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製作窩 >

文化創意 >編織 >

“工匠運動”:DIY拯救美國製造業?手工編織教程

“工匠運動”:DIY拯救美國製造業?手工編織教程


    隨着信息時代到來,當代人的動腦能力越來越強,動手能力卻越來越差。織毛衣、修收音機、打製木櫃……這些手藝,正漸漸被遺忘。
   
    美國近年興起“工匠運動”,結合傳統DIY理念和現代科技,試圖重新搭建人與物質世界的“有形”接觸,恢復人們親手使用工具為生活創造便利的能力,拒絕“一切交給電腦解決”。
 

“工匠運動”,一場新工業革命?

 
    美國媒體將“工匠運動”譽為一場“新工業革命”,但從很多方面來説,這場運動其實體現的卻是一種“迴歸”。
 
    現代“工匠”可以是一個會手織毛衣的家庭主婦,一個善於修理各種家用電器的中年男子,也可以是掌握最新3D打印技術的“新新人類”。只要是那些親自動手、將DIY理念付諸實踐的人,都是推動“工匠運動”的一分子。
 
    這場運動的樞紐是所謂的“工匠空間”。過去10年內,美國出現數百個“工匠空間”,主要坐落於社區公共場所,如圖書館、博物館或青少年活動中心。接觸不到木工活和機械裝置的學生們,有想法卻沒有資金置辦設備的創業者們,想暫時脱離電腦、體驗動手樂趣的普通白領們,紛紛聚在這裏,揮灑汗水打造各種物件。
 
    在底特律東南端的“埃利奧特山工匠空間”,兩個12歲小姑娘正沉迷於一項工作。茨薇娜·格雷手握烙鐵,她的朋友雷文·霍爾斯頓-特納則拿着一台木材燃燒裝置。她們想在一個木箱表面烙出先用鉛筆畫好的“我行我素”幾個字。
 
    茨薇娜解釋説:“我們想看看用哪種工具效果更好,烙印更深。”“還有,哪個顏色更漂亮,”雷文補充道。
 
    底特律有6個這樣的“工匠空間”。這座曾經輝煌一時的“汽車城”隨着製造業衰落而面臨破產,但也同樣受到這股結合傳統手工作業與現代技術設備的“工匠運動”潮流感染。
 
    2010年,戴爾·多爾蒂在底特律“亨利福特博物館”舉辦第一屆“底特律工匠嘉年華”。多爾蒂算是“工匠運動”的始作俑者,2005年,他在加利福尼亞州推出了《製造》雜誌,開啟潮流。他説:“我們把很多不同羣體聯繫起來,他們其實都在製造東西,卻各自以為在做與他人不同的事情。藝術家認為自己和開發機器人、或作電子產品的人是不同的羣體。從某種角度而言,把他們都稱之為‘工匠’,能讓不同羣體的人聚集到一起來,看見彼此之間的共同點。”
 
    2006年,多爾蒂在加州聖馬特奧主持召開第一屆“工匠嘉年華”。因為活動場地處於舊金山灣,自然吸引了一大批在自家車庫和工具間打造機器人和軟件的“極客”,也同時引來了許多編織、木工等傳統手工藝愛好者。
 
    選擇底特律舉辦“工匠嘉年華”,對多爾蒂來説是個實驗。他想證明“工匠運動”“不僅僅是硅谷特有的現象,或者只能在舊金山灣地區才會成功。工匠到處都是,而像底特律這種地方,工匠文化幾乎已融化在其基因裏。”
 
 

今天的DIY,明天的“美國製造”

 
    “工匠運動”不光是一羣人的業餘愛好,還潛藏着對美國政治經濟的重大意義。6月18日,美國白宮舉辦首屆“白宮工匠嘉年華”活動。總統奧巴馬對參加者發言:“今天的DIY就是明天的‘美國製造’。美國製造業正經歷一場革命,一場能在未來數十年內幫我們創造新就業崗位和產業的革命。你們的項目正是範例。”
 
    美國多年經濟低迷,就業形勢嚴峻,製造業首當其衝。相比其IT領域技術水準的遙遙領先,美國對傳統制造業技工的培養卻不再重視,製造業越來越依賴於“外包”。
 
    專家説,這是因為教育理念存在誤區。如今大多數人認為,高中生畢業後就得上大學,那些“上不了大學”的人才會選擇職業技術學校。由於預算限制、標準化測試使學業壓力增大等原因,許多中學校被迫取消手工藝、家政和藝術創作課程,全力以赴提升學術成績。另外,數字時代使更多勞動力向信息技術產業集中,進一步導致美國人動手能力越來越差。
 
    上世紀70年代,中學生尼爾·格申費爾德已經明確感受到“動手者”和“動腦者”的分野。他當時想選擇進入職業技術學校,因為在他看來,那裏是“學焊接、修車和其他‘酷技能’的地方”。但師長告訴他不能這麼選,“因為我聰明”。
 
