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製作窩 >

流金歲月 >老照片 >

當仁不讓的王朝首山 泰山風景老圖片

當仁不讓的王朝首山 泰山風景老圖片

當仁不讓的王朝首山 泰山風景老圖片
哪一座山讓人兼有敬畏、尊崇之感?唯有首嶽泰山。大清光緒年間,白山黑水的後裔愛新覺羅·玉構敬書四字——“五嶽獨尊”,置於泰山極頂。此時,這個關外而來的王朝早已皈依中華正統。他們對於泰山的尊崇即為明證。

泰山,即使沒有去過的人,也熟悉它。因為與其說它是一座自然之山,不如說它是一座人文之山。比如,它有高人的含義:“泰山北斗”;它有驅邪鎮魔的神力:“泰山石敢當”;它還有人生之重的喻比:“重於泰山”,而它最高的光環在於政治象徵——歷朝歷代皇帝封禪之地。近代的鉅變令泰山載沉載浮,而國人心目中的“國山”依然非它莫屬。

當仁不讓的王朝首山 泰山風景老圖片 第2張
圖是被塗上標語的岱頂無字碑,上書“黨權高於一切”。國民革命軍北伐至魯,第一屆民國山東省政府,成立於岱嶽腳下。意在掃清一切封建思想的新政權瞄準了泰山,用“拆”“貼”二字重整此地,勢要抹去百姓對神嶽的“迷信”。但是,如此將自己的政治主張昭告天下,豈非從另一個角度認可泰山之重。
供圖/周郢
當仁不讓的王朝首山 泰山風景老圖片 第3張
的確,即便在泰山最低落的時刻,時任國民政府主席的蔣介石仍不時率眾遊覽泰山。可見泰山在任何中國人的心目中
地位都難以改變。供圖/文化傳播

一紙令下,向泰山發難

泰山盛名無人不知,然而,或許是樹大招風的原因,它的名氣也會給自己帶來麻煩。民國時期,那裡就曾風波迭起。

1928年8月的一天,泰山腳下,晨鐘響過的岱廟等來的不是百姓的香火,而是一群手持斧鏟的人,他們奉命將前半個岱廟改造成“中山市場”,後半個岱廟改造成“中山公園”。

市場和公園,在當時還是兩個時髦的詞。古廟如何變身?

這項工程,斥資甚巨——“發帑十萬元”,原本城堞高築、廟貌巍嚴的岱廟最終面目全非:以配天門為民眾餐館,以仁安門為貨品陳列處,藏經堂、魯班殿、環詠亭改為旅館和澡堂,在大殿內設定戲院和人民大會場。殿宇當然可以保留,但裡面的神像卻都要撤除,匾額、石碑移除,用作木料和石料,香臺几案也多拆毀……

凡果必有因。具名下達命令的是首屆民國山東省政府,當時省政府駐地,就在岱廟置身的泰安城內。這是一任特殊形勢下組成的省政府。那年北伐革命軍攻佔山東,被任命為省政府主席的孫良誠,身兼國民革命軍第二方面軍總指揮,摩拳擦掌,希望切中時弊、有所作為。

新山東省政府的第一把火,就“燒”到泰山。這背後其實是時代對泰山發起的挑戰。那時大力輸入的西方科學,正改變著中國人的固有觀念。全社會提倡科學,破除迷信。革除各種自然神崇拜,就是新政之一。於是風、雲、雷、電、山、川、龍王等各類自然神的壇廟,皆被改為學校、工廠、機關等……作為泰山“宗廟”的岱廟,首先被孫良誠拿來開刀。

對岱廟的“改良”,應該用一個“毀”字來形容。而且此後的情況愈演愈烈:孫良誠的部隊乾脆駐紮進廟裡,岱廟的主體建築、東嶽大帝的神宮——天貺殿成了營房、馬舍、伙房。遭殃的是牆壁上的國寶——宋代壁畫《啟蹕迴鑾圖》,不久即留下千瘡百孔的釘痕和煙跡,毀損大半。配天門、仁安門內有高達7.8米,腰圍3米多的鷹虎神,孫的部下用了一連的兵力都沒拉倒。仔細一看,原來神像盔纓上邊的槍尖,修進了大殿樑內,他們先砸爛了頭,才把神像破壞掉。

