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製作窩 >

民間藝術 >民間工藝 >

誤入“泥”途40年 泥人張傳人王潤

誤入“泥”途40年 泥人張傳人王潤

誤入“泥”途40年 泥人張傳人王潤
手藝道上的人,捏泥人的“泥人張”排第一。而且,有第一,沒第二,第三差著十萬八千里。

——馮驥才《俗世奇人泥人張》

泥人張究竟高在哪裡?奇在何處?

王潤萊認為,泥人張高明之處一在於“真”,二在於“奇”。“真”,即形神皆備。與古代泥塑不同,清代道光年間張明山首創泥人以來,泥人張就以現實生活題材為主,現實生活中的人物、風俗,經過藝術的提煉加工而臻於完美的呈現,這就如同唐代畫家張璪所說“外師造化、中得心源”。泥人張的另一高明之處“奇”,則因為其奇人奇事一直流傳至今,成為泥人張“奇”的最好註腳。袖手捏泥人、賤賣海張五、戲耍李鴻章、慈禧愛泥人這些故事就像下酒的茴香豆,夠人們喝好幾壺了。

誤入“泥”途40年 泥人張傳人王潤 第2張

泥人張泥塑大師王潤萊

在王潤萊看來,泥人張之所以能超越同儕,蜚聲海外,是因為這一發源於民間的手工技藝採用了現實主義的手法,深刻詮釋了生活的本質。“第二代泥人張傳人張玉亭把當時貪官汙吏變成小鬼的形象加在鍾馗嫁妹泥塑的儀仗隊中,替老百姓出了口氣,這套作品在西方被評為中國近現代代表性的批判現實主義作品。因此,如果我們單純地把泥人張當做民間藝術、小玩意兒,其實是看低了它。”

誤入“泥”途40年 泥人張傳人王潤 第3張

泥人張發展至今已有近200年曆史,過去一直是家族傳承,1958年成立泥人張彩塑工作室後,這門父傳子承的民間藝術真正跨越了家族的門檻而成為社會藝術,泥人張彩塑藝術也得到新的發展。

百年技藝的當代創新

“在題材上基本延續了過去的傳統,集中在現實生活、民間風俗、神話傳說、文學典故等大類。”話題一轉,王潤萊重點強調了泥人張彩塑工作室在藝術方面的創新:“一是造型藝術、科學技巧的融入;二是色彩的大膽革新,吸收國畫、水彩、油畫技法,增強作品的表現力;三是製作工藝上的改進,過去是泥塑陰乾,現在變為將泥塑在窯中燒製成陶。過去著色用國畫、水粉顏料,現在則多用丙烯顏料施彩。這些都讓泥人更易儲存,也能更好地滿足收藏者的需求。”

誤入“泥”途40年 泥人張傳人王潤 第4張
製作步驟
王潤萊自1974年跟隨天津泥人張第四代傳人張銘先生和中國工藝美術大師楊志忠先生學習彩塑藝術,已經與泥人結緣整整40年。“想當年小王誤入泥途,看如今老王泥裡刨食”,這句話是王潤萊寫在微信朋友圈裡的自嘲之語。學習泥塑十分枯燥,買來膠泥,過濾、晾乾、加水、和泥都是前期準備工作。為了讓泥在干時不開裂,還要在泥里加入棉絮不斷捶打。泥做好了之後還要像醒面一樣醒一年的時間。製作過程同樣漫長,作品在窯中燒製,乾燥之後可能開裂,就需要修補然後再彩繪。
誤入“泥”途40年 泥人張傳人王潤 第5張
藝術感悟
學習技巧只是學到皮毛,只複製前輩的東西,人就變成了拷貝的機器。觸類旁通、技進於藝,這個過程要看個人的天賦和靈氣。在三尺寫字檯前枯坐,賦予一塊塊泥坯以靈感和溫度,雖自嘲說是“誤入泥途”,但王潤萊無時無刻不在思考如何用這門技藝創作出具有時代感、風格新穎的彩塑作品。
誤入“泥”途40年 泥人張傳人王潤 第6張
“這組作品名叫《私塾》,是中華百業泥塑系列作品中的一組。”王潤萊邊說邊掀起遮塵布,一位戴著圓鏡框眼鏡、手執戒尺的私塾先生和三名孩童躍入眼簾,教書先生的嚴苛和玩鳥調皮的學生使得泥塑作品充滿藝術張力,讓人不禁莞爾。雖然作品描述的是昔日的私塾場景,卻和每一個人活潑好動的童年相通,或許這就是藝術的魅力。在王潤萊的構思中,他將傾力創作一組中華百業泥塑系列作品,表現出中華傳統中的360行。
誤入“泥”途40年 泥人張傳人王潤 第7張
他表示,隨著現代化建設飛速發展,很多傳統的手工行業正在成為歷史,這些消失或正在消失的老行當幾乎都滲透著歷史文化的脈絡,做出這些表現老行當的主題泥塑,其實是在儲存歷史文化的基因。
誤入“泥”途40年 泥人張傳人王潤 第8張
“泥人張彩塑是架上藝術,尺寸大小適合人們欣賞。人物表情、服飾、道具逼真傳神,因此我希望這組中華百業泥塑系列作品不是簡單的圖解,而是藝術再現過去的百工狀態和生活環境。”王潤萊表示,目前該系列已經畫了40多幅圖、做了15套作品,唯一擔心的是時間不夠用。
誤入“泥”途40年 泥人張傳人王潤 第9張

出窯待彩繪的泥人

說到對泥人張彩塑的期待,王潤萊說出了多年的願望:“近些年來天津經濟迅速發展,城市建設日新月異,將泥人張作為重要名片的天津,應當建設一座泥人博物館。成立主題博物館,不僅是一項留存、延續民間文化歷史脈絡的民生工程,也是對泥人張彩塑藝術最好、最直接的保護。”

誤入“泥”途40年 泥人張傳人王潤 第10張

王潤萊作品《戲禽圖》

後記採

訪開始前,王老師仔細閱讀我們的採訪提綱,這只是採訪的開場準備,但王老師卻在兩天後發給我們一份他按照提綱上的問題認認真真手寫的文字說明。細緻、專注和從不多言的行動力,在手藝人身上得到最好的詮釋,也是作品能夠溫暖人心的力量源泉。

誤入“泥”途40年 泥人張傳人王潤 第11張

王老師的手寫稿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zhizuowo.com/yishu/minjiangongyi/dxkpd.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