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製作窩 >

兒童手工 >小製作 >

科技小製作—用溫度駕馭磁性的居里溫度計試驗

科技小製作—用溫度駕馭磁性的居里溫度計試驗

在很深很深的地球中心,埋藏著一個困惑科學家很久的天大祕密——地磁。地磁就好像是地球中心的一塊大磁鐵,大磁鐵的南北極大致平行著地理的南北極,它所造成的磁場籠罩整個地球和附近的太空。但令人費解的是,地心肯定沒有這塊大磁鐵!

如果不使用指南針或測量磁場的儀器,人類的感官完全無法察覺地磁的存在。但是許多進行長途遷徙的生物,例如鴿子、龍蝦、海龜、鮭魚、蜜蜂以及候鳥,都能感受得到地磁,並且利用地磁導航,千里迢迢到達它們旅行的目的地。

世界各地所有具有磁性的東西,都會受到地磁微小磁力的影響。本身是一支針狀小磁鐵的指南針,只要不受其它力量的影響,並且能夠輕易轉動指向,就會被微弱但無所不在的地磁吸引。因為地磁的南北極大致平行地理上的南北極,所以當指南針受到地磁吸引,指向地磁的南北極的時候,也就指出了地理上的北方。

在酷寒的極地上,抬頭仰望夜空,有時候可以看到瑰麗的極光,如同從太空垂下的巨大窗簾,寂靜地散發出柔和的光亮,非常壯觀。極光的成因也與地磁有關。從太陽噴發出來的高能帶電粒子(又稱為太陽風),射向地球時,在太空中因為受到籠罩整個地球的地磁磁場作用,會轉向地磁的南北極,進而撞擊極地高空的大氣分子和原子,受到撞擊的大氣分子和原子於是發出亮光,形成極光。

承載歷史的沉積物

具有鐵磁性的東西,它的溫度高於居里溫度時,鐵磁性就會消失;當它的溫度下降之後,才又恢復鐵磁性。地球內部的熾熱岩漿,會從海底所謂中洋脊的地方升到地球表面,持續不斷形成新的海洋地殼。在形成海洋地殼的冷卻過程中,原本因為高溫而消失磁性的礦物又恢復了磁性,這些礦物的磁性方向,於是記錄著當時地磁的方向。科學家們發現,在不同時期形成並向中洋脊兩側擴張的海洋地殼中,磁性礦物的磁性方向不同,顯示地磁的南北極過去曾多次反轉。

深海沉積物殊途同歸,也顯示同樣的結論:地磁的南北極過去曾多次反轉對調。具有磁性的沉積物,就像一根根指南針,在海水中緩慢下沉時,會指著地磁的南北極,沉到海底後,再被後來不斷沉積的沉積物迭壓固定。科學家發現,先後沉積在上下層的沉積物,它們的磁性方向也因地磁南北極的翻轉,發生反轉對調的現象。

地球中心稱為地核,由固態的核心和液態的外核構成,溫度近乎太陽表面溫度,實在太高,不可能有一塊具有磁性的大磁鐵。地磁生成的原因和地磁南北極對調的現象,至今仍是尚未完全解開的謎團。最新研究認為:液態外核的複雜對流,造成自激發電機的效果,是形成地磁的關鍵。科學家根據這樣的理論,利用超級計算機進行模擬計算,的確可以模擬出,地磁強度和地磁南北極不定週期對調的現象。

本文介紹的這項實驗,以同樣具有鐵磁性的鎳為例,演示超過居里溫度時,鐵磁性消失,溫度下降之後,又恢復鐵磁性的現象。

科技小製作—用溫度駕馭磁性的居里溫度計試驗

科技小製作圖一:經過改良設計的居里溫度計完成圖。圖中所標示的一至六,表示文中製作方法的(一)至(六)步驟,讀者可以對照閱讀。

科技小製作方法與步驟

本次實驗所需要的材料,包括白楊木、巴沙木、鎳片、銣鐵硼磁鐵、銅片、鋁片、縫衣針、大頭針、載玻片與AB膠等。實驗機具的完成圖如圖一,製作方法與步驟說明如下:

