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製作窩 >

兒童手工 >幼兒園教案 >

和創造發明有關的資訊的來源於何處?

和創造發明有關的資訊的來源於何處?

和創造發明有關的資訊的來源於何處?

1.和發明自行車有關的資訊來源於何處?

  在自行車的發明中有關資訊來源於何處?發明家是怎樣知道自行車能省力,又跑得很快的?自然界中本沒有自行車,是人把它發明出來的。難到說和發明自行車有關的資訊來源於人的大腦?是人的大腦把它想出來的?如果說是大腦想出來的,那麼又是怎麼想出來的?如果不是大腦想出來的,而是源於客觀存在,那麼又是源於何種存在?這種存在和現有自行車有什麼關係?發明的源泉可能有兩個:客觀存在和大腦。到底是源於何處,其中哪些源於客觀存在,哪些源於大腦,客觀存在和大腦在創造發明中各起什麼作用等等是研究創造發明的基本問題。若不研究情楚這些問題,那麼人類究竟是怎樣進行創造發明的也就不可能研究清楚。

  2.已有的研究方法中存在的問題

  哲學、心理學和形式邏輯都對人類的創造發明活動作過研究。然而都沒有研究清楚,其研究方法都存在一定的問題。哲學研究的是思維和存在的關係的問題,它的一切研究內容都以此為中心,而不是人類的創造發明。它對人類的創造發明活動只是提了提,並未專門研究。它對人類的創造發明活動的解釋是抽象的、概括的。人為什麼能發明創造?它回答說:因為人的意識可以反映客觀存在。這種回答不能令人滿意。心理學研究的是人類的心理活動。而人類的創造發明不只是和人的心理活動有關,同時也和客觀存在的事物密切相關。心理學研究創造發明是從人的心理活動----大腦的思維這個角度進行的。至於客觀存在與創造發明的關係這個問題,由於不是人的心理活動,在心理學上就沒有研究。有的地方也只是提了兩句。這種只考慮大腦內部的心理活動的研究方法對於研究人的心理活動還可以,對於研究人類的創造發明就不適用了。在人類的創造發明中不只是有人的心理活動在起作用,同時還有有關的客觀事物在起作用。在研究人類的創造發明活動時,我們有必要考慮到客觀存在的事物的變化發展情況對人類的創造發明的影響。客觀事物是在不停地的變化發展的,而且會在變化發展的過程中產生出種種新事物,人類的創造發明就是在認識這種新事物(發明創造的原型)而獲得的資訊的基礎上實現的,而不是隻靠人的想象。忽略這種新事物的資訊對創造發明的作用而只靠慮思維、象想對創造發明的作用,就不可能研究清楚創造發明。

  3.資訊的作用

  沒有資訊,就沒有思維,也就不會有創造發明。科學技術人員總是利用各種各樣的巧妙方法,通過觀察、實驗、調查研究來尋求所需要的科學資料,然後根據所獲得的科學資料這種資訊來從事創造發明。有了那樣的知識資訊,才能進行那樣的思維。專家學者與一般人的區別在於他們所掌握的知識比一般人淵博。而他們的思維過程與一般人是一樣的。他們在某方面是專家學者,大大地超過一般人,然而在其餘方面就和一般人完全一樣,甚至不如一般人,原因在於他們在這方面的知識並不比一般人多。忽略掉大腦所獲得的資訊來研究創造發明是有缺陷的。心理學研究人類的創造發明以及人類的思維活動時,對外界輸入大腦中的資訊和創造發明以及思維的關係只是一帶而過,未作深入研究。哲學和形式邏輯在研究思維活動時也存在有同樣的問題。我們都知道有了相應的資訊,才能有所思維,才能有所發明創造。然而至今也沒有哪一門學科精確地研究三者之間的關係,以及三者之間可被我們利用的規律性的東西。

