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製作窩 >

文化創意 >編織 >

“三利杯”中國針編織時裝設計大賽(2002-2006)回顧(一)手工教程

“三利杯”中國針編織時裝設計大賽(2002-2006)回顧(一)手工教程

臨近2020年尾聲,盤點一個業餘編織愛好者也參與過的國內大型賽事——“三利杯”中國針編織時裝設計大賽(2002-2006)

在瀏覽相關賽事時,不難發現,同樣的編織,在不同平臺,賽況或側重點不同。在手工類平臺,編織是其中的一類手工藝,而在服裝設計中,相較時裝院校師生、時裝設計人員的專業類,編織愛好者則屬於非專業類。

『“三利杯”中國針編織時裝設計大賽(由中國服裝設計師協會和三利集團有限公司共同主辦)』是為數不多的將大賽分為專業類和非專業兩大類,以讓不同層次選手都有參賽機會。專業類主要面向全國各時裝院校師生、時裝設計人員,非專業類則是面向眾多業餘編織愛好者。據可查詢到的資訊,大賽僅舉辦過五屆,且舉辦年份較早,可供瀏覽內容也非常有限,比如大約是2002年舉辦的初屆,網路媒介已很難查到。

近二十年前,還沒有條件與機會關注賽事,也沒有這樣一個專屬編織人的平臺。今天,五湖四海編織人在此齊聚,互為關聯彼此成就,對編織的熱愛,讓傳統手工藝得以傳承,同時它也在滋養著每一位編織人。現將這份比較久遠的記憶,收集整理記錄在圈子裡,供編織愛好者們閒暇翻閱品味,回顧欣賞之餘,或許你也可以有所收穫。除此之外,在這份記錄中也有一些熟悉的身影:2006年日本編織王子廣瀨光治曾作為評委出席第5屆大賽,織友所熟知的葉海燕、胡金澤(三毛老師)在大賽中均有獲得獎項。



▼2003年,第2屆,在碰撞中尋求激情釋放 

專業類大賽共收到來自全國36所院校師生的參賽作品及社會自由來稿共362件,其中有26個系列作品入圍,非專業類來自全國20個地區的參賽選手僅有20人入圍,2003年11月23日入圍選手攜實物作品在北京飯店大宴會廳進行決賽。

“三利杯”中國針編織時裝設計大賽(2002-2006)回顧(一)手工教程

【▲一等獎,錢麗霞,女,23歲,浙江工程學院國際時裝技術學院學生,作品主題:漣漪】

(作品介紹)

漣漪,夏日清晨微微的細雨打在湖面上泛起一圈一圈盪漾開來的微波,鉤針的技藝在此得到了最好的發揮,豐富的色彩、毛線毛圈像小魚在水面上吐出的泡泡兒,盪開的水波紅的、黃的 、綠的似乎映襯著岸上別緻的景色 。 

(相關訪談)

FC:您這套服裝以什麼優勢壓倒群雄,奪取桂冠

錢:我認為是顏色和款式上的優勢,當然最主要的是工藝上的,可能比其他選手更到位一點。

FC:您的作品採取了針織和梭織相結合的手法,並且在區域性用了一些勾線的手法,這些都是獨立完成的嗎?

錢:不完全是,因為時間和工藝方面的限制,但是一些包和零部位還是獨立完成的。

FC:談到商業價值,能談談您的設計嗎?您認為自己的設計市場效應大嗎?

錢:我覺得做比賽和成衣還是有區別的,關鍵還是要看你參加什麼樣的比賽,比如“漢帛杯”以創意裝為主,“中華杯”以實用裝為主。我有一個參賽原則就是設計力求在商業價值的基礎上有所創意。這樣拿掉一些創意元素後,設計就可以直接投放到市場上去。我的觀點可能跟我的專業有關係,我不是學純設計的,我學的是服裝營銷與管理,營銷肯定要面對市場,這就要求設計師既要對市場瞭解,又要在設計中尋求突破,這就是互補吧。

FC:您認為目前中國針織市場發展有何欠缺?

錢:消費者對針織的認識還是很侷限的,其實針織的發展前景很廣闊,市場上好多原材料不是很齊全,許多紗線工藝還不到位,像國外有專業的紗線流行趨勢,而我們國家相對來說對這方面不是很重視。這是個循序漸進的過程,不可能一步到位的。

“三利杯”中國針編織時裝設計大賽(2002-2006)回顧(一)手工教程 第2張

【▲二等獎,丁瑛,女 , 25歲,清華大學美術學院學生,作品主題:喚起記憶的歌】

(作品介紹)

在一片純淨的白色當中 把我們帶 回那純淨的世界。編織出的花紋 、流蘇 、大兜袋 、精緻的包包 、抽帶鑲嵌纏繞著服裝,不僅僅是點綴而且賦予了服裝靈動的生命,同時 純天然材料與設計元素多種變化相結合創造出了類似浮雕的效果。

(相關訪談)

FC:製作過程中面臨最大的困難是什麼?

