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製作窩 >

流金歲月 >老習俗 >

爆竹聲響迎新春 中國的傳統節日春節習俗大全

爆竹聲響迎新春 中國的傳統節日春節習俗大全

爆竹聲響迎新春 中國的傳統節日春節習俗大全

中國新年的由來及意義

在我國民間的歲時節令中,春節可以說是最長的節日,從臘月初八開始一直到元月十五元宵節為止,這都是過年的範圍。民間稱傳統曆法的十二月為「臘月」。這裡的「臘」在古時是祭祀的意思,按《說文解字》:「臘,合也,合祭諸神者。」遠在商代,中國就有連天地、神靈、祖先一起祭祀的習慣,叫做「合祭」。
一年春、夏、秋、冬四次大祭,其中以冬祭規模最大。這種祭祀,表達了古代人一種樸素、謙卑的心理,意思是說:一年到頭了,能得到豐衣足食,該感謝神明啊!因為冬祭多在十二月進行,因此從周代開始,便把十二月叫做臘月,將舉行冬祭這一天稱為「臘日」。

臘八之後的臘月二十三也是一個大節,俗謂「過小年」,幾千年來,新年一直在中國人們心中的大日子,雖然經過了各朝代曆法多次的更改如:(夏朝建寅,商朝建醜,周朝建子,秦朝建亥),直到漢武帝太初元年又承襲了夏朝的傳統,沿用夏曆,以寅為正月,但是經過多次的更改,依然沒改變中國人的習俗,過年扔就是民間最重視的節日,在民國成立後,改用陽曆,以陽曆元月一日為新年元旦,農曆正月初一稱為過年,農曆元旦是正月朔日,也就是正月初一稱為「天臘日」,也稱為「元旦」、「元辰」、「正旦」、「履端」;又是歲之始、日之始、時之始、月之始、所以又叫「四始」;又稱為「三元」,既歲之元、月之元、時之元;又叫「三朝」既歲之朝、月之朝、日之朝、則稱為「過年」。

送神

傳統年俗慶祝活動自農曆十二月二十四日「送神」就開始了。傳說灶神掌管一家人的平安及記錄家中每個人的行為,在這天返天述職,主要是向玉皇大帝報告人的功過善惡;人們想多放幾天沒有神監管的日子,通常都「送神早,接神遲」;而為了讓灶神多說自家人好話,除了準備豐盛的供品外,還會用甜食祭拜,以期「好話傳上天,壞話放一邊」。送神後,家中沒有神明在,移動任何祭器都不會觸犯神靈,所以就可以進行大掃除,俗稱「清」,意謂著除去舊年的一切晦氣,迎接新年新氣象。送神日起商人們也開始賣春聯、年畫、及過年用的吉祥飾品;接著就是辦年貨,從吃、穿、民生用品到應景的春聯、年食、鞭炮等,熱鬧的採買街景及人潮、逐漸把過年的氣氛推上高潮。

掃除 蒸糕

年糕是用糯米做的,吃年糕有「步步高昇」、「年年高」的意思。(中央社)

送神之後就準備過年,所以有「掃除」、俗稱「拂塵」,將家內家外洗刷一新意味著除舊佈新,將舊年的一切晦氣除去,二十五挽臉、二十六、二十七開始蒸年糕,甜年糕是用糯米做的,吃年糕有「步步高昇」、「年年高」的意思。

菜頭粿就是蘿蔔糕因「菜頭粿、好彩頭」,而菜頭是當季的最盛產的蔬菜,最符合經濟的效益,菜頭粿是用再來米和蘿蔔混合一起蒸熟;發糕,發財的含意。

芋粿、包仔粿:芋粿是用芋頭家糯米和再來米做成的糕點,具有「護孫」的意思;包仔粿則有「鹹的包金、甜的包銀」的吉祥意義在,它也是用糯米跟在來米混合做的。

辦年貨

年貨大街上各式各樣的食品。

辦年貨,那當然是少不了吃的、喝的、穿的、用的多有,那時的農業社會都是初五後才開店,所以要儲存很多食物;現在工商業的發達,食物也不匱乏,超級市場、各商店24小時不打烊,所以就不必準備很多食物,而且食物的新鮮才能吃得營養又健康。