  4.該用什麼方法來研究

  如果直接從想象、靈感、頓悟、創造能力這些內容來研究人類的創造發明這種高階思維活動將是很困難的。因為它們是那麼神祕莫測,妙不可言,使研究它們的人無不產生一種敬畏之感。本文想從另外的角度來研究這個問題。

  大腦的思維活動是看不見摸不著的精神現象。我們無法知道牛頓、愛因斯坦、愛迪生這樣的偉人當時的思維活動情況。就連我們自己是怎樣思維的、怎樣想出解決問題的方法的,我們自己也說不清。所有這些都為研究增加了困難,用研究一般事物的方法也就不適用了。為此人們提出了一種叫做“黑廂”的研究方法。這種方法把大腦假設為一個不可開啟的“黑廂”,其特點是不考慮“黑廂”裡面的內容(即不考慮大腦對資訊的處理情況),只考慮輸入“黑廂”和從“黑廂”中輸出的內容,通過對輸入和輸出的分析比較而推測出輸出和輸入以及輸出和“黑廂”的關係。

  上述有關創造發明的資訊來源問題其實也是“黑廂”問題。在本文的“黑廂”問題中,創造發明的思想是輸出,而那些與客觀存在的事物相應的資訊則是輸入。這樣輸出和輸入就都成為能夠被我們認識到的。在研究創造發明中,輸出什麼是已知的,留下的就是與輸出相應的輸入是什麼、輸出和輸入的關係怎樣、輸入是如何獲得的這些問題。這就把問題大大地簡化了,因為未考慮大腦對資訊的處理這個令人望而生畏的問題。

  從輸入、輸出的角度來研究思維的規律可以把問題化簡,然而實際做起來並不簡單。輸入和輸出的關係也很複雜。有時只有輸入,卻沒有輸出,而有時有輸出,卻不知相應的輸入是什麼,有時輸入有很多很多,輸出卻只有一點,而有時輸入的是A輸出的卻是B。特別是輸入到大腦中的資訊逐漸增多時,輸入和輸出之間的關係也就越來越複雜。而在實際的創造發明活動中也正是如此,任何一創造發明的實現都要用到很多輸入,同時也有很多輸出。牛頓在研究微積分和萬有引力定律就是這樣,他在其研究過程中所獲得的輸入訊號有幾千萬、幾億甚至更多。 

  在實際中還有這樣的問題,由於輸入資訊和輸出資訊量都很大,很難確定在一具體的創造發明活動中相應的輸入是什麼,相應的輸出又是什麼,更不要說研究它們之間的關係。

  5.資訊之源

  人蔘與創造發明的因素只有雙手、雙腳和肩膀等部位施加給相應的事物的力這種物理因素。力是人類用來改造世界的唯一的途徑。事物都以其自身的規律在發展變化。只是人們給自然界的事物施加了力,才創造出了今天的計算機、宇宙飛船、衛星等等。在創造發明中,除了力之外,人身上的東西一點也沒參與作用。需要注意的是這是對自然科學技術而言的,對於那些和人有關的科學如:醫學、心理學、體育等參與作用的就不只是力。對這些科學來說,很多情況下,人身上的多種組織器官都參與了作用,這些組織不但發生了物理變化、化學變化,而且也有的還發生了生理變化,甚至精神變化。此處只研究那種只有力直接參與作用的自然科學創造發明的情況。