孫良誠本人對“破舊立新”也起了“示範作用”。如今登泰山,經過古槐下的第一道山門,能夠看到有座紅門關帝廟,依山就勢層層疊起。這紅簷青瓦的門檻內,當年曾被作為省政府主席辦公處,每天有女職員乘坐山轎呈送公文。拆卸下的匾額“廢物利用”,製成“古色古香”的辦公桌椅。

令孫良誠得意的是,他如此肆意妄為,似乎還成為走在潮流前面的人。因為次年,即民國19年(1930年)4月,國民黨中央執行委員會祕書處下發了一份《神祠存廢標準》,其中點名的首位便是泰山主神“東嶽大帝”。

隨著國民黨省黨部進駐泰安的還有黨務訓練所。這個機構也開始在泰山上“狠抓意識形態”。泰山上下從岱廟、岱宗坊、中天門、南天門,一直到極頂的名勝古蹟上面,塗滿了國民黨的“革命口號”。玉皇頂上的“無字碑”也有了字——“黨權高於一切”。同盟會員、時任省政府代祕書長的泰安名士趙新儒不無幽默地說:“(無字碑)今正面有尺餘長‘黨權高於一切’六字……無字碑已變為有字碑矣。殆非黨權高於一切,無此偉力歟。”

國民黨對泰山發難,除了“揚科學精神,改意識形態”之外,還有另一番前因——它與民國之敵大清朝有關。

子虛烏有的出身

1926年,美國漢學家蓋洛出版了一本《中國五嶽》,其中提及清朝關於泰山的一個特殊事件:康熙帝在泰山頂上,“靈感降臨,巧妙地寫出一篇祭文,不僅提到了自己的神聖出身,而且也在清政權與東嶽泰山之間建立起一種自然的緊密聯絡”。

這件事《清實錄》也有記載:日理萬機的康熙帝,專門召大學士李光地討論水脈山源的問題。康熙問:汝等可知山東等山從何處而來?李光地答:大約從陝西、河南而來。

康熙立刻加以否定:不然,山東等山從關東長白山來,即如山海關與山東登萊相對,渡海不過二百里,中為海套。山東泰岱諸山來脈,俱從長白山來,來龍甚遠……長白綿亙烏喇之南……西南行八百餘里,結而為泰山,彎崇盤屈,為五嶽首。此論雖古人所未及,而形理有確然可據者。

早在這場君臣晤對之前,康熙帝已借南巡之機,親自登陟泰山考形勢,探地絡,並且遣人前往山東、遼寧等地航海測量,找到不少所謂的根據,故而顯得底氣十足。隨後,康熙帝御筆向天下刊佈了一篇名為《泰山山脈自長白山來》的論文,習稱《泰山龍脈論》。

“龍脈”本意,是指山川形勢、氣象與脈絡連屬,是古代堪輿學上的重要概念。彼時,“龍脈”之說不僅作為建築城池的依據,甚至天下盛衰、人事吉凶,皆由所處“龍脈”而定。康熙認為,泰山是山中之“龍”,長白山又是出身於白山黑水間的女真族的聖山——“皇清億萬年發祥重地”。假如把這兩座山聯絡在一處,清廷坐擁天下,便似乎有了天理上的支援。康熙作為早期的清朝帝王,對漢文化的理解體悟,不禁讓人佩服。

康熙的苦心孤詣,不只為了心理上的滿足,同時也解決了一個棘手難題。清朝從順治年起,訂下山嶽祭典的規矩。因此,山嶽也必須排座次,定輕重。康熙朝編纂的《古今圖書整合·山川典》上,長白位列第一,取得法定第一神山的顯赫地位。然而在漢族的名山信仰中,長白山的地位哪有如此尊大。

