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製作窩 >

民間藝術 >泥塑 >

西藏泥塑簡介、西藏泥塑圖片欣賞

西藏泥塑簡介、西藏泥塑圖片欣賞

西藏泥塑簡介、西藏泥塑圖片欣賞

西藏泥塑

西藏泥塑歷史

西藏傳統泥塑工藝有著鮮明的民族特色和獨特的民族藝術品質,它植根於民間,又與民族生活息息相關,它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西藏的泥塑工藝歷史久遠,早在公元前二百多年以就產生了泥塑工藝。

西藏傳統泥塑工藝的歷史可以追溯到吐蕃第一代贊普時期,當時的人用泥土塑造人像和動物,這在一些史料中也有記載。松贊干布修建大昭寺時,塑造了許多佛像、護法神等。後來,泥塑技術有了很大的發展,在很大程度上成了藏族手工藝的重要組成部分。

在西藏,泥塑製作的歷史可以追溯到2000多年前,而2000多年來留在西藏各地的無數泥塑作品,通過一代代泥塑工藝大師長期的藝術實踐,形成了獨特的工藝風格,也代表了西藏近、現代傳統工藝的最高水準。如今珍藏在布達拉宮、羅布林卡等的不少珍貴歷史文物就是泥塑珍品,它們雖經千年風吹日晒,仍能得以儲存下來。

西藏泥塑簡介、西藏泥塑圖片欣賞 第2張

西藏泥塑傳承

歷史上藏傳泥塑工藝主要分佈在拉薩、日喀則、昌都、山南等地,和平解放前的舊西藏時期更是形成了以拉薩為集中製作點,向各地輸出泥塑作品的局面。泥塑的製作工藝也主要儲存在拉薩等地,拉薩個別泥塑師掌握的加工技術比較完整,傳承得也比較地道, 在拉薩市古藝建築總公司(俗稱“古建隊”)工作的邊巴是泥塑的代表傳承人。

舊西藏的泥塑工藝由洛桑丹增大師傳承後,1988年傳授給了古建隊泥塑組的邊巴。而在古建隊,當我把泥塑工藝正在申報“自治區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的訊息告訴邊巴時,他並不是很瞭解“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含義,等到藏、漢語都很流利的瓊達為他解釋之後,他發出“啊勒”的感嘆,看來邊巴對自己所從事的工作的歷史地位和文化意義認識並不是很深,在他和現在唯一的徒弟次旦看來,泥塑在很大程度上只是謀生的手段。問及為何只有次旦一人在學泥塑時,邊巴斷斷續續地說:“徒弟?以前有,有很多……現在都去做生意了……收太多徒弟不好嘛……也沒有多少人學……”次旦說,將邊巴老師的泥塑工藝完全學到手,至少需要4年時間,目前,他已經學了兩年,等全部學會後,他就要回到家鄉日喀則做泥塑,“現在日喀則做泥塑的人已經很少了”。對此,古建隊辦公室人員仁青給我的資料上說明了傳承人的現狀:“城關區古藝建築研究所在2007年對泥塑工藝開展了調研搶救工作,從舊西藏時期製作泥塑的手工藝人處收集資料。目前急需繼續尋找掌握有泥塑工藝技術的其他老藝人進行研究,再經過整理搶救後儘快培養新的傳承人,以免出現失傳的危險。”西藏泥塑材料、工具除了原材料塑泥之外,泥塑的工具在藏話中叫“代萬”,可稱作“抹子”。它是一種鉛筆狀的木棍,兩端各有一個平行的鏟面,有的鏟面刻有相互交叉的印槽,專門用於製作塑像的泥殼,還有的鏟面用於抹光塑像的泥殼。從泥塑技術上來講,有浮雕、陰陽刻鑿、雕鏤、空心塑造等。 二.泥塑製品及工藝 1.泥塑佛像,特別是泥塑大型佛像,首先,按一定比例做一個尺寸合適的木架(木模),周圍纏繞上能粘附塑泥的禾稈;其次,用蘭草繩和綿線把禾杆捆紮起來,做成毛坯;再次,在毛坯上塗抹覆蓋上塑泥;最後,用扶子等工具,塑造出所要塑造的佛像的骨形、軀體、和衣飾,至此,佛像就算塑成。 2."擦擦"是藏語的譯音,意思是"用模子擠壓印製的泥塑"。這種泥塑大體分成兩類:一類是佛陀、菩薩、神靈、上師及其象徵供品等的浮雕,是用硬模擠壓而成或用單面凹凸板模壓成;另一類是小型的佛像和帶有佛塔的"佛塔小山",是用在很大程度上類似於軟模的一種模子做成。

與金屬雕塑相比,泥塑取材料較為容易,因此在各大寺院的雕塑中泥塑更為普遍和流行。因其不易儲存,早期的作品所存較少。按類別,藏傳佛教的泥塑作品可以劃分為泥塑和擦擦兩種型別。泥塑為大型雕塑,通常有素面和彩塑之分。在現存作品中,絕大多數作品都經過上彩和敷金,因此彩塑在泥塑作品中佔有重要的地位。一般而言,泥塑的骨架通常用木材、皮革、草等材料製成,中心的支架通常為木材,其風格與同一時期金屬造像的風格基本一致。擦擦與普通泥塑相比,則形制較小,其技法也與普通泥塑不同,為模子模印而成。

