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 首頁 > 民間藝術 > 拓印

挪威表現主義繪畫大師愛德華·蒙克

2016-11-16 拓印


愛德華-蒙克(EdwardManch1863-1944)偉大的挪威畫家,現代表現主義繪畫的先驅。愛德華-蒙克是具有世界聲譽的挪威藝術家,西方表現主義繪畫藝術的先驅。他的繪畫帶有強烈的主觀性和悲傷壓抑的情調。畢加索、馬蒂斯就曾吸收他的藝術養料,德國和法國的一些藝術家也從他的作品中得到啟發。




令人震顫的,色彩混淆的天與河,漫延到天際的無止境的道路,一個骷髏一般的人,雙手放在耳朵上,聲嘶力竭地大聲尖叫,好像一個人的夢魘。這就是愛德華?蒙克(EdwardManch)的不朽名作《尖叫》(TheScream)。

1893年,蒙克創作了著名的《尖叫》(也譯作《嚎叫》或《吶喊》)的草圖,《尖叫》通常被認為是第一幅表現主義畫作,也是蒙克‘靈魂作畫’這一概念最極端的體現。表現情緒的途徑更多依賴了繪畫時的力度,顏色與線條大膽的運用令人震撼。畫中強烈失真變形的人物形象,血紅的背景、動盪的線條是不可能取自於現實世界的――它來自於蒙克自己的‘心裡的地獄’,表達的是人類心靈深處那種無可救贖的絕望和不安,主題的深刻永恆強烈刺激著觀眾的視覺神經。更不可思議的是,這幅作品似乎是對當今現代社會中人類的精神信仰狀況的一種預言性的描述。

人們發現,在繪畫藝術中,精神分裂症能喚起沒有藝術素養的人的藝術活力,有時還能增加已成名的藝術家的創造力。也許像心理學家們所表明的那樣,藝術家確實存在潛在的精神病的傾向,而藝術創作則有助於防止潛在的精神錯亂表面化。有位作家曾說過:“有時我奇怪,所有那些不寫作、譜曲或畫畫的人是怎樣做到得以逃避發瘋、憂鬱、驚恐這些人類境遇中總是存在的東西。”這種繪畫的治療作用在表現主義繪畫之父愛德華?蒙克身上表現得猶為明顯。


蒙克於1863年出生在挪威的一個知識分子家庭。父親是位知識淵博、閱歷豐富的軍醫,母親也受過良好的藝術教育。在他5歲那年,母親因患肺結核而去世,姐弟五人由姨母代養,母親去世後,父親難過得好幾天沒有走出家門,他抑鬱的神經強烈地感染了失去母親的蒙克,這是他一生中首次感受到死亡的恐怖。蒙克13歲那年,年長兩歲的姐姐也因肺病去世。


《病孩子》1885―1886年,為了抓住‘第一印象’,把痛苦的、個人化的經驗以繪畫的藝術形式表現出來,蒙克在這幅畫的構思上經歷了巨大的思想震盪。《病孩子》自此成為了他一生的創作主題,蒙克差不多每隔十年就重複畫一幅《病孩子》。用蒙克自己的話說:‘這可能是我最重要的一幅畫’,‘這是我藝術創作的一項突破,我在其後的作品,都應該歸功於這幅畫的誕生。’在這幅畫中,蒙克使用了一種近乎瘋狂的‘創作――毀壞――再創作――再毀壞’的作畫方式。蒙克自己是這樣描述的:我的畫布上呈現了一幅佳作,但卻不是我所想要表達的。這幅畫在一年之中我重複畫了好幾次,我把它刮掉,又重新再塗上顏色,不斷尋找我的第一個印象,那透明而蒼白的面板,那嚅動的嘴,那顫抖的雙手。