如何在不觸動既定祀典的前提下,協調兩族信仰,統一思想認識,並能取得滿漢雙方心理上的認可,這成為康熙百忙當中必須解決的要務。於是,“泰山龍脈出自長白山”的創論,在這種歷史局勢下橫空出世。

蓋洛在兩百年後舊事重提,當時社會也掀起一系列泰山風波,殊不知,辛亥革命打的旗號就是驅逐滿清,被康熙所擁戴的,自然成為革命的障礙。

國學大師章太炎甚至致函地理學家張相文,他認真批駁了清廷泰山發脈長白之說。他認為,清主所論,實屬妄談。清人迷信堪輿,清廷有此一說,是想證明孔顏諸聖,皆為長白山靈所生,以此自我誇耀。

藉著西學之風,革命派學者也紛紛對封建統治者給予泰山的神化加以抨擊。凡此種種,終於釀成泰山在孫良誠(前由石敬亭代理)這一屆山東政府手中的淪落。

然而,就在泰山似乎逐漸喪失尊榮的時候,事情突然來了個一百八十度的轉彎。

當仁不讓的王朝首山 泰山風景老圖片 第4張
對於泰山的“改良”,喧囂未落,早已有人秉書直言。民國作家易君左認為泰山是中國的象徵,唯一的“國山”之選
《定泰山為國山芻議》的書影中,可見“民國二十二年”字樣。1933年,正是國危民困的時刻。當時,日本外侮直指中華,有識之士欲借山之翹楚,為國人尋回精神支柱。
當仁不讓的王朝首山 泰山風景老圖片 第5張
對於泰山的“改良”,喧囂未落,早已有人秉書直言。民國作家易君左認為泰山是中國的象徵,唯一的“國山”之選
《定泰山為國山芻議》的書影中,可見“民國二十二年”字樣。1933年,正是國危民困的時刻。當時,日本外侮直指中華,有識之士欲借山之翹楚,為國人尋回精神支柱。

“用泰山的精神消滅富士山之魔影”

事情還要從當時的國家政局說起。自古以來,濟南一直為山東地區的行政治所所在地,為什麼民國初建的山東省會,會定在泰安城?

1928年5月3日,也即北伐軍開進濟南兩天後,盤踞在山東沿海一帶的日軍開始向國民軍大舉進攻。蔣介石下達了“約束士兵不準還擊”的命令,結果日軍在濟南瘋狂殘害和屠殺了近萬名軍民,造成了震驚中外的“五·三慘案(濟南慘案)”。泰山一帶則成為退守的防線和陣地。

5月7日蔣介石被迫由黨家莊退回泰安。泰安各界群眾舉行萬人大會聲討日軍罪行。蔣介石到會講話,聲言對濟南慘案要“忍耐處置”。

這就是之後在泰安組建山東省政府,泰安為山東省臨時省會的苦澀背景。第二年,民國政府與日本簽訂“濟南慘案”協定,山東省會這才遷至濟南。

此後,接連發生了1931年的東北“九·一八事變”和1932年的上海“一·二八事變”,日本在中國東部沿海佈下一道侵華戰爭的黑幕。民族危機當頭,一位載譽民國文壇的著名作家易君左,發憤寫了一篇大文章——《定泰山為國山芻議》,發表在《江蘇教育》上,進而掀起了一波泰山熱。

易君左有“現代遊記寫作第一人”之稱,他一生遊歷過中國的大江南北,每到一處都留下絕妙遊記。民國21年(1932年)10月,序值重陽,易君左偕同江蘇省教育廳同僚王德林(後與易君左就此文聯合署名)等,由杭州而南京而泰安,來到久已嚮往的泰山。一行人從中路登岱,直造極頂。翌日淸晨觀日出後下山,循西路遊黑龍潭,入泰安城,覽岱廟等處。泰山的萬千氣象,使素來醉心山水的君左激動不已。