  人只是對有關事物施加了力,然而為什麼就能創造出原來根本不存在的新事物?要弄清楚此問題就要分析物體受力後的情況。

  6.物體受力後的情況我們知道,對周圍的物體施加力的作用後其結果就會使物體發生物理變化,或者使物體發生變形,或者使物體發生位移,或者把一個的物體分解成多個小部分,或者使幾個物體組合成一個整體。然而這還不是力作用物體後的全部結果。當作用於物體的力全部撤去之後,發生過物理變化的有關事物還會繼續發生物理變化,甚至化學變化,生理變化。用力丟擲一塊石頭,人不再給它施力,然而它還會擊中一塊玻璃,把玻璃打碎,它也會擊中湖水,使平靜的湖面泛起千重浪;當我們把一塊鈉放入盛有水的容器中,鈉和水組成一個新的整體後,雖說人作用於鈉的力失去了,然而鈉還會和水發生化學反應,發出響聲,併產生出氣體;使用計算機的人員雖說不再施力敲鍵盤,計算機也會自己發生種種變化,不停地進行運算,並輸出結果。只有力也不可能有所創造發明。有了力可以有所創造發明的原因在於我們給事物施加作用力後會引起物體發生物理變化、化學變化、甚至生理變化,並在變化中產生出原來所沒有的新事物。這種新事物就是創造發明的“原型”,人類的發明就是在認識此“原型”而獲得的資訊的基礎上實現的。正是這樣才使得我們雖說只是對有關事物施加了作用力,仍可以有所創造發明。

  7.事物在組合中變化,在變化中產生出新事物

  世界上的事物是恆定的,不滅的。然而當我們對事物施加作用力使各種各樣的事物進行各種各樣的人為組合後,就會引起事物發生變化,使原有的事物轉化,甚至消亡,同時也會有很多新事物產生。

  “組合”一詞在此處的含義和我們原來對“組合”的理解有類似之處。當然此處的“組合”一詞要比我們原來付於“組合”的含義更深入一步。古語中有一句話叫“陰陽合而生成萬物”。用現代語言可以這樣來解釋:世界上的任何事物都是由陰陽以不同的方式組合後而產生出來的。這句話很有道理。雖說當前的社會的物質材富比原始社會的物質材富多得多,然而從化學的角度來講,從那時到現在地球上的元素還是那一百多種。當前我們所用有的任何物質材富都是由這一百多種元素以不同的方式“組合”而成。學過排列和組合的人都知道由這一百多種元素可以形成的組合無窮無盡。

  然而從“組合”的角度來研究創造發明有很多人不理解,他們認為從“組合”的角度來研究人類的創造發明未免太片面。然而當我們對各種創造發明活動進行分析後就會發現,人類的任何創造發明活動都和“組合”有關。

  伽伐尼無意中實現了對有青蛙、銅鉤、鋼刀、蛙神經的“組合”後,蛙腿就發生了突然抖動起來的新變化,他由此而發現了生物電這種新事物。伏打在伽伐尼的影響下把不同種類的金屬和電解質溶液“組合”後結果就發生了電位差引起電流的新變化,他在此基礎上發明出了電池這種新事物。

  一八三一年十月十七日,法拉第象往常一樣,專心致致地進行著磁轉化為電的實驗。他把一根二十二釐米長和二點二釐米粗的長圓形磁鐵棒,以及上面繞有六十七公尺長的銅絲的空圓筒和電流計以如下的方式“組合”:圓筒上的銅絲末端連線一個電流計,並且把磁鐵迅速地插入到繞有銅絲的圓筒中時,世界上將磁轉化為電這種新事物產生了。

  任何事物都有其自身的規律,其存在、發展、演變、消滅都有其條件。當我們對相應的事物施加作用力使之發生新的“組合”時,就會打破原來的平衡,其結果就是使得部分事物賴依存在的條件失去了從而隨著發生轉化、甚至消失,同時也使得一些新條件作用於部分事物使之發展、演變出新事物。無論什麼創造發明,都是由一些物質經過某種“組合”、新的“組合”打破了事物的原有平衡並促使事物發展、變化而形成的。人類的任何創造發明中所用到的任何物質在人類產生之前就客觀地存在著。不過由這些物質到人類的創造發明還要經過無數次“組合”、發生多種變化。有的發明則由其它機器、儀器、零部件組合而成,而這些材料、機器、儀器、零部件也是人的發明,也由不同的材料經過一定的處理後組合而成。而這些材料則由自然界的各種礦藏、樹木等資源這樣的客觀存在的物質經過物理化學處理後而產生。和創造發明有關的資訊雖說客觀世界上原來並不存在,它也並不是來源於人的大腦。它來源於經過人們對自然界的事物進行種種組合後而產生出來的新事物。