蒙克與姐姐關係十分相好,感情極深,她的死再次刺激了蒙克的神經。接下來他的妹妹也患了精神分裂症。這一系列的打擊所引發的傷痛,深深地印在了蒙克的內心裡,決定了蒙克的性格和他前半生創作的基調。從他的《病孩》、《母親之死》和《在靈床旁》等作品中我們能很清楚地看到這一點。特別在1889年父親去世後,他的精神更是無法寄託,性格變得憂鬱而孤僻。孤獨、絕望、死亡等感覺深深地困擾著年輕的蒙克,到了非表達不可的程度。他要吶喊,他要畫出活生生的人們,以及他們的呼吸、感覺和受苦受難。在這一時期,他畫出了他最重要的作品《吶喊》。畫面表現的是一個形似成形嬰兒的小人張著口從橋上跑來,遠景是海灣和落日景象。天空像滾動著的血紅色波浪,令人感到震顫和恐怖,彷彿整個自然都在流血。蒙克後來在談及此畫時說:“我和兩個朋友一起走著,夕陽西沉,天空變得像血一樣紅,我忽然無精打采,極度疲倦地止住腳步,黝黑色的海峽和道路顯示著血與火一樣的光舌。朋友走著,我卻一個人停在那裡因不安而顫抖著,我感到了自然強烈的吶喊。”


蒙克的《吶喊》和他所有的作品一樣,都是通過自身體驗才畫出的,他不是為了藝術而藝術,他所表達的只是有關他自己的憂鬱和不安。這就是他的創作的原動力所在。蒙克正是通過創作才打開了自己幽閉著的情感通道,在不自覺中洩露了自己無意識的情感,使內心產生的巨大精神能量得以渲洩。正如弗洛依德相信夢能使緊張在某種程度上緩解一樣,通過藝術來表達情感可以使他自己達到一種較為平和的狀態。倘若不是通過大量的創作來表達自己,那他也許早就像其妹妹一樣過早地精神崩潰了。
不幸的是,蒙克還是在1908年精神分裂了。在精神分裂中,他的精神得到了最徹底的解脫。從丹麥的哥本哈根接受治療回到挪威後,他仍能以很高的熱情堅持創作,他為奧斯陸大學講演廳創作熱力四射的巨大壁畫《太陽》,也畫了一些諸如《掃雪回家》和《工人回家》等純樸自然的畫作,但他作品所表達的東西與發病前徹底不同了,作品變得明亮、寧靜而富哲理。這就是美術史學家們所稱的“第二時期”。從這一時期的作品中我們只能得出一個結論,那就是蒙克內心的痛苦和衝突已經被釋放得無影無蹤了。



“為什麼我與別人不一樣?為什麼我生來受到詛咒?為什麼一定要來到這個世界?”――愛德華?蒙克

《仲夏夜之夢》,心緒不寧的少女,在夏夜裡站立阿斯嘎德斯特蘭森林裡。她似乎毫無戒備,昂首挺胸,像是在挑逗男人,但對於在她背後划船取樂的年輕人的邀請,她卻又置之不理。這是在性的憧憬和不安之間彷徨的少女內心的呼聲。蒙克是以性的標記(水面搖晃的月光影柱)來表現畫中的隱喻。

《瑪利亞》裸著上身,披散黑髮,姿態頹靡,精神困惑,她根本不象神殿上的聖母,她是蒙克已經死去的姐姐,或者是他想象中被愛情的本能折磨得惶恐不安的女性。色彩較厚,形象充滿著憂鬱感,調子沉著,畫家就這樣刻畫了一個痛苦的心靈。



夢想與現實之間的磨合讓我讀懂很多生活的語言,風雖改變了方向,卻沒有改變我的行程-----

來源網址:_感謝獨茂蘭石授權轉載,再轉請保留本資訊。


標籤:蒙克 表現主義 愛德華 挪威 繪畫 華為錶盤diy
2016-05-12
2016-11-18
2016-11-18
2016-11-18
2016-11-16
2016-11-17
2016-11-18
2016-11-19
2016-11-16
2016-05-12

Copyright ©2024 製作窩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