丁:最大的困難應該是如何將毛線的質感更好的表現出來,我利用毛線的精細變化和針法變化來達到理想效果。還有就是通過配飾和一些細節處理整合,怎麼更好地將這六套服裝協調起來。

FC:做這次設計之前進行過針織方面的調研嗎?

丁:是的,之前做足了功課,不但是對書本知識和目前針織市場的詳細瞭解,並且對紗線也有了較為詳細的認知,因為這是做針織設計的基礎。

“三利杯”中國針編織時裝設計大賽(2002-2006)回顧(一)手工教程 第3張

【▲二等獎,陳蕾,女 , 22歲,湖北美術學院學生,作品主題:唐卡】

將藏民族繪畫和繪畫唐卡撲捉的紋樣 , 斑斕的色彩為元素運用在服裝與裝扮之中 『 以彰顯個性與時尚。‘ 唐卡 ”是將中國西藏那片古老而神祕的土地融於了編織服裝當中 ,新典風格在繼承傳統美學的基礎上以飽滿 、 婉約線條融入現代風格中 , 再現了傳統民族文化中的精髓 。在打造優雅與簡約的同時用有多元文化的面貌和懷舊風情創造令人迷醉的時代感 。

“三利杯”中國針編織時裝設計大賽(2002-2006)回顧(一)手工教程 第4張

【▲三等獎,魏玲慧,女,22歲,江南大學紡織服裝學院學生,作品主題:我自由 我運動 我存在】

(作品介紹)

我的熱情像火焰 , 我的奔放像大自然 , 我飛翔 , 穿 梭於大自然之間 我感覺無限 。

(相關訪談)

FC:假如您現在成為一個針織品牌的設計師,您會怎樣運營和巨集觀調控這個品牌?

魏:我覺得做針織設計師與學院派設計是不一樣的。設計師首先要清楚品牌的設計定位和發展方向,跟時尚結合,走實用化路線,佔據市場優勢才是一個成熟設計師的夢想歸屬

“三利杯”中國針編織時裝設計大賽(2002-2006)回顧(一)手工教程 第5張

【▲三等獎,吳越,女 , 22歲 江南大學紡織服裝學院學生,作品主題:混沌秩序】

突出女性的曲線美感、細膩與粗礦的碰撞 。“混沌秩序 ”則一下把我們帶入了機械文明的殿堂,黑與白交織在 一起 。織法則更加大膽 , 或斜肩 、或多層次的短裙 。粗與細的材質大膽的對比,休閒裝和時尚完美的結合在一起 

“三利杯”中國針編織時裝設計大賽(2002-2006)回顧(一)手工教程 第6張

“三利杯”中國針編織時裝設計大賽(2002-2006)回顧(一)手工教程 第7張

“三利杯”中國針編織時裝設計大賽(2002-2006)回顧(一)手工教程 第8張

【業餘組】

一等獎:吉林的王孝珍;二等獎:湖南的段益蓉、黑龍江的沈洪豔;三等獎:河南的曹雲、江西的馬秀風、遼寧的徐繼蘭

▼2004年,第3屆,大賽主題為“舞動溫暖,本站”

(大賽簡介)

為促進企業、零售商與消費者的互動,向全國毛線編織專業人士、毛線編織愛好者、以及三利集團的零售商、加盟商徵稿。要求設計者按系列設計毛線針編織時裝作品,作品要求設計巧妙、製作精細並體現強烈的時尚感和文化特徵。

(針編織時裝)

針編織設計作為近年來國際時裝流行的一大主要類別,在時裝設計中以其獨特的視覺效果和穿著的舒適感吸引著消費者 ,並且越來越多的和梭織面料相結合,給予服裝更多層次的造型和風貌。通過前兩屆 三利杯”中國針編織時裝設計大賽的成功舉辦,發掘了一批優秀和極具潛力的針織設計師。針織設計作為國際時裝設計的新寵,可以從國際一線品牌的時裝釋出會上窺見一斑,各大品牌在最新的動態釋出上都有意無意的青睞針織時裝,可見,針編織時裝在國際流行動態大走勢上的地位已經不容動搖。

 (相關訪談,浙江理工大學藝術與設計系趙衛國教授)

Fc:您作為評委,對這次大賽的普遍感受是什麼?