  8.新事物是怎樣在組合中產生出來的要有創造發明,就必須獲得新資訊。新資訊只有從新事物中才能獲得。新事物的產生可分為如下二種情況來分別研究。第一類屬於偶然中對事物組合後而產生出的新事物。

  第二類是在有目的、有依據的實驗中通過對各種因素的組合後而產生出的。

  首先對第一類情況進行研究。下面就針對橡膠的發明,以及論琴射線的發現為例來分析問題。在這種情況下新事物雖說在偶然中產生,裡面也有一定的規律。我們可以先看例子,然後再對其中的規律加以總結。

  有一天,固特異在實驗室中同往常一樣在努力做實驗,不小心將實驗用的橡膠掉到桌下的備作它用的硫磺上。他遺憾地嘆道:“花了好大的勁,全費了。”於是一邊發勞騷,又邊盡力清除粘在橡膠上的硫磺。但硫磺已滲入橡膠內部,很難除掉。

  “乾脆仍掉算了”,但又覺得好不容易做出來的棄之可惜,就隨手放到桌邊,碰巧桌旁的爐火燒得正旺。“今天算白乾了!”“沮喪的固特異想,並準備回家。然而,他無意中摸了一下放在桌邊的橡膠,這一摸非同小可,橡膠居然有了前所未有的優異彈性。舜時之間,他竟懷疑自己的感覺。他冷靜了一下,用兩手把橡膠拉長,橡膠的異常特性使他更為吃驚,即使用兩手拉,也拉不斷,相形之下,以前的橡膠最多如同年糕,一用力拉就斷裂。

  固特異通過在實驗中偶然實現了把橡膠掉到桌下備作它用的硫磺上這種組合後,橡膠和硫磺發生化學反應而產生出前所未有的優異彈性的橡膠這種新事物,並由此新事物獲得資訊而成功地發明出了橡膠。 

  倫琴為了能夠清楚地觀察冷光現象,排除其它因素的干擾,把一個克魯克斯管放在紙盒裡,又把紙盒放進暗室。當他給克魯克斯管通電時,紙盒外的一塊熒光板突然亮了起來。看到這個新現象,他想到這一定有某種看不見的射線穿過紙盒,使熒光扳發光。他反覆做這個實驗,又把熒光扳拿到隔壁房間,關上門拉好窗簾,他發現當克魯克斯管通電的時候,照樣可以使熒光板發光。他還發現,這種射線甚至可以透過黑紙使照相底片感光。他認為這種射線也是陰極射線照射到玻璃管壁的時候發出的。他把這種奇妙的看不見的射線稱做X射線。X射線是自然界本來就存在的一種事物,只是我們的感覺器管不能直接感知到它而未被認識到。當倫琴把克魯克斯管、紙盒、暗室、電、熒光板以一定的方式組合後,X射線就通過使熒光屏發光的方式被倫琴第一個認識到了。

  也許會有人問:“在上面的事例中我怎麼看不出資訊是如何起作用的?”其實廣義上說我們的感覺器官所接收到的任何刺激訊號都是資訊。在上面的兩例中,固特異和倫琴都通過他們的感覺器官對其實驗物件的感知而獲得的資訊的基礎上而有所發明的。

  在上面列舉的例中,新事物完全是偶然中產生的。然而,這裡也有一定的規律。仔細研究將會發現,並不是任何機遇對任何人都是均等的。總是搞化學的人在化學方面遇到的機遇就比其它人多得多,搞物理的人在物理方面所獲得機遇就比其它人多。可以說能不能獲得機遇和一個人所從事的工作密切相關。研究橡膠的古德伊爾靠機遇發明了橡膠;一位鋼鐵方面的專家靠機遇發明了不鏽鋼;和細菌打交道的弗萊明靠機遇發明了青黴素;解剖學家伽伐尼靠機遇發現了生物電。