    多年後,格申費爾德當上貝爾實驗室的工程師,但他對動手的愛好並未消減。工作之餘,他經常上車間動手做東西。可仍有人這樣説他:“得啦,你可是聰明人,應該指揮別人幹事。”
 
    格申費爾德如今是麻省理工學院的機械工程學教授,他領導的麻省理工“數位與原子中心”正嘗試改變這種“聰明孩子讀書,笨孩子學手藝”的觀念。他開發了一個“加工實驗室”,在這裏,“聰明孩子”們得以把他們腦子裏的奇思妙想設計出來,並動手加工成一件件實物。
  

從“加工試驗室”到“工匠空間”

 
    “加工試驗室”耗資上千萬美元建成,既配備先進的加工儀器,如電子顯微鏡、射流切割機,也有傳統的金屬器械和木質工具。學生們在這裏設計製造各種器械,小到處理蛋白質的微型器械,大到可以組裝飛機的大型器械。
 
    為推廣這一項目,格申費爾德開發了一套簡約版的“加工實驗室”模板:一台激光切割機,一台能操作精細切割、塑形、鑽孔的計算機數控機牀,一台3D打印機及掃描儀,一部銑磨設備與各種手動加工工具,總成本約10萬美元。
 
    2007年以來,從英國北愛爾蘭到不丹,全世界湧現幾百個“加工試驗室”,全都通過數字視頻連接。西班牙巴塞羅那設置了數個“加工試驗室”,作為經濟復興戰略的一部分。聯合國甚至考慮在難民營中建立“加工試驗室”,作為對難民開展教育和職業技術培訓的途徑。隨着“加工試驗室”遍地開花,格申費爾德設立了“加工基金會”,幫助新建立的試驗室管理者獲取設備與指導。
 
    “加工試驗室”方興未艾,“工匠運動”又緊跟而上,形成一場涉及面更廣的運動。在美國,已有超過200個組織在“”網站上登記註冊。
 
    美國政府把這場運動視為國家培養下一代技術人才的平台。奧巴馬在白宮的“工匠集市”活動上承諾,政府下屬的幾家研發機構將向公眾開放,並呼籲美國各地方官支持本地社區多建一些“工匠空間”。
 
    2011年,美國國防部高級研究項目局啟動一個為期四年的試驗性項目,與全美大學研發機構合作,在1000所中學展開“工匠空間”。上個月,國防部宣佈,項目局將提供1250萬美元獎金,用於鼓勵中學在校生和畢業生用“低技術”手段製造出“高技術”設備的相關教學和培訓。
  


“工匠運動”:DIY拯救美國製造業?手工編織教程

“埃利奧特山工匠空間”創始人傑夫·斯特奇斯(左)與孩子在討論


孩子們才是中心

 
    弗吉尼亞大學文化高級研究學院的馬修·克勞福德教授認為,“工匠空間”的興起,是現代人感覺自己日益疏離實體世界而做出的一種反應。“從嬰孩時期開始,我們就通過操縱世界去了解世界,就像是戳戳它,看看它是否會戳回來。”但如今,年輕一代似乎已不再看重這種對物質環境的探索。
 
    在底特律的“埃利奧特山工匠空間”,茨薇娜和雷文已經是“小老師”,指導過數百個孩子和成人修補壞掉的電池接點、搭建電路板等等。她們覺得自己在這裏收穫良多。
 
    “我在這兒獲得更好的教育,”在家上學的茨薇娜説,“在這裏你能做自己想做的事情,設計屬於自己的課程。”
 
    這也是傑夫·斯特奇斯創立這家“工匠空間”的用意所在,他想把關於製造的理念傳遞給在底特律長大的孩子們。成千上萬人離開了這座申請破產的城市,大片社區荒廢凋零,200所學校被迫關閉。斯特奇斯從一家慈善基金取得創業資金,2011年冬在一家教堂地下室創立“埃利奧特山工匠空間”。
 
    對一些成人來説,“工匠空間”是一個懷舊場所。在空間的編織部,志願者教孩子們使用縫紉機縫被子、做棉手套等。這些曾是學校家政課的必學技能,但隨着教育經費不斷削減,家政課淪為首批犧牲品。
 
    對孩子來説,更吸引他們的,是“我的地盤我做主”的獨立感。正如茨薇娜在底特律的一場演講比賽中所説:“在那裏,孩子們成為宇宙的中心,而大人們僅僅是引導你、幫你度過挫折,直至你最終成為自己的指導。假設世界上每一個孩子都像我一樣有這麼棒的機會,在他們的社區裏都能有一個工匠空間,那該多好?或者更好的是,設想一下每個教室都成為這樣的地方,允許孩子們屢敗屢戰,從挫折中走向成功。”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zhizuowo.com/zh-hk/wenhua/bianzhi/dmm43g.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