易君左心繫國難,泰山對他的觸動化作了一段慷慨陳詞:“泰山雖似偏近東隅,然須知今日中國最大之外患,即為日本帝國主義者。泰山至今日已變為吾國東防之壁壘,定泰山為國山,正所以表示抗日救國之堅實意志!且泰山位居魯省,……惟今日日本帝國主義者已視山東為南滿第二,山東形勢之轉變,關係吾國全域性之存亡,定泰山為國山,正所以集中國民之注意力,以圖復興,使倭寇不敢正視而放肆。”

他在文中直書“用泰山的精神消滅富士山之魔影”,明確揭示抗日的主旨。他又將日本的富士山作為比照,形象地展示了泰山所蘊含的無限生機。他指出,日本以富士山為國山,號召所謂“大和魂”,對外妄肆侵略。然而富士山完全無法與泰山相比。他說:“富士山雖有一萬二千三百九十一呎高,然其山巔終年積雪,如白頭翁,為民族已衰老之象徵,又為火山之遺體,是大和民族已為殘骸,又其山土石雜陳,已不純粹。泰山則不然,‘觀日’為泰山上之壯舉,可以暢吸宇宙之朝氣,滿山飛瀑如練,象徵中華民族活潑潑的精神,全山皆為石山,岩石巍巍,極有骨格,蒼松翠柏,最能耐寒,挺秀千古、非如富士之不毛也。”

易君左進而提出,定泰山為國山意義巨大:“人人知有泰山,人人知有國魂,人人知國魂上有創痕,則仇可報,恥可雪,萬惡的帝國主義者可打倒,民族精神可復興!國際地位均可提高矣!”

當時的泰山,被認定為迷信滋生之地、封建毒素麕集之所,與故宮一樣,都是封建王朝專制的代表物。易君左卻想以一文之力,對抗民國時期政府對泰山的打壓,爭取對泰山的重新評估。

當仁不讓的王朝首山 泰山風景老圖片 第6張
在民間有一種禁壓不祥之俗——立“泰山石敢當”。經過民國的泰山風波,國人對於岱嶽卻仍然充滿信仰。如今是否能以其本尊泰山來鎮壓富士山的魔影呢?
攝影/西德尼·甘博

“國山之議”——為什麼是它?

易君左從登泰山,大膽想到封泰山為國山,是與中國民族精神及固有文化完全吻合。大山能夠“範鑄”一個民族的國民品格,一如美國的洛基山、俄國的厄布魯大山、德、法、瑞依傍的阿爾卑斯山等。中國自古講究“山嶽以配天”,山之高大而尊者稱嶽,嶽是名山中的名山。而泰山,是五嶽之首。

《史記·封禪書》記載了遠古七十二君王的泰山行,他們的“旅遊”專案繁多,包括祭祀、巡狩、會盟、定大位、刻石記號。這些君王包括黃帝、炎帝、顓頊、帝嚳、堯、舜、禹、湯……特別是帝舜,在此朝會東方的諸侯,並向四面八方遙望,意即照會四方諸侯,而四方諸侯也紛紛登上本方境內的高山,向泰山遙祭,這一行為叫“望秩山川”,其背後昭示的是大一統的理念,而泰山儼然已有“國山”的氣質。

當仁不讓的王朝首山 泰山風景老圖片 第7張
登山如登天,峻極於天的泰山上。登山的石階就稱作天階,天然像一條冀近神靈之路。千百年那些渴望離俗向仙的腳步,經由昇仙坊,到達盡頭的南天門,完成一次攀登,達成一種圓滿。除了親赴泰山進香朝拜外,全國還有成千上萬座“東嶽廟”、“岱廟”、“碧霞元君祠”,它們既像是泰山地衍化,又表明對群嶽之長的尊崇。
攝影/薛堯
當仁不讓的王朝首山 泰山風景老圖片 第8張
泰山上,琳琅滿目的摩崖鉅作,遍佈山岩,宛如一部歷史的石書。這是因為泰山首先是名垂千古的“政治山”。封禪岱嶽從來都是歷代帝王的經國大事。泰山因而獲得無上的地位與尊嚴,懷揣中興大唐夢想的唐玄宗,親自撰書千字《紀泰山銘》,創立了帝王摩崖之最。東嶽不僅在帝王生涯中起著作用,在文人士大夫的生涯裡,黎民百姓的世俗生活中,同樣不可或缺,於是刻在石上的泰山名號越來越多,日復一日尊崇不斷在加碼。