  前面曾分析過,新事物的產生在於各種事物之間發生的新組合。而從事什麼工作和什麼事物打交道的人就會對什麼事物進行組合,結果就會在工作中實現對相應的事物的新組合,從而就有相應的新事物和新現象產生。不從事那樣的工作的人,就不會和那樣的事物打交道,也就不會對相應的事物進行組合,其結果就不會有那樣的新事物和新現象產生,也不會遇到那樣的機遇。會不會遇到機遇,以及遇到機遇的機率的大小是由一個人所擁有的物質基礎及對些物質組合來決定的。任何機遇的出現都以一定的物質為基礎。沒有相應的物質基礎,不去努力實踐並在實踐中對各種事物進行各種組合,什麼機遇都不會產生,更不要說去捕獲機遇。

  9.有目的有依據的發明中的新事物的產生下面通過兩個例子來說明有目的有依據的發明中新事物是如何產生的。細菌非常微小,又是無色透明的,所以就是用最好的顯微鏡觀察,也看不清楚。為了能在顯微鏡下清楚地分辨細菌的模樣,科赫一直想給那些透明無色的小東西染上鮮豔的色彩。他從細菌培養皿裡取出一點細菌,塗在光潔的玻離片上,然後分別用各種顏料配成的染液,試著給細菌染色。他把染液滴在有細菌的玻璃片上,再用清水輕輕地衝走。就這樣,他幾十次、幾百次地試驗,把他蒐集到的幾十種染料都試過了。但是,每一次沖洗,玻璃片上的顏料都同水一起沖走了,連一點顏色的痕跡都未留下。在顯微鏡下看到的細菌依然是無色透明的。

  後來,一位化學家給他弄來了一些苯胺染料。他用這種染料給細菌染色,取得了成功。細菌終於穿上了不掉色的藍色新衣。在顯微鏡下,帶色的細菌顯得特別清晰。

  科赫的成功和前面所列舉的事例有所不同,他是在有目的地對事物的組合過程中成功的。他事先並不知道怎樣才能給細菌著上顏色。他應用的是一種被我們稱做試錯的方法。這個方法的實質就是對有關事物進行組合,然後觀察組合事物變化發展的結果,看看是否能得到預期的目的,如果得不到,就換另一種方法,或換用其它物質進行組合,直到得到預期目的為止。當然,也有得不到目的的時侯。此例中,科赫通過對細菌和各種染料等物質的組合而獲得成功。

  艾利希的老師科赫用染料使細菌著色一事使艾利希受到啟發。他想,既然染料能滲入到細菌內部,使細菌死亡;那麼,借用染料能不能在體內殺死病菌?艾利希決定先用一種錐蟲作為試驗物件。因為錐蟲體積比細菌大,在顯微鏡下容易發現它們。同時,錐蟲在小白鼠的血管裡,可以不停地繁殖,最後使小白鼠死亡;用錐蟲作研究物件便於判斷藥的效果。

