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製作窩 >

流金歲月 >老習俗 >

團圓除夕守長歲 接神祭祖拜大年

團圓除夕守長歲 接神祭祖拜大年

團圓飯

除夕非常重要的一件事是團圓飯,也叫年夜飯,這是一年中最豐富的一餐飯。中國人平時非常節儉,但年夜飯每年都是最豐盛的,為什麼呢?根本原因是要敬神。

大家可能都吃過二米飯,大米小米都有,但過年就叫隔年飯。這隔年飯還得多蒸,新年的飯必須得有剩餘,新年的飯有一個特點,要吃的慢,吃的越慢越好,還要剩下一些,連年有餘。

所以平時吃的叫二米飯,過年不能叫二米飯,得叫隔年飯,這叫金銀滿盤,多吉利的話,這是一種文化、祈福。

還有些人每年三十晚上都要烙餅,叫「翻運餅」,意思是翻來覆去都是好運氣,也是一種祈福;年糕也是必備,年年高;還必須有油炸食品,炸東西的聲音、氣氛都是體現這種日子紅紅火火,是烈火烹油的那種紅火。

團圓除夕守長歲 接神祭祖拜大年

還必須得有魚叫「年年有餘」,這魚還不能吃完得留一部分,就是「連年有餘」了;還得有雞,為什麼殺雞呢?取雞的諧音「吉」,大吉大利。

南方還有人吃韭菜,韭菜代表久,長久,越長越久;還有菜頭(蘿蔔),好彩頭,南方取音都用吉利、吉祥。因此年夜飯最豐盛,充滿吉祥與祝福。

另外,最重要的還有包餃子,中國新年最具代表性的食品。餃子名字的來源有幾種說法,一個是交子,就是兩年相交的子時,一個子時跨了兩年交接。

另一個來源於醫聖張仲景,即過去認為冬至吃餃子。東漢末年,張仲景告老還鄉後,在家鄉白河岸邊見百姓捱饑受寒,耳朵都凍爛。他就做了祛寒嬌耳湯,就是用羊肉、辣椒、還有驅寒的中藥熬了一大鍋的湯,免費分給大家喝。

張仲景還把湯裡的各種料撈出來做餡,包成耳朵狀的「嬌耳」,大家喝了湯、吃了「嬌耳」,耳朵也就好了。因此就把這種湯叫「祛寒嬌耳湯」,「嬌耳」就是餃子。醫聖張仲景是無私為別人做事,所以大家就永遠紀念他。

團圓除夕守長歲 接神祭祖拜大年 第2張

包餃子包什麼餡,各地的風俗不一樣,新年餃子有些地方要求素餡。這和敬神有關,新年餃子一定要吃素的,為什麼不吃肉呢?因為戒葷,有人說吃葷就是混人,還有人說是素淨,吃了一年都平安的。

煮破的餃子不能叫破,叫掙了,就是掙脫、掙錢了,年三十說話都得注意,只能說吉利話。不小心砸了盤子、碗,要說點吉利的話,老人通常會趕緊說:「好!歲歲(碎碎)平安!」壞事成了好兆頭、成了祝福,這也是中國人的智慧。

年三十團圓飯要吃出和睦、吉祥,父母平時責備、打孩子,這晚就不能打、駡孩子。過新年讓孩子玩一玩包餃子,孩子特別高興,喜歡跟大人一起參與過年的氣氛。

守歲

守歲就是熬年,就是給老人守歲,因為過一年就少一歲了,有挽留的意思;對年輕人而言就有個新的開始,都值得慶賀。守歲就是年輕人晚上不睡覺,給老人祈福或延壽,也是年輕人孝順、孝心的體現。

壓歲錢的由來

團圓除夕守長歲 接神祭祖拜大年 第3張

傳說有一種妖怪就叫祟,特別愛給小孩兒搗亂、折騰。有一年祟去一個小孩床邊,剛要搗亂,一道白光衝向它,祟嚇壞了撒腿就跑,原來是枕頭底下有老人給的八枚銅錢,八仙變成銅錢保護孩子們。後來,就說壓歲錢是給孩子「壓祟」的錢。

拜年

團圓除夕守長歲 接神祭祖拜大年 第4張

長輩給小孩兒壓歲錢,晚輩要給老人拜年,過去要給爺爺奶奶、父母磕頭。現代人簡化了,其實那是敬意,發自內心的尊敬。

但過去真的是跪著磕頭,山東、山西、河南有的家現在還要磕,因為小時候磕習慣了,為什麼叫「教婦出來,教子嬰孩」,小孩兒從小就這樣,是敬、感恩。

祭祖

團圓除夕守長歲 接神祭祖拜大年 第5張

拜年是感恩尊敬父母長輩,在新舊交替的時刻,更該感恩和尊敬的是祖先、天地,傳統文化中新年最重要的就是接神祭祖。

古人除夕夜最重要的是接神,為什麼除夕夜的飯要豐盛?古人不是為了自己吃,是要敬神、敬天地,把最大的感恩、最深的崇敬放在第一位,家人吃是第二位。

通常下午天黑前就開始,先擺一張天地桌,如果屋子大就擺在屋裡,小就放在院子,有佛堂就放在佛堂,古人大多設有佛堂。

天地桌上有神的牌位等,像託著元寶的肯定就是財神、福神了,敬神後掛上先祖像或在牌位前祭祖。古人說誰家一旦擺起天地桌,就是正式開始過新年了,一般人家裡可能四、五點鐘就把天地桌擺上。