為何帝王要選擇泰山作為山祭之地?

中國人自古有一番對於天地的態度:日月星辰、山川河流,甚至一草一木都有神靈統轄,看不見、摸不著的神祕力量,主宰著人的生存與命運。周代《禮記》裡明確表達出:山川、林谷、丘陵能出雲,為風雨、見怪物,皆為神。山嶽崇拜隨之而起。

先人以為,但凡高的山,便可以與天相接。關於大山崇拜和祭祀直指泰山,泰山古稱“大山”,凡言大而以為形容未盡則作“太”,於是又有了“太山”和“泰山”。

泰山之祭,來自於泰山之敬。只要看一眼泰山“天階”那一段,自會理解為什麼古人把泰山想象成可以通天的山。

完成統一大業的秦始皇,崛起於西陲,西嶽華山近在咫尺。然而,就在秦王朝建立的當年,志高意遠的始皇帝便不顧鞍馬勞頓,遠赴東嶽泰山舉行封泰山、禪樑父(泰山下的小山)大典。

所謂“封”,是指在山上築土為壇祭天,所謂“禪”,是指祭地。

秦一直被東方六國視為夷狄之國,而遠古七十二君王祭泰山的歷史傳聞,為泰山蒙上正統的色彩。封泰山,具有在法統地理觀念上征服東方地區,和繼承華夏各先帝賢皇的正統帝位,這雙重的象徵意義。所以秦始皇才如此迫不及待。

秦始皇之後,又有哪些君王追隨他的腳步至泰山封禪?接踵而至的有漢武帝、東漢光武帝、唐高宗、唐玄宗和宋真宗……這些皇帝有什麼共同點?他們都揹負著王朝更迭、時政轉折的重擔。

封禪雖說是多數皇帝的畢生追求,然而又不是任何人都能取得資格。即便皇帝沒有自知之明,臣下也會秉直正告。例如齊桓公稱霸後,想封禪泰山,就遭到管仲反對。管仲說,古代聖王封禪,要有十五種祥瑞出現,像東海有比目魚、西海有比翼鳥等,現在我們沒有這些,怎麼好封禪呢?於是齊桓公就死心了。

其實,管子還有一層不好表達出來的意思:齊桓公雖然稱霸一時,卻並沒有建立起統一的國家,周室仍在,何談資格封禪?

泰山岱廟廊裡,有塊極為別緻的鴛鴦碑,又名雙束碑。一頂完整的碑額之下,兩塊雙胞胎一般的長方形碑石並立,喻比二聖為鴛鴦。這是武則天密令親信——泰山主持道士郭行真所立,並同時建造了岱廟的前身——岱嶽觀。

武則天此舉大有來意。顯慶五年(660年),高宗正式下詔,宣佈朝廷大政由皇后武則天處置,謂之“二聖”。對武則天而言,皇帝的寶座似乎近在咫尺,唾手可得。她進而想到藉助泰山的“神威”,為自己的登基鋪墊道路。在她的授意下,先是心腹大臣李敬宗上表請封。武則天又表示要改革封禪的禮儀。在祭地這個環節,由宮內女職官來行禮。就這樣,武則天如願以償參與了泰山封禪,昭告天下自己的重要地位,為大唐“改天換地”走出了關鍵一步。