阿里地區託林寺儲存的泥塑是西藏現存較早的泥塑作品之一。從現存和近年發掘作品來看,風格與古代阿里地區,即今拉達克地區阿齊寺等寺中的泥塑風格一致。作品題材種類繁多,主要包括諸佛、菩薩、弟子、高僧、大成就者和護法神等造像。其中主尊的形制十分巨大,高達數米,脅侍通常也與真人等高,具有濃郁的克什米爾佛教藝術風格;佛像比例協調,四肢勻稱,高鼻寬肩,剛毅肅穆;菩薩身材苗條,豐乳細腰,仍保持優美的S形身軀,造型婀娜多姿,與佛像相比,具有柔美的風格特點;弟子、高僧和大成就者具有濃郁的寫實筆觸;而護法神造型趨於誇張,充滿了浪漫情調。這些作品絕大多數為彩塑、繪塑結合,將雕塑和繪畫兩種藝術融為一體。頭部、身軀、四肢和五官等主體均為雕塑而成,服飾和區域性造型則多用繪畫技法。如阿齊寺現存代表此類藝術風格的部分作品就在腿部等位置描繪傳記故事,人物造型生動,細緻入微,體現出高超的繪畫技巧。繪畫和雕塑結合的這一形式是西藏西部阿里地區後弘期初期泥塑與眾不同的特點之一。

三.西藏佛教泥塑

日喀則地區康瑪縣的艾旺寺泥塑是前、後藏地區現存最早的泥塑藝術品之一。艾旺寺泥塑造型極其優美,技藝十分精湛,也是古代西藏雕塑藝術中極其珍貴的作品。艾旺寺建於12世紀,位於連線亞東和江孜之間的主要商道上。寺院由無量壽佛佛殿、不空見如來佛殿和伏魔殿等三座佛殿組成。寺門南向,其外為環繞一週的轉經迴廊。主殿位於整座建築北面,殿中雕塑主尊為不空見如來佛,左右為彌勒菩薩等脅侍雕塑組像,每側各有三尊脅侍造像。佛和脅侍菩薩均身著袈裟,袈裟厚重,衣褶繁密。殿中原來還塑有六尊佛陀的雕塑,但現在只有一些雕塑的頭部殘存。主殿左側為無量壽佛殿,脅侍為6尊身著厚重團花長袍的菩薩雕塑和殿門兩側的護法神。主殿右側為伏魔殿,主尊魔羅進攻釋迦牟尼佛的泥塑已毀,現為空龕。艾旺寺現存雕塑都比真人大,表面敷有一層厚厚的金粉,由於屋頂坍塌,雕塑常年暴露在外,因此金粉已失。從風格上看,艾旺寺泥塑為印度波羅藝術和內地佛教藝術的完美融合。佛像眼瞼細長、厚重,前額寬大、突出,胸膛寬闊,鼻子細小,鼻孔輪廓分明,雙脣彎曲,頂髻高聳、厚大,手掌寬厚,手指微屈,具有印度波羅藝術的主要風格特徵。與此同時,整個人物的造型,尤其是弟子的造像,具有我國西北少數民族濃郁的相貌特徵,注重體積感和厚重感的表現。佛冠不再是難看的三角形,形制變大,並且更接近樹葉造型。直挺的眉毛也不再是印度波羅藝術原型中的拱形造型。方形的下頦,高度藝術化的頭髮和造型細小、鏤空、頂部呈尖狀的背光造型顯而易見也呈現出濃郁的中亞風格。

西藏泥塑簡介、西藏泥塑圖片欣賞 第3張

艾旺寺泥塑菩薩頭像

寬大、厚重的袈裟,是艾旺寺佛像雕塑中最突出的特點。袈裟富於垂感,衣褶細小繁密,線條流暢,在部分作品中一直懸垂到了腳背,並且在袈裟上通常都飾有造型精美的團花,與內地雕塑中的袈裟造型極其相似。這種袈裟的造型、衣褶的處理和其中波斯風格的團花紋樣在此時期的寺院雕塑中都十分流行,成為一種時尚。兼收幷蓄、博採眾長不僅是艾旺寺泥塑的一大特點,同時也是整個藏傳佛教雕塑以及整個藏傳佛教藝術的一大特點之一。通過對各種不同風格的吸收、消化,最後形成了自己獨特的風格。著名的江孜白居寺泥塑就是這一特點的典型代表。

西藏泥塑簡介、西藏泥塑圖片欣賞 第4張

擦擦

“擦擦”是藏語對梵語的音譯,意為真相或複製,是指一種小型的脫模泥塑。擦擦的圖案以天降塔、門塔、菩提塔和神靈佛像為多,並均有《般若波羅蜜多經》的經咒。信徒製作擦擦的目的是積善功德。製成的擦擦多作為佛塔的裝藏而置於塔內,或供奉於寺院屋頂、山頂瑪尼堆之上及修習巖窟內。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zhizuowo.com/yishu/nisu/me3k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