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製作窩 >

文化創意 >絲網花 >

民間年畫中的古老畫種:撲灰年畫

民間年畫中的古老畫種:撲灰年畫

母子奪魁

撲灰年畫是我國民間年畫中的一個古老畫種,始見於明代成化年間(1465-1487年),盛行於清代。從現有的資料看,全國只有高密一地存在這種年畫,主要產地在高密北鄉姜莊、夏莊一帶30多個村莊。

民間年畫中的古老畫種:撲灰年畫

四季

撲灰年畫是在寫意國畫的基礎上成長起來,後來經高密北鄉公婆廟村王姓人家發展創新,在文人畫和廟宇壁畫的基礎上形成一種撲灰起稿,繼以手繪,半印半畫的年畫。

民間年畫中的古老畫種:撲灰年畫 第2張

戲出故事

所謂撲灰,即用柳枝燒灰,描線作底版,一次影印多張。藝人繼而在印出的稿上粉臉、手,敷彩,描金,勾線,最後在重點部位塗上明油即成。撲灰年畫技法獨特,以色代墨,線條豪放流暢,寫意味濃,格調明快。撲灰年畫多以仕女、胖娃、戲曲人物、神話故事、山水花卉為題材,深受廣大群眾喜愛,多次在國內外展出。

民間年畫中的古老畫種:撲灰年畫 第3張

撲灰年畫,是山東高密特有的年畫品種,主要產地是高密北鄉姜莊、夏莊一帶的30多個村莊。當地稱之為“抹畫子”,而專家學者譽之為“寫意民間畫”。

高密撲灰年畫起源於明代成化年間,盛行於清代,距今已有500多年的歷史。明朝初期,一部分外地移民來高密定居,他們受廟宇壁畫的啟發,借鑑中國傳統寫意畫,在宣紙或託裱的雙層毛邊紙上作畫,沿街變賣以作生計,這就是撲灰年畫的雛形。相傳後來經高密北鄉王姓人家發展,最終形成了撲灰起稿、繼以手繪的高密撲灰年畫。

製作撲灰年畫時,藝人先用柳條枝或豆茬燒成灰炭勾畫畫稿輪廓,然後用紙拓撲,在畫紙上留下灰稿,一次灰稿可“撲”成五張正稿,“撲灰”年畫由此得名。然後由一人或多人在印出的畫稿上粉臉、手,開眉眼,手繪敷彩、描金,再用筆勾出線條,最後在重點部位塗上明油(一種用酒精鬆香調成的上光油),使之明亮奪目,一幅完整的撲灰年畫就完成了。撲灰年畫是刻版印刷推廣前的一種年畫生產方法。清代嘉慶年間,高密年畫亦受木版年畫的影響,也採取了雕版印製畫稿輪廓,爾後手繪的方法,即所謂“半印半畫”。此後,撲灰、半印半畫與木版套印等不同的印製形式,在高密年畫中同時並存。

撲灰年畫最初的作品大多是神像和墨屏花卉,受廟宇壁畫和文入畫的影響,以水墨為主,顏色也不濃,有一種古樸典雅的味道,正所謂“墨屏墨屏,案頭清供,婆娘不喜,老頭奉承”。這種作品被稱為“老抹畫”。到了清代乾隆末年,當地製作撲灰年畫的人漸多,開始在李家莊、趙家圈、杜家官莊等處開辦作坊、成立畫店。到清末鼎盛時期,作畫能手蜂起,撲灰年畫發展成一種全新的面目,形成了一種新的流派——“紅貨”。“紅貨”大膽借鑑天津楊柳青年畫和山東濰縣年畫對色彩的運用,積極向大紅大綠靠攏,以色代墨,追求畫面色彩的豔麗紅火,給人一種對比強烈的印象,改變了“老抹畫子”那種“黑乎乎”不甚豔麗的狀況,作品豔麗紅火、對比強烈,較好地適應了人們對年畫提出的“新鮮好看”的要求,一時為多數人所喜愛,正如歌謠所說:“紅綠大筆抹,市上好銷貨,莊戶牆上掛,吉祥又紅火”。

撲灰年畫有自己獨特的繪製筆法。“刷刷刷,一溜栽花,大筆狂塗,描子勾拉,細心粉臉,眉眼巧畫,待要好看,鹹菜磕花”,這是曾經流傳於高密民間的一首順口溜,十分精闢地道出了撲灰年畫的筆法重在“抹”的風格。其中的“大筆狂塗,描子勾拉”就是指筆法。前者是“意”的體現,後者是“工”的寫照。畫工們在製作每一張畫時,從服裝到頭髮,全是採用單色抹刷,連輪廓也是一筆抹下,其“大筆狂塗”的瀟灑豪放之氣得到充分體現。“描子勾拉”則是指區域性的加工精描,這與 “大筆狂塗”形成鮮明的對比,突出了兼工帶寫的風格特點。寫意味濃、兼工重寫是高密撲灰年畫的精髓。

高密撲灰年畫色調明快,構圖巧妙大方,形象追求動感,線條豪放流暢。畫中以色代墨,著色濃重,色彩豔麗,全幅多用對比色,畫面主體部分加中間色,既協調了色彩的對比,又加強了人物造型的美感。其人物面部造型大多胖腮大耳,但在豐滿圓潤中不失雋秀,既有濃厚的喜慶氣氛,而又很雅緻。而且凡是人物作品,都有一個或幾個潔白的“粉臉”,即在作畫時,把人物臉部先粉一個潔白的臉型,然後巧妙地勾畫出眉眼、五官,再敷彩、塗明油,讓人物看上去富於彈性,透明細嫩,給人一種強烈的肉質感,這是撲灰年畫所獨有的藝術效果。

高密撲灰年畫主要以仕女、胖娃、戲曲人物、神話故事、山水、花卉為題材,代表作品有《姑嫂閒話》、《踢毽子》、《萬事如意》、《富貴平安》、《八仙慶壽》、《牛郎織女》、《福壽雙全》、《雙童獻壽》、《團扇美人》、《四季花屏》等等。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zhizuowo.com/wenhua/siwanghua/0j7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