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製作窩 >

創意生活 >飾品製作 >

咖啡蛋糕吐司,生活中的意外無處不在

咖啡蛋糕吐司,生活中的意外無處不在

原文地址:咖啡蛋糕吐司,生活中的意外無處不在作者:亦文心廚房

咖啡蛋糕吐司,生活中的意外無處不在

咖啡蛋糕吐司,生活中的意外無處不在 第2張

咖啡蛋糕吐司,生活中的意外無處不在 第3張

生活中的意外無處不在,倘若不然,也就沒有了大半夜坐在書桌前的我。寫到這裡不禁笑了,我可不是爸媽的意外,只是想表達,這個點本應還在熟睡中。

麵包機到家,在做了4個麵包後,便不再滿足於單純的吐司,想要試試新花樣。昨晚往攪拌缸裡投了半量的料,想著今早烘烤前倒入2蛋的戚風糊,測試下面包機能否擔當起烤戚風的任務。倘若可行,往後做蛋糕吐司就簡單的多了,這是媽媽最喜歡吃的混搭西點。

預約出爐的時間定在早上六點半,倒推算,我只需六點前做好戚風麵糊即可。凌晨三點醒來,不知怎麼會想到昨晚似乎所有的原料都減了半,唯獨水按照了250克粉的量來。被自己突如其來的反省嚇了一跳,用半分鐘確定了下這是現實而非夢境,便披著睡衣跑上樓去。打開面包機蓋一看,果然,一堆爛糊在其中,上面散落著酵母,想是剛完成了第一次醒面的工序。無需思考,立即按了取消鍵,將所有的乾性材料再投一遍,從頭來一個吐司麵包程式。

多加了一倍的水是意外,而這樣的失誤我還居然能在不太清醒的狀態下回想起來,倒也真是件不容易的事情。這一回,老天選擇了給我補救的機會。

再次躺回床上,睡意卻消散全無。眼見著入眠無望,索性起來寫點什麼吧。昨日午間在蒸桑拿時思考的問題,本想找時間用文字記錄下來,誰料後來與幾個好朋友聊的起勁,也就把這事放一邊了。現在來完成。一個意外的出現,倒是促成了另一個偏離了原定設想的計劃重新回到正軌,這是冥冥之中的註定嗎?看起來,有時候我們眼中的意外,並非真就是此。

這次的感慨源自泡菜(此處特指人名)發於朋友圈的一條微信。起因是她好友的媽媽在得知泡菜喜歡吃螃蟹但又怕過敏後,特意給她熬了一大碗蟹粉送去,而我恰巧也在那天清晨做了摩卡吐司順豐快遞給她。這麼做,真的只是因為泡菜獨居,又不擅廚房技藝,所以平常弄吃的,總會想著給她也準備一點。就這麼在我們眼裡平常不過的舉手之勞,卻被她無限放大到感動不已的地步,並由此上升到了論友情與親情的高度,想是藉著輕微的酒勁,泡菜發了段讓人看起來溫暖卻又心酸的文字。感嘆朋友媽媽為她所做的,是她在自個兒親媽那都不曾得到的待遇;感嘆自己一無是處,卻總能在朋友間得到慰藉;感嘆有朝一日,又能以什麼樣的方式來報答我們對她的真情。

其實完全不是這樣,在我看來,泡菜作為我數量不多的知心朋友之一,早已用她的存在回報了一切我為她做的事情。更何況,朋友間本就不該考量付出與獲得是否對等。她哪是什麼一無所有,美好的心靈、善於傾聽的耳朵、願意為自己認可的朋友兩肋插刀的決心,閃光點無處不在。

想來,泡菜的感動與落寞,源於對友情的看重,源於一絲對所處境況的不得志,源於將不能同言而語的事物做了比較。都說,人應該追求的是自己的幸福,而不是同別人比幸福,不然永遠得不到真正的快樂。這話粗粗一想,是有些道理的。踏實的過好自己的日子就已足夠,為何要比來比去的給心添堵?但是心靈雞湯也說,每當遭遇挫折的時候,想著這世間還有比自己苦難千百倍的人存在,又有什麼抱怨的資格呢?

這在表面上能夠自圓其說的命題,在邏輯上又推匯出了互相矛盾的結論,本身也就是一種悖論了。

比較無處不在,也無可避免。人總沉溺且不自覺亦或是不自知的將現在的自己與過去的自己來比,將自己的狀況與他人來比,將發生的事情與倘若不是如此來比,等等。膚淺的總結下,不過是同下比來增加幸福感,往上比來自尋煩惱導致鬱鬱寡歡,頗有些自欺欺人的意味。積極點想,比較也有好的方面,與上比自己的不足,奮力追之,與下比低位者的缺失,加勉改之。

