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製作窩 >

兒童手工 >小製作 >

萬花筒製作材料和原理 萬花筒怎麼製作方法

萬花筒製作材料和原理 萬花筒怎麼製作方法

萬花筒每旋轉一次,裡面的影像隨之改變,見到的影象或許是第一次,也可能是最後一次的邂逅。做一支萬花筒,把剎那的美烙印在心中吧。

萬花筒製作材料和原理 萬花筒怎麼製作方法

由左至右,由上而下材料分別是:

1. 1000P白玉卡

2. 包裝紙

3. 電池座、小燈泡

4. 載玻片3片(別懷疑,就是生物實驗用的那種)

5. “透光”串珠(酌量)

6. 電工膠帶(黑色)

7. 試管、橡膠塞

8. 霧面膠片

9. 透明膠片

製作流程:

萬花筒製作材料和原理 萬花筒怎麼製作方法 第2張

1、用電工膠帶,將在玻片兩兩黏貼在一起(載玻片間距為0.2cm)。

2、將三片載玻片組成一個正三角形,頂角的部分也用電工膠帶固定。

3、將載玻片組成的三面體,以電工膠帶完全覆蓋其表面。

提醒:如果不以電工膠帶完全覆蓋的話,會出現下面左圖的情形,透光,反而看不清楚反射的像。雖然用電工膠帶覆蓋後(如下右圖),黑色的膠帶把許多光給吸收掉了,導致無法擁有跟真正鏡子(玻璃一面鍍銀)一樣好的反射效果,但若使用其他顏色的膠帶容易透光,反而會干擾成像。

萬花筒製作材料和原理 萬花筒怎麼製作方法 第3張

4、裁切1000P白玉卡,將裁切後的白玉卡沿圖中藍色虛線處稍微以美工刀劃開,以便於之後彎折。

萬花筒製作材料和原理 萬花筒怎麼製作方法 第4張

萬花筒製作材料和原理 萬花筒怎麼製作方法 第5張

萬花筒製作材料和原理 萬花筒怎麼製作方法 第6張

此圖由潘冠錡老師提供。 而這次的萬花筒正是利用了正三角形的三面鏡(如本次製作,夾角60度)。

每個夾角上面的圖案、串珠,經多次反射,形成五個像,加上物體就形成六邊形了。我之前也曾製作過頂角30度的等腰三角面鏡,經多次反射,形成十二邊形

(30° 75° 75°等腰三角面鏡,效果如圖右)。

萬花筒製作材料和原理 萬花筒怎麼製作方法 第7張

萬花筒利用平面鏡的成像原理製作,通過光的折射而產生影像。

萬花筒小故事:

1816年,蘇格蘭物理學家大衛·布魯斯特爵士發明了萬花筒。布魯斯特主要從事光學和光譜研究,他在童年時代就十分喜歡光學實驗,一生中的大部分時間都用在了他所喜愛的光學上。

一次,他在用多面鏡子研究光的性質時,看到了幾面相對放置的鏡子裡經過多次反射呈現出來的景象,便放了一些花紙在鏡子組成的空腔裡,結果,他看到了一些對稱的圖案,而且每變動一下花紙的位置,圖案就會變換一次。

為了能使圖案不斷地變換,他將三面成角度的鏡子放在一個圓筒裡,再將花紙放在筒端的兩層玻璃間。

隨著三角鏡中鏡子的角度變化,影像的數目也隨之變化;影像重疊後形成各種圖案,不停地轉動萬花筒就可以看到不斷變換的圖案。

就這樣他製作出了只要輕輕轉動就能看到不同圖案的萬花筒。萬花筒在一夜之間便獲得了意外的成功。

這個一動就能產生美妙圖案的小東西,算得上是當時的“電視機”了。一旦某個圖案消失了,要轉動幾個世紀才能出現同樣的組合。

萬花筒的發明被列入科學重大發明而載入史冊,博物館裡也收藏有一些製作精美的萬花筒。

由於萬花筒既是美侖美奐的藝術作品,又是能培養思維和觀察能力的益智玩具,所以深受小孩子和成年人的喜愛,並在人們的手中不斷地翻新花樣。例如,有人在萬花筒裡放上30—40個像教堂塔尖一樣的玻璃小瓶,裡面裝上油,在油裡浸著玻璃粒、細珊瑚片、貝殼和沙粒。這些密封的小玻璃瓶一動,瓶裡那些閃閃發光的微粒就會升降。除了這些東西以外,還放入紮緊的細絲線、馬鬃以及各種螺旋形的、彎曲的小東西。這樣,使萬花筒轉動起來,就好像在欣賞一場精彩的芭蕾舞表演。

標籤: 萬花筒 材料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zhizuowo.com/ertong/xiaozhizuo/pww6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