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製作窩 >

民間藝術 >年畫 >

技藝中的年畫記憶—年畫製作方法及年畫圖片大全手工教程

技藝中的年畫記憶—年畫製作方法及年畫圖片大全手工教程

張殿英作品《新春大吉》

技藝中的年畫記憶—年畫製作方法及年畫圖片大全手工教程
年畫最早是以門神形式出現的,漢代文獻中,已有門神畫的記載。到了宋代,年畫已漸形成,當時北宋都城開封,每到十二月,除印製的門神年畫外,還有手繪畫。元朝以後,山水、花鳥、竹梅、蘭草等形式的繪畫盛行起來,人物畫漸漸趨向衰落。明代興起的插圖版畫藝術日益繁榮,促進了民間木刻年畫的發展,不少人物畫家、畫師繼承我國人物畫的優良傳統,創作了不少民眾喜愛的作品,有些至今仍存於世。清朝是民間年畫昌盛時期,出現了反映社會生活和人民思想的民間年畫。此外還有描繪生兒育女,連生貴子的題材,這是因為明末清初連年戰爭不斷,大批人口消亡,急需勞動力恢復生產。所以清初的年畫中,大量出現了《金男玉女滿堂歡》、《閤家歡樂》、《麒麟送子》等婦女娃娃題材的楊柳青年畫。東南沿海一帶的人們,曾隨船漂洋過海到域外經商謀生,但他們並未隔斷故土鄉情。為了使海外僑胞新年與故鄉親友共度良辰,廣東佛山、潮州、福建泉州、漳州、廣西南寧等地區的年畫店,印製了具有鄉土民俗氣息的“紙馬”,供當地和海外同胞新年時祛災迎福、焚化祀福之用。它雖然在過去曾作為一種焚化或棄置在路頭橋旁的祛災之物,但仍不失其為過年時出現的木刻版畫之品類。

雲南紙馬

自上世紀五十年代末開始的“破除迷信”、反封建政治運動、尤其是十年浩劫,對傳統木版年畫造成了致命的打擊。八十年代以來,隨著改革開放的加快,商業化、城市化、現代化和旅遊業的衝擊,傳統民俗的變異,傳統年畫處於瀕於滅絕的邊緣。2003年開展的中國民族民間文化保護工程和當前制定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國家名錄工作的開展,重新使十幾個民間傳統年畫產地的僅存的作坊和民間藝人得到了重視和保護。

工藝流程

民間年畫的印製方法大體相同,只有幾個不同地區的做法稍異。一般說來繪刻年畫原版到印刷成畫需四道工序:第一,畫師起稿和定稿後,用白描法畫在毛邊紙或薄綿紙上

第二,刻工將畫師定稿用粉糊反粘在刨平的梨木或杜木板上,留畫稿墨線剔去空白處,完成墨線版第三,畫師將墨線印出的畫樣,再在畫樣上點出顏色,刻工再按點出的不同顏色,刻製出彩色套印版第四,刷工將每幅年畫的墨線和套色版準備齊全後,開始將紙數百張壓在刷印畫案的固定位置上,再把畫版仰放在紙的左邊,用手翻紙,蒙在塗勻顏料的畫版上,右手用板刷(鬃刷)刷畫版上面的紙,如此一張一張在固定位置上,將紙刷完,然後再換另一顏色版,依樣刷完紙張後,再換一版,直到全部完成一幅畫後為止。

楊柳青畫社印刷步驟

刷印色彩的次序是:先印墨線,次黃色,再藍色(藍、黃兩色套印呈綠色),紫、橙、大紅、有的最後套印金粉。這樣印製年畫的方法在各地年畫中佔大多數,只有天津楊柳青年畫印完套色版後,還要由當地畫工開相(即人物的頭臉經七八道手工敷粉填紅,勾眉畫眼)和補空(沒套印的衣飾等物),才算完活。

楊柳青畫社彩繪步驟

在蘇州早期仕女娃娃畫和山東濰縣一部分畫中也曾染臉開相,但較簡率。山東高密年畫中有一種“撲灰畫”。即用炭條勾畫出線稿,再將紙鋪在稿上,炭色即在紙上隱約地現出輪廓,如此可鋪三五張,然後如寫意般地填畫出色彩。最後也要敷粉點脣,畫眼開相。

撲灰年畫製作步驟

四川綿竹的年畫,只用墨線版印出輪廓,不用色版套印,全憑畫工手繪。有的添補金色團花時,則用捺印法,將花樣刻成圖章形,最後用手捺在畫面上。還有一種漏版印製年畫的方法,過去貴州和河南開封皆承傳此一古法,即用木版印出墨線年畫後,色版不用木版刻制,而用數層紙裱成方形硬厚紙方,浸入融化的黃蠟中,浸透後取出,晾乾,呈半透明的紙板,而後按需要套印的色彩在浸蠟的原紙板上鏤空,一色一版;印色時,將紙版覆在墨線畫坯上,用刷蘸色刷版,即將顏料漏在畫面上。但這種方法易汙染畫面,所有現在不再沿用。再有就是隻用木版印出墨線,或印出後抹一道紅綠色,這種方法常用來印製紙馬神像之類。

綿竹年畫

小知識·年畫門神中國最古老的人形門神是神荼和鬱壘,漢畫裡有其圖象。《山海經》中記載:“滄海之中,有度朔之山。上有大桃木,其屈蟠三千里,其枝間東北曰鬼門,萬鬼所出入也。上有二神人,一曰神荼,一曰鬱壘,主閱領萬鬼,惡害之鬼,執以葦索而以食虎。於是黃帝乃作禮以時驅之,立大桃人,門戶畫神荼鬱壘與虎,懸葦索以御凶魅。”《荊楚歲時記》中記載:正月一日,“造桃板著戶,謂之仙木,繪二神貼戶左右,左神萘,右鬱壟,俗謂門神。”神荼位於左邊門扇上,身著斑斕戰甲,面容威嚴,姿態神武,手執金色戰戢。

張殿英作品《印金 門神神萘》

鬱壘則位於右邊門扇上,一襲黑色戰袍,神情顯得閒自適,兩手並無神兵或利器。

張殿英作品《印金 門神 鬱壘》

然而,真正史書記載的門神,卻不是神荼和鬱壘,而是古代的一個勇士叫做成慶的。在班固的《漢書·廣川王傳》中記載:廣川王(去疾)的殿門上曾畫有古勇士成慶的畫像,短衣大褲長劍。到了唐代,門神的位置便被秦叔寶和尉遲敬德所取代。門神分為武門神及文門神,武門神一般貼在大門上,也就是我們最熟悉的兩位門神。東邊為上,貼秦瓊像,西邊為下,貼尉遲恭像。文門神是貼在正堂屋及廂房門上的,一般是招財進寶、五子登科之類的彩畫。貼門神時,誰在左誰在右位置是固定的,不能隨意更動,如貼錯了,叫“反貼門神”,有句俗話說:“反貼門神左右難”。按民間的說法,若把門神左右的位置貼錯了,一年中諸事不順,總感左右為難。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zhizuowo.com/yishu/nianhua/20nwj.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