趙:大賽實際上是一個發掘新人的很好的平臺,中國服裝走了很長的一段路,設計師隊伍從年輕的選手到社會上的職業時裝設計師逐漸成熟起來,他們對設計的理解和把握以及參賽作品反映了他們整體水平的提高。他們開始更多的關注服裝設計與服裝製造技術以及服裝面料基礎之間的關係。並且開始研究如何更好地利用三者的關係,這是很明顯的一個成長。這次三利杯業餘選手的大賽也不錯,從他們對針織服裝的熱愛可以看出我國服裝業有很雄厚的群眾基礎。

Fc:針織和梭織兩種面料形態在評審方面有什麼不同?

趙:不論針織還是梭織,作為一個設計師都應該準確的把握面料的特性,並且很好的利用這種特性進行設計。針織類很多特性是梭織類取代不了的,相反梭織類有些特性也是針織類做不到的。根據特性進行設計做出的感覺是不一樣的。

Fc:您在培養學生的時候,怎樣幫助學生選擇發展方向?

趙:我在學校進行長期教育的時候抓兩點,其一是瞭解產業和行業對設計師有什麼要求,儘量熟悉設計技能和能力,其二是讓學生知道中國傳統文化中有很多是可以發掘的,讓學生了解中國人有很多自己的方式設計服裝,從中發掘更多有意義的內涵。這是我們進行高等教育當中比較注重的兩個方面。

“三利杯”中國針編織時裝設計大賽(2002-2006)回顧(一)手工教程 第9張

【一等獎,傅興燁 ,男 , 浙江理工大學,作品主題:都市風景線】

系列採用解鉤主義設計手法,純手工棒針鉤織,運用線面關係結合經典之中性色彩,註釋都市男性的界限魅力。

【二等獎,萬傳璽,男 , 大連輕工業學院藝術設計學院,作品主題:輪迴】

靈感來源於傳統歐洲服飾,將古典元素中加入時尚運動元素,讓歷史與流行重新組合,試圖使優雅與運動相融合,體現一種輪迴的魅力。

【二等獎,王聖偉,女,清華大學美術學院,作品主題:移植光的記憶】

光,給我們放射狀,迴旋感,是流暢、轉動、也是璀璨、溫暖……本系列採用馬海毛、羊絨混紡毛、絲光花色線和趣味性強的皮筋進行編織。用平針、花針編織使其變化,在平面上找立體,在立體中找變化,找到光的時尚交錯感,移植光的多彩記憶!

【三等獎,張帆,女 , 北京服裝學院生,作品主題:白巧克力的誘惑】

人生充滿誘惑,就如同白色巧克力。讓我們穿上漂亮的針織服裝,到戶外去感受冬天,忘記一切煩惱與困惑,只管享受誘惑所帶來的刺激,在誘惑的生活中完美自己的快樂。

【三等獎,張虹,女,哈爾濱學院藝術設計學院,作品主題:趣】

作品運用大量白色毛線,三套服裝以休閒為主,帶有青春、活潑的氣氛,體現雪中趣味。

【業餘組】 

一等獎,陝西的李進;二等獎,湖南的段益蓉、河北的何佔奇;三等獎,黑龍江的王玉梅、山西的張秀連、山東的陳華。

“三利杯”中國針編織時裝設計大賽(2002-2006)回顧(一)手工教程 第10張

“三利杯”中國針編織時裝設計大賽(2002-2006)回顧(一)手工教程 第11張

“三利杯”中國針編織時裝設計大賽(2002-2006)回顧(一)手工教程 第12張

“三利杯”中國針編織時裝設計大賽(2002-2006)回顧(一)手工教程 第13張

“三利杯”中國針編織時裝設計大賽(2002-2006)回顧(一)手工教程 第14張

“三利杯”中國針編織時裝設計大賽(2002-2006)回顧(一)手工教程 第15張

“三利杯”中國針編織時裝設計大賽(2002-2006)回顧(一)手工教程 第16張

“三利杯”中國針編織時裝設計大賽(2002-2006)回顧(一)手工教程 第17張

“三利杯”中國針編織時裝設計大賽(2002-2006)回顧(一)手工教程 第18張

“三利杯”中國針編織時裝設計大賽(2002-2006)回顧(一)手工教程 第19張

“三利杯”中國針編織時裝設計大賽(2002-2006)回顧(一)手工教程 第20張

“三利杯”中國針編織時裝設計大賽(2002-2006)回顧(一)手工教程 第21張

“三利杯”中國針編織時裝設計大賽(2002-2006)回顧(一)手工教程 第22張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zhizuowo.com/wenhua/bianzhi/064wl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