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製作窩 >

兒童手工 >兒童畫 >

內畫藝術 河北衡水內畫鼻菸壺藝術介紹

內畫藝術 河北衡水內畫鼻菸壺藝術介紹

內畫藝術 河北衡水內畫鼻菸壺藝術介紹
內畫藝術

內畫,是我國一種特有的傳統工藝,它的產生起源於畫鼻菸壺。內畫的畫法是以特製的變形細筆,在玻璃、水晶、琥珀等材質的壺坯內,手繪出細緻入微的畫面,格調典雅、筆觸精妙。內畫藝術分為京、冀、魯、粵四大流派,其中尤以冀派內畫水平最高、規模最大、發展最快、影響最大,不久前已入選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冀派內畫的發源地——河北衡水,還被文化部命名為“中國內畫之鄉”。

相傳嘉慶、道光年間,一個外地小吏到京城述職,寄宿在廟裡,因鼻菸快吸完了,就用煙籤刮煙壺中剩下的鼻菸。廟裡的一個和尚看到煙簽在壺的內壁留下很多刮痕,很有國畫的線條感,就將其拓展成了內畫壺技藝。不過,據專家考證,內畫壺的發明者並非和尚,而是清嘉慶年間南方一位年輕畫家。他將小鋼珠、石英砂和少量水灌入壺內晃動,將內壁磨出細紋,使顏料易於附著,然後以帶有彎鉤的竹筆蘸上顏色,在內壁反向作畫。這位畫家就是甘桓文,現存甘桓最早的內畫壺制於1816年,據傳他在1860年輟筆。

內畫鼻菸壺

內畫鼻菸壺,是中國特有的傳統的工藝品種,自清嘉慶年間內畫鼻菸壺製作以來,歷經近二百年,是中國藝術殿堂中的一顆璀璨明珠。60年代,內畫藝術有北京的京派,山東的魯派,廣東的姚江派等三大流派。北京派的藝人用竹筆、柳木筆作畫,以畫面厚朴、古雅見長;山東派用毫毛筆作畫,以畫面纖巧、點選此處新增圖片說明豔麗取勝,王習三在繼承北京明、清著名老藝人葉仲三技法的基礎上,融合內畫名家流派之特長,形成了自己的獨特風格,在國際上被譽為“冀派”。

鼻菸壺最初在我國滿、蒙、藏等少數遊牧民族中使用,主要有銅、銀、瓷質幾種。明朝以後,煙壺著鼻菸一起傳入內地。後來,煙壺的品種逐漸增多,到清乾隆時期,玉石、翡翠、晶石、寶石、瑪瑙、陶瓷、銅銀、竹木雕刻、套料、內畫等煙壺品種都已出現。加上工藝水平的不斷提高,使之不僅為實用品,而且也成為人們喜愛的工藝美術品。內畫鼻菸壺材質有瑪瑙、晶石、琥珀和料的幾種。繪畫前,先用鐵砂球和金鋼砂將煙壺內壁均勻磨砂,然後根據壺的形狀設計繪畫出各種題材的作品。

內畫風格

京派內畫在承襲了葉氏內畫風格的基礎上,也融合了其他各內畫流派的藝術風格和現代繪畫的藝術手法,形成了全新的現代京派內畫藝術。其主要特點是選料精細、材質精美、結構嚴謹,筆法細膩;富有派別特徵、畫意生動、用色古樸、清新淡雅,給人以高雅獨特的藝術享受;造型富有古風古韻,多以傳統題材、歷史故事為主,內容豐富多彩。

京派內畫鼻菸壺以其獨特的製作工藝、精巧美觀的藝術神韻被海內外譽為“鬼斧神工”般的藝術珍品。內畫鼻菸壺,反映了菸草文化的一個方面,對研究菸草文化具有一定的歷史意義;它以中國畫為基礎,承襲了國畫的精髓,拓展了國畫的創作空間;內畫鼻菸壺小巧別緻,做工精美,具有很高的收藏價值和藝術欣賞價值。

目前,由於市場結構調整以及工藝美術品市場不景氣等多方面的原因,京派內畫同整個工藝美術品行業處於低谷狀態。很多從業者被迫改行,而年輕人又不願意再涉足其間,造成工藝美術行業中老人留不住、新人進不來的惡性迴圈。京派內畫面臨著後繼無人的境況。

江山代有人才出。內畫如今被列入國家首批非物質文化遺產,榮獲聯和國教科文組織“傑出手工藝品徽章”認證,歷史賦予內畫這一偉大的民族藝術既要繼承而又必須發展的使命,有繼承才有發展,發展了就是最好的繼承。一丁(聶磊)作為其中的佼佼者,志存高遠,功苦同鑄、德藝雙修,不斷進行著內書藝術的探索!相信屬於他的內書藝術天地會更加廣闊。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zhizuowo.com/ertong/ertonghua/j966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