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製作窩 >

民間藝術 >雕鐫 >

作家與印章的故事

作家與印章的故事

作家與印章的故事

有一個值得注意的歷史文化現象:在現代作家中,許多人都有操刀走刃刻印章的愛好;鉤沉耙梳,我們不妨從魯迅先生說起。

魯迅先生早在南京水師學堂讀書時,就喜歡上了刻印這門傳統金石藝術,據載,他曾刻過“戎馬書生”、“文章誤我”、“戛劍生”等印,出手不凡,頗有韻味。他還寫過一篇關於古代印章的短論,這就是收在《魯迅全集》第七卷裡的《蛻龕印存》序,全文雖只有五百餘字,但對印章的來由、出現的對代及其嬗變,作了簡要而精確的闡述。魯迅指出:“印章始於周秦,入漢彌盛。今秦璽稀有,而漢印時見一二;審其文字,能體字畫之意,有自然之妙。”此說校正了《春秋運鬥樞》和《春秋合誠圖》等古籍所說印章源於黃帝和堯舜時期的錯誤;他認為,“古之印章,執政所持,作信成國,故鑄鑿之事,必有世守之法度,可為後來準也。鐵書之宗漢銅,固非徒以泥古故也。”闡述印章是政治的產物,是作為階級社會裡權力的象徵,是取信的證件。魯迅先生以唯物史觀糾正了關於印章諸多不科學的謬解誤說,廓清了籠罩在印史研究與印章創作上的霾霧。

魯迅撰寫這篇《蛻龕印存》序,還有一段故事,印人韓天衡有考:《蛻龕印存》的作者是浙江紹興人,姓名杜澤卿,此人在杭州以書畫刻印為營生,1933年病故。杜氏在世時,曾想將此稿付印出版,但因其生活窮困,沒能實現這個願望。故去後,家人將印稿出賣,其歸屬不明。魯迅與杜氏並不相識,杜的姐夫因購置過魯迅的房子,而與周作人相識。這部《印存》序原由周作人所撰,後周作人將序文寄給住在北平的魯迅審閱,魯迅閱後認為有多處不妥,便作了本質性的修改,然後寄給周作人轉交杜澤卿。周作人將此序文發表,未敢掠人之美,逐署魯迅之名。此序文雖屬偶然之作,但魯迅先生求實的科學態度,可見一斑。

魯迅先生對印章的鑑賞造詣亦很深,他與西泠印社有著密切的關係。還有一樁他鑑印的小事,見於內山完造著《魯迅的回憶》一文中,說某人得一名人墨跡,想請魯迅鑑別真偽,魯迅在印章中一眼就看出有個錯字,由此斷定這件墨跡是偽作。那人聽了信服。

魯迅以下,愛好刻印的作家可列出一長串名單,如瞿秋白、郁達夫、聞一多、夏丐尊、豐子愷、葉聖陶等人,皆以刻印製章為餘暇趣事。瞿秋白刻印,清麗婉轉,筆力甚健,今存“得趣書屋”一印,由此可見一斑。郁達夫刻印,風流楚楚,弄姿無限,有學清代浙派的痕跡:豐子愷是個全才,所刻印章受老師李叔同的影響,又取法諸家,遺留“姚江舜五”一印,線條流美,運刀自如,頗有清代篆刻大家吳讓之刀筆的風範。葉聖陶刻印,老老實實,沉穩中含有妙趣,似汲取過漢印及明清流派印的營養。在這些喜作篆刻的文人作家中,水平最高的當首推聞一多先生。

聞一多具有較深的古文字功底,而他同時又是一位畫家.所刻印章上取秦漢,下汲明清,生前曾輯有《匡齋印存》一稿存世。聞一多治印,以追摹漢印為主流,刀法爽澀兼備,有古雅之氣。關於聞一多刻印,還有一段故事:四十年代,聞一多執教於昆明西南聯大,當時,在國民黨政府的統治下,物價飛漲,貨幣貶值,就連聞一多這樣的知名學者教授,僅靠薪金也難以維持全家生計。為補家用,聞一多隻好在業餘時間掛牌為人刻印。此舉得到西南聯大校長梅貽琦的支援,他與眾多文化名人共同為聞一多的刻印潤格署名,潤格由浦江清撰寫,其文雲:

“秦璽漢印,雕金刻玉之流長;殷契周銘,古文奇字之源遠。自非博雅君子,難率爾以操觚;儻有稽古巨集才,偶涉筆以成趣。浠水聞一多先生,文壇先進,經學名家,辨文字於毫芒,幾人知已;談風雅之源始,海內推崇。斫輪老手,積習未忘。佔畢餘暇,留心佳冰。惟是溫馨古澤,徒激賞於知交;何當琬琰名章,共榷揚於並世。黃濟叔之長髯飄灑,今見其人;程瑤田之鐵筆恬愉,世尊其學。愛綴短言為引,聊定薄潤於後。”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zhizuowo.com/yishu/diaojuan/enkn0.html
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