可以說任何事物都是一分為二的,對其兩面性如何為我所用,正確發揮主觀能動性就顯得尤為重要。

談不下去了,就此戛然而止吧。近來我每每有開了個主題就收不了頭的感覺,這也是在給自己找麻煩。說回麵包。

下圖是昨晚拍的,以為一切準備就緒,實際敗筆早已深埋其中。

咖啡蛋糕吐司,生活中的意外無處不在 第4張

麵包主基調是咖啡鮮奶吐司,加耐烘焙巧克力豆一把。按理我補了一半料之後,全由著麵包機完成一個正常量的吐司也就歐了,但我偏偏是個能不改變計劃就要全力去實現的人,所以拌好的麵糰,一半留著繼續做蛋糕吐司,餘下的料分割滾圓了走發酵箱烤箱路線。

咖啡蛋糕吐司,生活中的意外無處不在 第5張

不得不說麵糰的狀態是很好的,肉眼及手感都讓人覺得完全達到了薄膜狀態,想不到如今靠麵包機就能輕鬆實現。

也因為這樣,讓我一度以為及時的補救,全面扭轉了劣勢,事實上完全沒救成。

咖啡蛋糕吐司,生活中的意外無處不在 第6張

麵包在烤箱的時候,我僅有疑問麵糰何以不怎麼長個,難道是烤箱與麵包機不同所致。等到一掰為二,問題徹底暴露出來了,這麵包被我活生生做成了一塊發糕。

咖啡蛋糕吐司,生活中的意外無處不在 第7張

組織完全可以載入史冊了。哪怕是七八年前,烘焙完全零基礎的我用ACA麵包機做出的第一個白吐司,都比這個情況好過百倍。看吧,又在作比較了不是。

咖啡蛋糕吐司,生活中的意外無處不在 第8張

和爸媽分嚐了塊小的,我覺得如果告訴我這是咖啡饅頭,是能接受的,媽媽說倘若口味能甜一點,那麼還不錯。

再來看麵包機裡的,此時我還是抱著些許幻想的。

在麵包機臨近烘烤前,做了一個2蛋配方的香草戚風蛋糕糊,離出爐還有30分鐘的時候倒入。我的理解是,麵包機的加熱也是個相對緩慢的過程,相當於烤箱的預熱,而蛋糕糊如果從低溫開始慢慢烤的話,恐怕會有問題。

速度慢了怕麵包機溫度下降太多,所以匆匆一照能說明問題就成。

咖啡蛋糕吐司,生活中的意外無處不在 第9張

一直等到出爐,中途我沒敢打開面包機蓋子觀察狀態,所以這段時間內心是相當忐忑的。

結局還不錯,是嗎?

咖啡蛋糕吐司,生活中的意外無處不在 第10張

迅速脫模。不粘的效果很好,無需多餘的動作,蛋糕連著麵包輕輕滑至桶外。

咖啡蛋糕吐司,生活中的意外無處不在 第11張

戚風如此操作,晾涼後,適當的回縮是必然。

切開,天吶,咖啡麵包的組織同烤箱出爐的是一樣一樣滴。原來烤箱版的失敗並非因為改變了加熱媒介,而是麵糰從始至終都是扶不起的阿斗。

咖啡蛋糕吐司,生活中的意外無處不在 第12張

咖啡蛋糕吐司,生活中的意外無處不在 第13張

唯一的安慰也就是蛋糕的組織還不錯了。

咖啡蛋糕吐司,生活中的意外無處不在 第14張

蛋糕很好吃,用了朗姆酒泡的香草精華,口味也很細膩綿軟,搭配著咖啡口味的饅頭,也算差強人意。

但我一直在尋思,麵包的組織這般,究竟是哪裡出了問題。一路騎車去單位,腦子裡想的盡是這個,也居然就讓我想明白了。

松下麵包機的程式設定是相當智慧化的,並不會機械的去規定每一個程式需要攪拌幾分鐘、醒面幾分鐘、發酵幾分鐘、烘烤幾分鐘,機器會隨著麵糰的狀態而不斷調整。這也就是為什麼我看說明書上寫著,“吐司麵包”程式,投料在麵包機啟動後1-1.5個小時範圍區間。我的第一次投料,機器揉麵達到了理想狀態,但是因為期間中斷後又投了次料並重新啟動程式,麵糰的迅速揉和,導致麵包機誤以為麵糰已經符合要求,所以投料在一個小時後就進行了。實際上,那時麵糰的筋度還遠遠達不到做麵包的標準。烤出來的麵包組織粗糙,原由應該在此。

想明白了也就釋然了。當然上面這一段我到底說沒說明白,就不敢保證了,本人就這點文字水平。這一次的試驗,雖然以失敗告終,但也不算完敗。至少我知道了麵包機用來烤戚風蛋糕是可行的,至少我知道了如果再遇上這樣的情況,需要靠手動增加揉麵時間來做調整。

失去了一點,但是得到了更多,不算虧。其實,若真虧了,不認栽又能怎樣?

再說了,這虧與不虧的臨界點,多少也是靠著自己主觀的判斷。怎麼說著說著,又轉到這上面來了。。。

總而言之,這生活中無處不在的意外,為我的生活增添了無盡的樂趣,也讓我必須時刻打起精神。因為誰也不知道,下一刻,有什麼在等著我。


[db:qq]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zhizuowo.com/shenghuo/shipinzhizuo/065wq.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