  艾利希的助手秦佐八郎每天向健康的小白鼠血管裡注入一小滴含有錐蟲的血液,使小白鼠染上錐蟲病,然後再把染料注射到小白鼠身上,看看這些染料能不能殺死在小白鼠血管裡繁殖的錐蟲。艾利希焦急地對秦佐八郎說:“看看試將得到怎樣的結果吧!”可是一百多種染料全都試過了,沒有一種染料能挽救小白鼠的生命。“喂!我們在染料里加一些硫化物吧!這樣能使染料在血液裡溶解得好一些,也許能夠殺死錐蟲哩!”秦佐八郎默默地向他點了點頭。於是,新的實驗又開始了。他們把加入硫化物的染料注入一頭就要被錐蟲害死的小白鼠身上。他們每隔一段時間就從小白鼠身上取出一滴血,放在顯微鏡下觀察。果然發現了一種新奇的現象:血液裡的錐蟲竟然完全消失了。遺憾的是,小白鼠也死了。原來,這種加入硫化物的染料,雖然可以殺死錐蟲,但是也能把小白鼠殺死。一天,艾利希在一本化學雜誌上發現了一個新線索。在非洲流行著一種由錐蟲引起的可怕的昏睡病。由於錐蟲在人體內不停地繁殖,結果就使人在無休止的昏睡中死去了。文章說可以用一種叫“阿托克西爾”的藥,來殺死人體內的錐蟲,但令人失望的是,病人用藥後雖然不昏睡,但兩眼卻都失明瞭。這是因為“阿托克西爾”是一種含有砷的毒藥。艾利希仔細地閱讀了這篇文章後暗暗想:“能不能使阿托克西爾僅僅殺死錐蟲而不損害神經?”艾利希對秦佐八郎說“如果把阿托克西爾的化學結構略微變動一下,也許會有不可思議的效果!”“對,應該立即行動起來。”於是,他找了各種各樣改變阿託西爾化學結構的方法。他一次又一次地把各種改變了化學結構的阿托克西爾注射到患病的小白鼠體內。事與願違,小白鼠同錐蟲一齊死掉了。

  一九0九年的春天,艾利希又進行了一次試驗。這次用來進行試驗的藥劑的編號是“第六0六號”。蒸發皿裡析出了一些淡黃色的結晶粉末,艾利希立刻用水稀釋,注射在患病的小白鼠身上。這一次,第六0六號藥品完全經受住了考驗。一批批血液裡繁殖著大量錐蟲的小白鼠,只要注射一針第六0六號藥品,錐蟲就被消滅乾淨,而小白鼠卻健康地存活了下來。

  艾利希在對事物進行組合的過程中是有目的和依據的,雖說這種依據很模糊,不怎麼可靠。同時在依據和目的之間還有一段距離,艾利希的目的是消滅危害人們生命安全的各種傳染病,而艾利希的依據只是“染料能滲入到細菌內部,使細菌著色而死亡”,後來又以“阿托克西爾可以殺死錐蟲”為以據,而這兩個依據都沒有百分之百地肯定象艾利希所期望的那樣能消滅各種傳染病。

  艾利希是通過用試錯法對錐蟲、小白鼠和各種染料與其它化學物質之間的組合,以及小白鼠、錐蟲和改變了化學結構的阿托克西爾之間的組合而成功的。科赫和艾利希都是根據對事物的組合後產生出的新事物的特性進行認識而掌握了該事物的特性(獲得了該事物的資訊)後而成功的。然而他們和前面所提到的那種靠機遇成功的例子不一樣,他們是在有目的的組合中成功的,這種組合活動中也有其規律。

  世界上的事物無窮無盡,各種事物之間可能的組合更是無限多。在實際的創造發明中的組合都有其特定的規律,並不是靠對事物逐個組合而成功。人類的任何創造發明中的組合都是有限的。愛迪生髮明電燈也只不過進行了幾千次組合(也就是試驗),艾利希發明六0六進行了六0六次組合。而愛迪生和艾利希的試驗次數在人們心目中是比較高的。

  現在就分析一下創造發明活動中組合的規律,以便解釋一下為什麼能夠在很少的組合中就能成功。此問題可分為兩部分來分析。

  10.組合的目的和依據客觀事物無窮無盡,而人們的力量卻很有限,根本不可能去實現對所有的事物的改造。在實際的改造世界的活動中,人們總是根據自己的目的首先從一個或幾個領域中選擇一個或很少的幾個問題作為研究物件。經過這樣的選擇活動,問題就大大地化簡了。同時在實際的創造發明中,都多少有點依據。這種依據大大地減少了失敗的次數、提高了成功的可能性。