過去向人家討債要在年前,債主一看人家供著天地桌,就是已經開始過年了,債就不能要了。所以有的人艱難怕人要債,兩三點鐘就趕緊把天地桌擺上了。這種風俗體現古人做事有規矩,最重要的是對天地的崇敬。

接神

團圓除夕守長歲 接神祭祖拜大年 第6張

大家都喜歡福神、喜神、財神,先得接神,當然所有的神都得敬。這個福神有三種說法:

一種是歲星就是木星,木星是九大行星最大最亮的一顆,所以古代先農壇有歲星大殿。歲星每年來一次,古人就把它當做福星,福星高照。

另一說法,在唐朝有個清官叫陽城,他是湖南道州刺史。當時道州侏儒多,因此每年都向宮裡進貢侏儒,供宮中玩樂。但誰也不願意將自己孩子送進宮啊!每年一到送侏儒那天,老百姓真是生離死別,哭聲震天!

後來陽城當刺史,他不再向皇上進貢侏儒,皇上因此急了,就派人來查。陽城就寫了一個上表,向唐德宗說明利害關係,老百姓都不忍親人分離,希望皇帝體恤百姓的苦處。

唐德宗接受他的力諫,就不再徵道州侏儒了。因此道州百姓都特別尊敬陽城,後來家家給他建起生祠供奉,許多孩子起名都叫陽,所以陽城這個清官,就被人們當作福神,可以給人免災禍、帶來幸福的福神。

再一種是道教的福神,大家都聽過「天官賜福」,天官給人賜福,這跟道教有關,是道教樹立的福神。

東漢順帝漢安元年,張道陵創立天師道,作三官書為人治病,隨著道教的興盛,南北朝時三官配三元,成上元天官、中元地官、下元水官,稱作三元大帝。

他們各司職責,其中天官負責賜福,地官負責赦罪,水官是解厄,負責解除各種惡運、惡難。由於道教越來越興盛,敬福神天官的人也就越來越多,明朝以後成了公認的福神。

濰縣、朱仙鎮、陝西等地的年畫中,福神的形象都是生得天庭飽滿、下頜方圓,五綹長鬚,慈眉善目,腰纏玉帶,手執「天官賜福」條幅,一副大富大貴的福相。

古代新年〈天官賜福圖〉、〈福祿壽三星圖〉家家懸掛,福神被請進千家萬戶,給人間帶來幸福和美好。

團圓除夕守長歲 接神祭祖拜大年 第7張

中國人敬神同時祭祖,因為中華民族的先祖黃帝是駕龍飛昇的,所以中國人特別注重敬祖,把祭祖也當敬神一樣看待。古人非常清楚自己的來源,敬父母、敬祖宗。

我們說傳承文明,我們和祖先血脈相連,生命裡其實是有祖先的智慧、資訊。現代的說法,祖先的資訊和現在的我們是有聯絡,一代一代積累、傳遞著,跟肉體是有聯絡的。

你不尊敬、不承認祖先時,這種聯絡就中斷,智慧就是殘缺不全。現代人尤其是中國大陸,不敬祖,不敬父母,那種祥和的資訊就少,所以誠心敬祖先是非常美好的事情。

餃子、年夜飯,古人第一碗先要敬天地,第二碗敬祖宗,第三碗是給老爺爺等長輩。父母盛的餃子小孩兒端給老人,但太小端不了餃子怎麼辦?端不了碗,就拿雙筷子給爺爺送去,體現出尊敬,他從小就學會尊敬老人。

拜年非常重要。古人拜年是敬拜,非常虔誠,真是發自內心的尊敬。所以要教孩子,不管怎麼拜年,磕頭、鞠躬還是作揖,拜年一定要尊敬。

拜年從家裡拜,最先是家拜,然後擴大到宗族,就是按親近關係先近拜再遠拜,拜年有次序。不過現在拜年在城市越來越淡了,這些年有當官的不給父母拜了,提著許多東西趕緊上領導那去,這不叫拜年是行賄。他心用的不對,你最該尊敬的是神、祖先,應該是父母。

古人拜年的態度非常尊敬,過去是跪拜,現在可能是鞠躬,但不管什麼形式,都要真心的尊敬、感恩、感謝和祝福。

(限於篇幅,原文有刪節)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zhizuowo.com/suiyue/laoxisu/engl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