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製作窩 >

創意生活 >節日製作 >

百年前的毛衣今天看依然美 傳統節日回味歷史長河百年編織手工教程

百年前的毛衣今天看依然美 傳統節日回味歷史長河百年編織手工教程

“我不懂編織,也不要學編織,但是我知道有兩個詞,一是復古,一是傳承。我願意將近百年前的中國女性為了美麗,所創造的作品再次展現給現代的姊妹們。或許這些東西已不合時宜了,但畢竟是歷史,也一定有借鑑作用。圖片都是摘之清末至解放前的有關書籍、雜誌。

——本站論壇會員 | 武生”

百年前的毛衣今天看依然美  傳統節日回味歷史長河百年編織手工教程

(《婦女時報》第十彈,清宣統三年出版的雜誌)

在吳太太舉行茶話會的那天,她就是穿著這件毛衣雲赴約的,座上的姊妹們都嘖嘖稱頌這件外衫的式樣不凡,尤其是左肩上的結花,更來得別緻呢!”

百年前的毛衣今天看依然美  傳統節日回味歷史長河百年編織手工教程 第2張

以上內容選自“武生”發表在本站論壇的貼子(文末附款式圖解)。這份資料是小編目前接觸到國內最早的圖例,為何說最早呢?

先來看資料來源:

“《婦女時報》,是清末民初非常“拉風”的女刊,目標讀者群是中上層家庭具有一定文化水平的女性,以上海為中心,發行遠及江蘇、北京、天津、湖北、四川等10餘個省市,設有30多個發行處,銷量一度突破6000冊。創刊於清宣統三年(1911年),1917年終刊謝幕,由當年聞人狄楚青與包天笑主辦,它是我國第一份商業化的女子刊物,也是率先採用新式仕女(美女)畫當做封面的女子雜誌,標誌著現代女性影像與傳媒視覺文化有機融合的開始。

在此之前,我國知名的《女學報》、《女子世界》、《中國女報》、《女學生》等女子報刊大多為志士或學生所辦,宣傳進步思想,但經營情況一般。在廢纏足、興女學的婦女解放運動的大背景下,在清末國內出現辦刊辦報的高潮,《婦女時報》應運而生,其宗旨是介紹知識、開通風氣,設有圖畫、時論、知識介紹、遊記、中外婦女風俗、文學等欄目內容。”

由此可見,這份資料來源於1911-1917年間,而相比較被熟知的編織大師們在這個時間段剛出生:

“提到手工編織,人們耳熟能詳的是工藝美術大師馮秋萍(1911—2000)和黃培英(1913—1983),還有,雖然鮮為人知、生卒年及籍貫等皆不詳的編結大師‘鮑國芳’,她們的編結技藝在30年代都頗具影響力。”

手工編織大約19世紀末葉才進入中國,在藉由編織大師系統化教學而廣為流傳之前,手工編織多數是來華的外國人,後來慢慢有一些比較有身份的小姐太太們開始學習,比如在光緒年間織織織的、晚清名臣曾國藩的小女兒“曾紀芬”就是其中一位。透過時光機看百年前她的編織故事,其中描述的編織心情或狀態,百年後同為織女的你我她,跨越時間年齡身份,也有著同樣的經歷或心情。(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zhizuowo.com/shenghuo/jierizhizuo/e2q47d.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