農曆十二月三十日或二十九日是一年的最後一天,叫做「除夕」,也就是中國新年的前一夜。古時又稱「除日」、「除夜」、「歲暮」、「歲盡」等,民間俗稱「年三十」或「大年三十」。「除夕」的原意是「舊歲到此夕而去,新歲自明晨開始」,有除舊佈新的吉祥意思。在除夕當天有重要的三件事是祭祀、吃團圓飯、和守歲。

辭年

除夕中午過後,家家張燈結綵,以牲禮及各式年粿,菜碗等供奉諸神及祭拜祖先, 感謝一年來對家人的保佑,並祈求來年平安、順利;供品中通常都備有發粿和年糕,表示年年發,步步高昇的含義;供品中的飯要插上「春花」,春和「剩」(臺語)諧音,表示「富裕」,另外再加一碗祈求父母長壽的「長年菜」,這些供品都有吉祥的含意。所以除夕下午的祭拜儀式稱做「辭年」或「辭歲」,也是民間大祭。

貼春聯

春聯不僅是結合文學與書法的民間藝術,也將過年氣氛點綴得更為喜氣洋洋。(Getty Images)

相傳古時候有個鬼域世界,當中有座山,山上有一棵生長三千年的大桃樹,樹上有一隻金雞。每當清晨金雞報曉時,暗夜出遊的鬼魂必須趕回鬼域。桃樹的東北是鬼域的大門,門邊站著兩個管鬼的神,名叫神荼、鬱壘。鬼魂如果在夜間做了壞事,神荼、鬱壘一發現就會用芒葦做的繩子把它捆起來,送去餵虎。因而所有的鬼都懼怕神荼、鬱壘。於是民間就用桃木刻成他們的模樣,懸掛在門上用來避邪保平安,這種桃木板經延用稱為「桃符」。

到了宋代,人們便開始在桃木板上寫對聯,如此不僅不失桃木鎮邪的意義,也可以用來祈福,更能裝飾美化門戶。
唐朝以後,除了以往的神荼、鬱壘二將以外,人們又把秦叔寶和尉遲恭兩位唐代武將當作門神。相傳唐太宗有一次生病時,聽見門外惡鬼呼喊索命,徹夜不得安寧;於是他讓這兩位將軍手持武器立於門旁鎮守,隔天夜裡就再也沒被惡鬼搔擾了。之後,唐太宗叫畫師把這兩位將軍的形象畫下來貼在門上,讓一切妖魔鬼怪望而生畏,從此這一習俗就開始在民間廣為流傳。最後又演變成在象徵喜氣吉祥的紅紙上寫對聯,慢慢也就形成今天的春聯。

辭年後,家家戶戶在自家門上、視窗、米缸…等處貼著各種適合自家的春聯,從春聯上大致可看出主人的行業。春聯不僅是結合文學與書法的民間藝術,也將過年氣氛點綴得更為喜氣洋洋。春聯正確的貼法:人若在門外向內看,則房子的右邊為大、左邊為小。完整的一副春聯為一橫幅與兩直幅;橫幅貼門的上方,直幅分貼門之兩側,但需注意左右兩側勿貼錯,以免貽笑大方;春聯的兩幅直聯,每幅的最後一個字有平、上、去、入等聲韻,正確為:
1﹒平聲(國字注音第一、二聲)貼左邊。
2﹒上聲(國字注音第三聲)、去聲(國字注音第四聲)、入聲(短促聲)貼右邊。
其中入聲字的判別方法是用臺語發音,音短促而重者即是;如果兩幅的最後一字都是第一、二聲,就必須用臺語唸看看是否為入聲字。例如:
1﹒門迎春夏秋冬福(右邊)
戶納東西南北財(左邊)
2﹒源運昌隆增百福 (右邊)
富業振興獲千祥 (左邊)