在封禪史上最奇怪的一位皇帝,是宋朝第三帝宋真宗,他是一位打了勝仗還要賠款——簽了“澶淵之盟”的窩囊皇帝,他封禪泰山的目的,是平息舉國上下的議論。

宋真宗首先導演了一系列的戲:有天書接連降世,祥瑞連現——皇宮天空上出現紫色雲彩,猶如龍鳳一般,各地也紛紛呈報祥瑞出現,並上書朝廷,請求真宗封禪。憑著自己導演的祥瑞大戲,真宗終於“獲得了”封禪資格……

可以說,泰山在中國古代穩固帝業、穩定政權的歷史中,頻頻立功。僅就此而言,泰山乃是當仁不讓的王朝首山——“國山”。

當仁不讓的王朝首山 泰山風景老圖片 第9張
巨幅壁畫——《啟蹕迴鑾圖》。
繪滿岱廟天貺殿的三面牆壁,但見,泰山神以天子儀衛出巡、迴鑾,前擁後簇,壯觀不已,恰如宋真宗,大舉封禪泰山的盛況。此畫傳為宋代始作,後世又描摹重繪。
當仁不讓的王朝首山 泰山風景老圖片 第10張
古代帝王不僅對泰山累世崇敬,也同樣對其他四嶽進行祭祀。西安碑林內留有
“五嶽真形圖”,以五種神祕符號與五嶽一一對應,看似是道家法寶,實則反映出五嶽作為神山的歷史地位。圖為《五嶽真形之圖》地圖,即據其描繪它涵蓋了五嶽的地理位置,以及一份特殊的“嶽山封神榜”。

人文與自然的雙美合璧

王朝舊事在“新民國”拿不上臺面,為了服眾,易君左又在科學與文化上做了很多文章。

如果開啟一張中國東部地區地形圖,將目光投向太行山脈與華北平原一帶,不難發現,被華北平原環抱的山東丘陵對比巍巍太行,顯得有些低矮和平淡。處於中國第三階梯上的泰山,海拔實則只有1532.7米,而太行山脈主峰高達2882米,海拔在兩千米以上高峰更是多不勝數。中國地形由東及西,步步高昇,泰山在海拔高度上絕不佔優勢。

為此易君左援引美國威烈士(今譯威理士)、德國李希烈士(今譯李希霍芬)等人的研究,說明了泰山無可比擬的重要特點:“美國威烈士括吾國太古界地層,第一曰泰山系,其片麻岩片理分明,登岱者一覽可見。德國李希烈士亦言:泰山為中國全國山脈之中堅,佔地層最深之位置;又言:泰山系北部軸勢,前與貝加爾湖平行,而後與杭愛山一致,以環拱北方永久不動之高原焉。”換句話說,泰山是地質運動中奠基中國的地方。

這些論斷中的大部分今天都已被證實。泰山岩石的古老,在全世界範圍內都堪稱之最,有一種偉晶岩的年齡達到25.86億年。此後古泰山在沉浮中造化,在距今一億多年前的燕山運動中,隆起成為今日泰山的雛形,此後不斷雕塑,覆蓋在表層的兩千多米厚的沉積岩層全部剝蝕掉後,由那些抗蝕性強的岩石形成峻巒高崖的形態。

雖然說泰山的海拔不算高,但它的絕對高度,足以讓人聯想到“通天”的臺階,這也是為什麼古人認為泰山可以通天。金人元好問就稱讚泰山為“天壤間一巨物”。

而泰山複雜的“變形”過程,又雕琢出諸多美妙的景觀。岱頂的瞻魯臺、山中的仙人橋、扇子崖、飛來石,數不勝數……相傳當年漢武帝八登泰山,驚歎得不成句——“高矣!極矣!大矣!特矣!壯矣!赫矣!駭矣!惑矣!”。

