉的官私印形式和鈕制都沿襲漢代,但鑄造上不及漢印精美。傳世的給兄弟民族的官印,文字較多,用刀如刻如鑿,書法風格表現為舒放自然,從而成為一個時期篆刻風格的代表。南北朝各國傳世印章不多,官印尺寸稍大,文字鑿款比較草率,官印未見鑄印。隋唐以來的官印 官印到了隋唐時代,印面開始加大。隨著紙的普遍應用,朱文逐漸替了白文。許多官印印背上開始有年號鑿款。在文字上隋印多用小篆,並開始運用屈曲的‘九疊文’入印(古代的‘九’為數的終極,故有此名,並不一定要九疊,?可以隨筆劃的繁簡而變化)以便填滿印面。唐宋時代開始以隸楷入印,清代官印滿文,漢文兩體兼用,同刻於一印之中。無明清代各代農民政權留下的官印,也是值得我們珍視的革命文物。宋元圓朱文印 魏晉以來,紙帛逐漸代替竹木簡札,到了隋唐,印章的使用已直接用印色鈐蓋於紙帛,到文人畫全盛時期的元代,由文人篆寫,印工攜刻的印章已詩文書畫合為一體,起到了鮮豔的點級作用,為書畫所喜愛。在這個階段,首先是宋未無初的書畫家趙孟俯對篆刻藝術人力提倡,由於書法上受李陽冰篆書的影響,印文筆勢流暢,圓轉流麗,產生了一種風格獨特的印章一‘圓朱文’的印,為後世的篆刻家所取法。兄弟民族文字的印章 宋以來的兄弟民族在漢民族文化的影響下,曾依據漢字書法創造了本民族文字,並把他們的文字仿效漢字篆體用於官印,傳也較少,所見的印文有金國(女真)書和元代八思巴文及西夏文篆書,其中有許多文字還不認識。半通印 印章形式之一。秦漢時期下級官員所用之印,其形為直長方,約為正方官 即之半,故名。揚雄《法言.孝至》謂‘五兩之綸,半通之銅’,其綸指印授,銅指官印。私印亦有長方形的。封泥 我國古代公私簡牘大都寫在竹簡、木札上,封癸時用繩縛, 在繩端或交又處加以檢木,封以黏土,上蓋印章,作為信驗,以防私拆封 發物件,亦常用此法。封泥又叫做‘泥封’,它不是印章,而是古代用印的遺蹟──蓋有古代印章的乾燥堅硬的泥團──保留下來的珍貴實物。由於原印是陰文,鈐在泥上便成了陽文,其邊為泥面,所以形成四周不等的寬邊。封泥的使用自戰國直至漢魏,直到晉以後紙張、絹帛逐漸代替了竹木簡書信的來往,才有可能不使用封泥。後世的篆刻家從這些珍貴的封泥拓片中得到借鑑,用以入印,從而擴大了篆刻藝術取法的範圍。私印 官印口以外印章的總稱。體制繁雜,以形制而言,有一面印、二面印口(即穿帶印、子母印、帶鉤印、六面印、聯珠印套印等;以文字而言,有姓名印、 臣妾印、齋堂館閣印、詩詞印、收藏印、吉語印、花押印、象形印、迴文印朱白相間印等。吉語印 揩以吉祥的詞語為印文的印章。常以大利、大幸、長榮、長富、宜千金、宜子孫一類的言語入印。秦有小璽作:‘?M疾除,永康休,萬壽寧。’也有姓名 上下加附吉語的。多見於漢代的兩面印中。穿帶印 私印的一種。印體左右有孔,可以穿帶,故名。印的上下兩面都刻有印文, 大都一面刻姓名,一面刻字號,故又稱‘兩面印’。盛行於漢代。兩面印 即‘穿帶印’。朱白相間印 私印的一種。以朱、白印文相組合的印彰多見於漢代之兩面印中,有一 朱一白、一朱二白、一朱二白、二朱一白、二朱二白、三朱一白等。一般左右分朱自,也有上下分朱自的;筆畫少者作朱文,筆畫多者為白文,並把白文列成滿白,使朱白之間,各適其宜,致整方印融洽調和。朱白的原則大致根據筆劃多少而定,朱文大多筆劃多少而定,朱文大多筆劃較少,白文則相反,從而達到朱如白,白如朱的和諧效果,這類印大多工穩的私印,未見用於官印。子母印 子母印又稱‘璽印’,是大小兩方或三方印套合而成的印章。印文多作朱文。始於東漢,盛於魏晉六朝。一般鑄有獸、龜等鈕,外大印為母,鈕作圖獸空其擾,內小印為子,鈕作子 獸,可套入大印內,合成母抱子狀,因稱‘子母印’。有母印鈕作獸身,子印鈕作獸首,套合成為完整獸形者,故也稱套印。有一母一子的套印、母三子的二套印等。在一方印章的體積中,兼備了幾方印的使用價值,古代印匠的工藝水平由此可見。套印 由大小數印套合而成的印章。漢代之‘子母印’即套印之一。套印分若干層,有多至五六層者,每層(即被套的每方)五面都可刻印。最末一層為小方印,可刻六面。明清以後,為便於攜帶,套印多以銅、石、牙等製成。象形印 亦稱‘圖案印’、‘肖形印’。刻有圖案印章的統稱。古代象形印,一般刻鑄 有人物、動物等影象,取材寬廣,渾厚古樸,簡練生動。多白文,一為純圖畫,一為圖畫中附有文字,今所見者以漢代居多。圖案印 圖畫入印自戰國到漢魏都有,以漢代為最多。又稱肖形印或象形印。形式多樣,簡練生動,除了人物、鳥獸、車騎、吉羊、魚雁等圖案外,常見以吉祥的四靈(龍、虎、雀、(鳳、龜)入印的,這類印又稱為‘四靈印’。鑿印 刻印的一種方法。指在預製的金屬印胚上鑿刻印文。也指用此法到成的印章,文字錯落有致,大都為將軍印和頒發給少數民族的官印,流行於漢魏晉南北朝。其起源相傳因軍中官職往往急於任命,印信大都倉促鑿成,故別稱‘急就章’。此法為後世篆刻家所仿效。急就章見‘鑿印’。鑄印 製作金屬印章的方法。通常先刻蠟模,用黏土作範於模之四周,熔金屬澆注 入泥範而成,故也有將鑄印稱為‘撥蠟’的。古代鑄印,有隻鑄印胚,後刻鑿印文的;有印胚印文同時澆鑄的。印文精巧工整,別具一格,為後世篆 刻家所取法。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zhizuowo.com/yishu/diaojuan/q5j5z.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