圍爐

祭祀祖先神明後,一家人圍坐一桌吃年夜飯,俗稱「圍爐」,這是起源於古時候都圍著爐子吃飯。這一天無論離家多遠的遊子,都要趕回家圍爐,即使不能回家吃團圓飯,家人也會幫他準備一副碗筷,並留一張椅子,以示闔家團圓。圍爐時的菜餚也要講究吉祥,如吃雞「起家」、發粿「發財」、蘋果「平安」、韭菜「永久」、菜頭粿「好彩頭」,吃長年菜則要從頭吃到後尾,不橫吃、不嚼斷而吃,表示對父母祝壽,還有魚圓、肉圓、蝦圓表示三元及第(即狀元、會元、解元),年菜中唯獨魚不能全吃完,以示「年年有餘」。

除夕這一天無論離家多遠的遊子,都要趕回家圍爐,即使不能回家吃團圓飯,家人也會幫他準備一副碗筷,並留一張椅子,以示闔家團圓。(中央社)

壓歲錢

圍爐後就是孩子們的最愛,父母會給孩子們壓歲錢。傳説在古時候有個叫「祟」的鬼怪,每每在除夕夜出來處殘害孩童,專門摸熟睡後小孩的頭,小孩被摸後高燒不退、發囈語,但燒一退就會成痴呆的傻子。人們怕祟來傷害小孩,就整夜點燈不睡,叫「守祟」;當祟傷害小孩時,父母放在小孩枕邊用紅紙包的銅錢,會嚇走祟而能逢凶化吉,因祟與歲同音,所以稱為「壓歲錢」。古時候壓歲錢是用紅線穿上一百個銅錢,表示長命百歲;現在則用紅紙包硬幣或紙鈔,數目必為偶數以求吉利,稱為「紅包」。而長輩給小孩壓歲錢,除了延續先人的習俗外,最重要的是包含著一份長輩濃濃的祝福跟鼓勵。

守歲

因各地風俗習慣不同,有的地方除夕晚上會有不同的活動:
1﹒除夕夜,父母帶著孩子到親戚朋友家送禮、拜年,稱做「饋歲」。
2.邀請別人到自己家裡一起吃年夜飯,稱做「別歲」。
3.賓客歡聚暢飲後,大家互相道賀祝福一番,各自回家,稱做「散歲」。
4.這時家人都不願去睡覺,就一家人圍坐閒聊、看電視、打牌,稱做「守歲」,這是最普遍的一項除夕夜活動。
其實古時候的守歲有兩種含義:一是年長者守歲稱「辭舊歲」,有愛惜光陰的意思;另一是年輕人守歲,目地為父母祈求長壽。而晚輩為長輩添福壽,不能早睡,坐得越久,長輩福壽越長,這是孝道的表現;所以守歲也叫「守長壽歲」。

守歲到午夜十二點後,大家就在此起彼落的鞭炮聲中,迎接嶄新的一年。

初一開正 開財門

漢朝時一月叫做「徵月」或「正月」,所以新春大年初一叫做「新正」。這天一早的大事就是祭祀祖先和眾神,稱為「開正」,而到寺廟燒香祈福,稱為「行春」。所以「開正」又叫「開春」,「開正」的時辰每年都不同,是依照天干地支來決的,時刻一到,大廳燈火通明,供桌上要擺列:年柑(橘子)、飯春、年糕、發糕、四果(四種水果,代表春夏秋冬)、糖果、清茶、香燭,鞭炮,全家一起來祭拜神明、祖先,鞭炮聲便在街頭巷尾響起, 「祭拜完成,天也漸亮,全家換新衣服,由一家之主燃香然後開啟大門,稱為「開財門」然後選擇「喜神方向」揖拜,燃放連炮稱為「開門爆仗」意思是說除舊佈新,吉祥如意。

然後全家一起吃早餐,都要吃乾飯或麵線(長壽的意思)飯是除夕夜吃剩的飯叫「過年飯」而配素菜,(年初一吃素,表示一年都吃素)有這樣的說法。然後準備「出行」也叫「行春」以前「出行」多會到寺廟或風景區玩叫「行春」。

「行春」,也叫「賀正」拜年的意思凡有親朋好友來拜年,主人要用糖果、甜茶,設宴請客「喝春酒」,客人要說些吉祥的話,互贈「紅包」給孩子。就算不小心打碎碗盤,也要說「歲歲(碎碎)平安!」當天也不能掃地;否則,會把福氣掃出門去。