有很多人以為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是個“不語怪力亂神”的人,因為他主張取消封禪泰山的儀式,甚至還削了唐玄宗所封的“天齊王”、宋真宗所封的“天齊仁聖帝”等泰山神封號。但孰料,朱元璋卻5次派人前往祭祀泰山。有明一朝,在泰山舉行的祭祀活動連綿不斷。原來朱元璋認為泰山之為神,必受命於上帝,豈是國家封號所能加?此論遂被製為碑文,至今立於岱廟天貺殿西南。之後,朱元璋更親自撰寫了一篇文章《岱山高》,稱頌泰山的風景高大廣袤、氣象萬千。朱元璋對泰山神祇的情感莫如對泰山風光的情感更深。

泰山的岩石雜而堅韌,這些石頭還有一種特別的特徵,就是多垂直節理。所以泰山的小斷崖尤其多。崖面筆直光滑,是天然的摩崖聖地。受到皇帝們鍾愛的泰山,同樣受到文人們的膜拜。泰山文學幾乎與中國文學同時起步。《詩經》中即有讚頌泰山的詩句——“泰山岩巖,魯邦所詹。”聖人孔子鍾情泰山,人所熟知的中國歷史上的文學家莫不親登泰山,留詩留文。因而泰山也是中國文學史的紀念碑。

易君左的最後一條理由有些玄妙。他從觀泰山的角度,提出了泰山的與眾不同。他用了一句繞口令般的讚詞:“他山雖奇,而無如泰山之奇中之奇;他山不過奇中之奇,而泰山為奇中之不奇,不奇中之奇;故天下莫與之奇!”

何為“奇中之不奇,不奇中之奇”?泰山的特異之處在於具有“中和之美”。

明人項穆《書法雅言》中論書家的中和:“圓而且方,方而復圓;正能含奇,奇不失正;會於中和,斯為美善。”明代學者張岱觀察泰山時曾指出:“泰山元氣渾厚,絕不以玲瓏小巧示人。”易君左看泰山,中正而剛健,是他山所不具有的形態。他認為,這同樣是問鼎國山的重要條件和特質。

基於以上論證,易君左認定:泰山正是中華國山的唯一“山選”。易君左這一文擊起千層浪。當時,小說作家老舍正應齊魯大學之聘,執教濟南,他對“國山之議”作出了迴應。在他發表的新詩《救國難歌》中提到,他曾贊成以梅為國花,也曾提倡東封泰嶽為國山……

北平作家、教育家許興凱說:“泰山!五嶽之首的泰山!本來是我們中國的象徵。國是個概念,需要一個具體的東西來代表他。這個東西不是河,就是山……這河,我以為就是黃河。這山,我以為就是泰山。”

易君左在論述了泰山成為國山的理由後,還提出了具體辦法:“由山東省黨部、省政府會銜,呈請中央,定泰山為中華民國國山。或由中央委員建議。建議通過後,由國民政府公佈之,並頒佈中華民國國山條例。”這一呈請也得到響應。民國25年(1936年)5月,山東代表呈報大會的議案即是“定泰山為國山”。令人長憾的是,“七七”事變的炮聲,打破了“國大”籌備,大會偃旗息鼓,以後抗日戰爭、國共內戰接連不斷,“國山之議”遂被擱置。

時間瞬息數十載。在新中國21世紀城市競爭力研究會等多家環境組織、研究機構評出“中華十大名山”,泰山連續位列首位,終於榮膺“中華國山”的特別美譽。

這似乎了結了一箇舊的願望,給了泰山一個圓滿的結局。

當仁不讓的王朝首山 泰山風景老圖片 第11張
凌空俯瞰泰山,山巒之象,盤曲迴轉。儼然大山的風貌,故而古稱為“太山”。天下名山或以奇、以麗、以險揚名天下,唯泰山以其雄,以其厚重。俗話說:穩如泰山。此外,它還有種獨特的地學特徵,岩石最古,達二十多億年之久。泰山之石,經歷過中國山川中最長久的沉浮造化,堪稱一片大陸的奠基。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zhizuowo.com/suiyue/laozhaopian/6lw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