  愛迪生選擇電燈為發明目標和世界上的事物相比真是滄海一粒。然而他以此為目標卻大大地減少了對無關的事物的考慮。由於他目的是為了發明電燈,他就可以不考慮水、土、溫度、肥、種子這樣的農業問題,也不必對建築、水利、原子能、化工、機械加工製造等問題進行考慮。

  居里夫人受柏克勒耳發現放射性物質的影響而選擇了放射性作為考博士學位的研究題目。她研究這個題目的目的就是想了解其它元素是不是有放射性。她選擇放射性作為研究題目就決定了她只是研究物質放射性這一問題,而不研究物質的形狀、磁性、強度、剛度、大小、導電性等等其它的一切。她所需要做的組合也不過是把已知的各種化合物或元素與檢驗放射性是否存在的儀器之間的組合。這樣的組合次數是很有限的。居里夫人在檢查當時已知道的化合物時,沒多久就發現了釷的化合物有放射性,瀝青鈾礦也有放射性,並且從瀝青鈾礦中發現了元素鐳。

  艾利希是研究醫學的,立志要消滅各種病菌。然而艾利希為什麼在實驗中對各種染料和小白鼠,以及錐蟲進行組合?後來又為什麼對各種改變了化學結構的"阿托克西爾"和小白鼠以及錐蟲進行組合?他對各種染料和小白鼠以及錐蟲進行組合的依據是:他的老師科赫使細菌著色而死亡。他對各種改變了化學結構的"阿托克西爾"和小白鼠以及錐蟲進行組合的依據是"阿托克西爾"可以殺死錐蟲。這種依據減少了失敗的次數,提高了成功的可能性,從而使他成功地發明了能夠殺死多種病菌的"六0六"。

  11.相關因素的有限性在創造發明中,我們選擇好創造發明的目標後,問題就相應地侷限於某個很小的範圍內。同時,和問題相關的主要因素也就很少了。因此我們可以通過對這幾個主要因素以各種不同的方式的組合而獲得成功。

  居里夫人在研究放射性時,有關的主要因素只有各種已知的化合物和元素,以及檢驗放射性的儀器。法拉第將磁轉化為電的有關實驗中有關因素只有導線、磁鐵、電流表等幾種。

  艾利希研究傳染病的過程中有關因素只有各種染料、硫化物、各種改變了化學結構的“阿托克西爾”、顯微鏡、錐蟲和小白鼠。在創造發明的過程中並沒有什麼現成的路子可走,一切都要靠自己開拓模索。最好的辦法就是多進行幾種組合,給新事物的產生創造更多的條件。新事物產生後我們就可以通過對新事物的認識而掌握其特性(也就是獲得了有關資訊)並在此基礎上而有所創造發明。

  12.有待於將來解決的問題和創造發明有關的資訊來源於何處這個問題很複雜,三言兩語說不清楚。上面只是初步描述了該問題,很不完善,還有很多有關的問題要解決。這個問題難就難在人類的創造發明活動是一個綜合問題,要完成一項創造發明需要處理大量的資訊。其中有些資訊可以很明顯地確定是來源於客觀存在,而不是人的大腦,然而也有一部分資訊卻好象是來源於大腦,因為這些資訊是人們通過思維而獲得的。大腦是如何處理資訊的目前還不清楚,這對創造發明的資訊來源於何處的研究增添了困難。大腦中並不存在什麼創造發明的機制。

  人能創造發明,是因為他對大量的有關事物有深入的認識,並在認識事物的過程中掌握了大量的資訊。忽略掉大腦中的資訊,而把一切難以解釋的創造發明問題都歸結為大腦的想象是很不科學的,我們應該注意到這一點。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zhizuowo.com/ertong/youjiaoan/rvyp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