初二回孃家

古俗已出嫁的女兒如果大年初一回孃家,會使孃家變窮,女子也不能無故擅自歸寧。所以就在初二回孃家,而且回孃家都得兄弟前來迎接,不過現在已經簡化由電話邀請取代了。臺灣稱回孃家為「返外家(孃家)」,這天一大早,已出嫁的女兒都會偕同夫婿、子女一同回孃家做客。「返外家」大都會準備禮物,稱為「伴手」、「等路」,還得準備紅包,送給孃家小孩子;女兒帶回的外孫,則由孃家贈送雞腿,外祖母通常還會用紅繩繫紅包(以前繫古錢),掛在外孫脖子上,稱為「結衫布」,但這些古俗早已被紅包取代了。初二回孃家的習俗,感覺上很溫馨,或許可視為古代最低限度對女權的保障,讓終年辛勞的婦女在這天「做客」得以休息一天。

初三老鼠娶親

初三俗稱「赤狗日」,因此不宜在這天外出、宴客,若犯此忌則一生貧苦。不過,工商社會的人們年假沒有幾天,不少人還是會外出踏青,不再禁忌。
前清朝時代,閩南人有「出郊展墓」的習俗,出郊展墓是到郊外祖先的墳墓去省視一番,並以年糕、甜料來祭拜,這種習俗漸消逝。老鼠娶新娘,意思說初三是休息日,依習俗說當晚家家戶戶都早早休息
初三有個有趣的傳說,就是這天是「老鼠娶親」的日子,為了成全老鼠好事,家家戶戶都會提早熄燈睡覺,,以免打擾老鼠辦喜事,並要在各個房間角落放一點吃的東西給老鼠「賀禮」,減少來年的鼠害,例如在家中各處灑糕餅、米,稱為「老鼠分錢」。


初四 接神

初四接神:在十二月二十四送走的地界神及其他的神靈,在今天要回到人間來叫(接神)接神有雨表示雨師灑塵,所以各家各戶在廳堂供桌上供奉牲禮、四果、糖果,燒金紙和甲馬,放爆竹,恭敬迎接諸神下凡來繼續司掌人間善惡的職責。俗諺說:「送神早」「接神遲」意思說:送神儀是要在大清早,接神則在下午或晚上舉行。

初五 開市、迎財神

初五為牛日,俗稱財神日也稱隔開,「隔開」也就是過年到此告一段落,開始,士、農、工、商,各行業恢復正常。這一天要拜「五路財神」,各商店家為求大發利市門前都貼紅紙如:「開張大吉」、「招財進寶」、「生意興隆」等吉祥的字句,並在商店門口擺放供桌,供桌上要擺放四果、牲禮,來祈求「五路財神」的保佑。

初六 挹肥

從開正以來,廁所裡的糞便到今天才可以清除所以稱為「挹肥」,現代化的衛浴裝置,已經沒有此習俗了。

初七 七元

初七七元,傳說中天地造人,人就是在這天誕生,所以這天家家戶戶要吃麵線「壽麵」,並要吃七種蔬菜。又說:人日多陰,好像天穿洞,要幫它補一補,以免天雨成災,所以要煎些鹹的或甜的年糕來祈神叫做「補天穿」。

初八 團圓

團圓,就是說回孃家的媳婦,要回婆家來「團圓」,開始幹活了。

初九 天公生

初九是「玉皇大帝」誕辰,俗稱「天公生」要祭拜天公之前要齋戒沐浴,而正廳擺設神壇,要分「頂桌」跟「下桌」,頂桌擺鮮花、三杯清茶、五果、六齊、壽麵,供奉玉皇大帝。下桌擺三牲、五酒、紅龜粿,供奉天公隨從的神,要燒「天公金」,也是「安太歲」之日當年生肖犯沖「太歲」的人可到廟中請廟方請幫安太歲。

初十 有食食

初十是天公生的隔日,家家戶戶勝有拜天公的佳餚,可以飽食所以稱為「初十有食食」。



,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zhizuowo.com/suiyue/laoxisu/3q30j.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