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製作窩 >

民間藝術 >拓印 >

[轉載]對學院絲網版畫創作的幾點思考

[轉載]對學院絲網版畫創作的幾點思考

原文地址:對學院絲網版畫創作的幾點思考作者:青桐軒

[轉載]對學院絲網版畫創作的幾點思考

郭鑑文版畫作品:《影子》獨幅絲網版 (青桐軒收藏)

從上世紀八十年代初到現在,中國絲網版畫走過了二十多年的發展歷程。經過了技術的開發、材料的實驗和觀念的演化等階段,在廣軍先生、陳聿強先生、張桂林先生等前輩們和幾代絲網工作者的不懈努力下,確立了絲網版畫在中國藝術領域中的獨特地位。並且和平、凹、凸並稱為四大版種。學院絲網版畫創作在這二十年的發展過程中,伴隨著國際印刷科技的進步和絲印技術的迅猛發展,在材料媒介、形式語言和觀念意識的拓展上都呈現出了良好的發展景象,同時隨著藝術院校工作室的完善和師資創作隊伍的建設及各地方創作、商業複製等工作室的迅速崛起,八屆三版展和歷屆全國版畫展、兩屆絲網版畫展都為學院絲網版畫的創作和實驗提供了一個展示的平臺。尤其近幾年絲網器材的研發和技術的日新月異,不但為絲網版畫專業人員帶來了新的創作契機,更吸引了其他門類藝術家的關注和參與。這些因素為帶有強烈時代氣息和現代印刷科技聯絡緊密的絲網版畫創作提供了更大的發展可能和實驗研究空間。然而,儘管學院絲網版畫創作在各個方面取得了很大的發展,但從這些年在各種版畫展覽中和教學的反饋中,不難看出學院絲網版畫作品中的樣式化、實驗元素的有待整合和當代人文精神的缺失等題,使我覺得有必要對學院絲網版畫創作的一些問題進行歸納總結,借這次展覽之機和廣大同仁進行探討,並望批評指正。

一、技術性的過多依賴與觀念實驗性創作的缺乏。

眾所周知,在版畫的創作過程中,技術性因素可以決定一張版畫作品的成功與否,不同版種有著不同的製作程式、材料和技術標準。版畫的技術要求決定了從事版畫創作的人先要經過技術的培訓這一關。然後通過對各種技法、材料、裝置的駕御來實現自己的創作思想。

絲網版畫的創作中,技術性的表達同樣是貫穿作品製作過程的重要因素,同時技術性因素在絲網版畫創作中不僅僅是技術技法,它還代表著絲網這一獨有的靈活多樣的印刷方式和語言特徵,這樣一種印刷方式和語言特徵恰恰是由絲網印刷材料和技術的多樣性、綜合性所決定的,而正是因為絲網印刷材料的多樣性和綜合性才容易使我們更多的“情迷”絲網印刷的技術技巧,甚至是一些肌理的完美表達,從而忽視了作品中思想觀念的融入和有效傳達。在很多的版畫展覽中,我們可以隨意看到一些對生活場景、片段的敘事性和情節性的簡單描述或沉醉在自我抒情之中的意象表現。這些“描述”“表現”只是創作想法和關注點的一般呈現,它們作為藝術創作的一個切入點和思想的閃光點而需進一步在對作品的精神內涵和觀念定位的同時,進行多回合的研究實驗。

學院的絲網版畫應利用自身學術、技術等方面的優勢在創作中溶入更多的觀念和實驗性因素,並在實驗研究中挖掘、整合自身的觀念意識,使我們在完善技術技法的同時,脫離自我敘事、抒情的簡單表達模式,走向觀念的昇華。

[轉載]對學院絲網版畫創作的幾點思考 第2張

郭鑑文版畫作品《大機器》8/10絲網版 (青桐軒收藏)

二、對社會文化現實的關懷與公共責任意識的加強。

當代學院絲網版畫的創作在很長一段時間裡對西方美術史和藝術潮流的關注,使其創作形式和思想模式受到了很深的影響,而對我們國家自改革開放以來文化藝術的變革和社會文化現實的演變缺乏關注。85現代美術思潮,這一對中國當代藝術產生巨大影響力的美術運動,也沒有喚起當代版畫創作在意識形態上的轉變。對於一個藝術家或創作群體而言,你所處時代的文化環境和社會形態對你的藝術思想的奠定和形成是至關重要的。學院絲網版畫創作不應在“象牙塔”裡玩味技巧和才情,走出“象牙塔”,在反映當代人文主體精神特徵的同時,充分發揮絲網印刷的可能性,切入到當代藝術的文化範疇中,體現對中國當代文化現實的關懷,反映創作具有當代人文理念,公共責任意識的揭示時代精神特質的作品,我想這應是每一個當代絲網工作者的責任和時代要求。

三、大藝術框架中的絲網版畫創作。

中國版畫特有的歷史背景、社會功能、運作模式和語言表達方式,使中國版畫在二十多年的發展過程中,逐漸形成了一個特殊的“版畫圈子”。究其原因,版畫在歷史上“形而下”的複製和記錄功能、技術流程和製作的繁瑣和近現代版畫展覽滯後的運作模式及缺乏明確的文化指向和藝術主張,從而無法觸動批評界有力的理論介入。這些因素都嚴重影響了版畫在當代社會的文化影響,並且造成參與和溶入中國當代藝術也相應較為遲緩。絲網印刷和絲網版畫作為藝術創作和實驗的重要手段,早在上世紀五、六十年代已被波普藝術家廣泛應用,其中安迪·沃霍爾的肖像印刷、勞森博格的結合繪畫、吉爾伯特和喬治的觀念藝術中都大量採用了絲網印刷技術,並且作為主要的表現形式語言。波普藝術家用一種綜合性的表達方式去理解生活、解釋生活,甚至複製生活來對映現代主義藝術的純粹性。波普藝術的成功是適應了時代的文化要求,採取了大眾的、通俗的藝術模式,使其成為二十世紀影響廣泛的藝術形式。

在後現代藝術的多元化、觀念意識強化的今天,當代學院絲網版畫創作應利用自身在科技、媒材和學術上的綜合性優勢,分析研究借鑑美術史上和現當代成功的藝術形式,走出版畫創作的“圈子”,參與到中國大藝術框架的文化思潮中,在突出絲網版畫本體語言的同時,強化作品中的觀念意識和文化針對性,使學院絲網版畫創作成為當下藝術創作和文化語境中的重要形式之一。從而促進中國版畫藝術的進一步繁榮。

總之,學院絲網版畫的發展,應以當代社會的文化形態為思想基礎,加強絲網版畫的社會公共責任意識,客觀的分析利用絲網印刷技術在當代文化中的實驗空間和商業價值。營造更寬泛的絲網版畫學術批評氛圍,建立更加開放的展覽和審評機制。使學院絲網版畫在當代藝術的發展程序中,營造自身獨特的藝術形象和文化價值的同時,推動當代藝術的更大發展。

(文)郭鑑文

[轉載]對學院絲網版畫創作的幾點思考 第3張

郭鑑文版畫作品:《隱者》絲網版 (青桐軒收藏)


夢想與現實之間的磨合讓我讀懂很多生活的語言,風雖改變了方向,卻沒有改變我的行程-----

來源網址:_感謝獨茂蘭石授權轉載,再轉請保留本資訊。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zhizuowo.com/yishu/tuoyin/ljlp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