(一)取出一根長約40 公分、寬約1 公分、厚約0.5 釐米的白楊木,在其中心鑽一小孔,整支白楊木杆用較大的鑽頭鑽孔,儘可能鏤空,並略微削薄,以減輕其重量,同時保持兩側平衡;此白楊木杆兩端也鑽若干小孔。

(二)剪出兩片約2.2 × 2.2 平方公分的鎳片,每張鎳片的兩側用美工刀割出兩個縫;再剪出兩條長約8 公分、寬約0.5 公分的銅片。銅片一端穿過鎳片兩側的兩縫,並於外側折迭,以類似編織的方式(先從一端縫中往上穿出,再朝下從另一端縫中穿出)將鎳片固定在銅片兩端(圖二)。銅片另一端也鑽有若干小孔,用細銅絲穿過銅片上的小孔和白楊木上的小孔,以捆綁的方式把連著鎳片的銅片固定在白楊木杆兩端。必要時捆綁用的細銅絲上塗上AB 膠,加強固定。

科技小製作—用溫度駕馭磁性的居里溫度計試驗 第2張

圖二:在本實驗中,不需要麻煩的焊接工具,讀者以類似編織的方式,即可將鎳片固定在銅片兩端。

(三)將縫衣針垂直穿過白楊木杆的中心孔,確認垂直之後,以AB 膠加以固定。另外,在距離縫衣針約10 公分處,用AB膠垂直固定一根大頭針。再利用白楊木及載玻片製成一個軸承,主要構造如圖三所示。

科技小製作—用溫度駕馭磁性的居里溫度計試驗 第3張

科技小製作—圖三:白楊木及載玻片制的軸承。最下方為一片載玻片,載玻片上方有片薄白楊木,其中有一小孔,白楊木杆的縫衣針置入小孔,縫衣針的上端,再穿過另一片薄白楊木的小孔,縫衣針針尖頂住載玻片。

軸承的最下方為一片載玻片,載玻片上方安裝一片中間有一小孔的薄白楊木片。先將白楊木杆中心的縫衣針,置入白楊木薄片中的小孔,白楊木杆中心的縫衣針的上端,再用另一片中間有一小孔的薄白楊木片侷限住。於是,上下兩片白楊木薄片的小孔框住縫衣針的上下端,縫衣針下方的針尖則頂住載玻片。

(四)製作桿狀飛輪:先將一根長的縫衣針用AB 膠固定在長6 公分的白楊木上,作為轉軸,距離縫衣針約3 公分處,再用AB 膠垂直固定一根大頭針,作為曲軸。另外,可用其它白楊木裝飾桿狀飛輪的兩端(圖四)。

科技小製作—用溫度駕馭磁性的居里溫度計試驗 第4張

科技小製作圖片—圖四:桿狀飛輪以縫衣針作為轉軸,大頭針作為曲軸,白楊木飾以紅色硬紙。桿狀飛輪的縫衣針轉軸置軸承中,縫衣針針尖頂住載玻片。

(五)為了將桿狀飛輪和兩端有鎳片的白楊木杆,安裝在適當的位置,用白楊木製一底座,底座上黏有適當高度的支架,用來安裝兩個軸承,使桿狀飛輪和兩端有鎳片的白楊木杆在同一高度。長度約20公分巴沙木的兩端鑽兩小孔,作為連桿,兩小孔分別套住桿狀飛輪的曲軸和白楊木杆的大頭針(圖五)

科技小製作—用溫度駕馭磁性的居里溫度計試驗 第5張

科技小製作圖片圖五:白楊木製底座上黏有適當高度的支架,安裝兩個軸承,桿狀飛輪和兩端有鎳片的白楊木杆在同一高度。連桿兩端的兩小孔,分別套住桿狀飛輪的曲軸和白楊木杆上的大頭針。

(六)座上另外黏有適當高度的支架安裝兩個磁鐵,以便吸引白楊木杆兩端的鎳片。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zhizuowo.com/ertong/xiaozhizuo/e267q.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