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製作窩 >

創意設計 >有灰機 >

這世界變化快:再見“我們這一代”(上)

這世界變化快:再見“我們這一代”(上)

《我們這一代》是肖全1996年推出的代表作,其中囊括了1980、1990年代文學藝術界風雲一時的各色知名人物:竇唯、鞏俐、陳凱歌、姜文、譚盾、北島、王安憶、賈平凹、崔健、唐朝樂隊.......差不多20年過去了,他們這一代現在怎么樣了呢?

翟永明

肖全解釋說,小翟的外表是很文弱的,但她的內心是堅強的,是堅持自己的,她從未放棄過自己對藝術的追求,“20年後,還是如此。”

這世界變化快:再見“我們這一代”(上)

翟永明1998年在成都開設“白夜”酒吧,成都人應該都很熟悉。2005年翟永明入選“中國魅力50人”,2010年入選“中國十佳女詩人”。2011年獲義大利Ceppopistoia國際文學獎,該獎評委會主席稱翟永明為“當今國際最偉大的詩人之一”。

楊麗萍

“這15年間,我不間斷地一直在拍,眼看著孔雀變老。從我內心來講,我也覺得特別殘酷。我一定會繼續拍下去,我跟她是那么好的朋友,我一定要等我成老頭,她成老太太了,再出一本書,她也同意了。到那時候,她可能早已經不跳舞了,沒關係,哪怕她在大理晒太陽,老得不行了,她還是楊麗萍!”

這世界變化快:再見“我們這一代”(上) 第2張

2012年末至2013年,楊麗萍舞臺生涯的告別之作《孔雀》全國巡演。從哪裡開始,到哪裡結束。楊麗萍用“孔雀”這個的圖騰,為自己的舞臺人生“畫圓”。

這世界變化快:再見“我們這一代”(上) 第3張

鞏俐

1994年11月於蘇州,鞏俐和我拉起了家常:我們北京的家弄好了,我想把我媽接來,我覺得女人呀,在事業上不一定太要強,不就是一個奧斯卡嗎,真的,名和利對我來說沒意思,我真想好好的過日子,再演兩三部好戲,我就不想幹了。她扎著一根馬尾辮,穿著劇組的衣服,白白的臉,透出一股孩子氣。你想要小孩嗎?我問她。當然想呀。她又說,導演最近越來越瘦,都不能正常的休息,真為他擔心。

這世界變化快:再見“我們這一代”(上) 第4張

2010年,鞏俐被評為美國《君子》史上75位最偉大女性、CNN最偉大25位亞洲演員。2014年5月,鞏俐與張藝謀攜手《歸來》,出演女主角“馮婉喻”。6月,鞏俐出任第17屆上海國際電影節評委會主席一職,這是她第四次擔任國際A類電影節評委會主席。

姜文

1995年3月於北京,我們一看錶,時間不早了,他說,這幾天,事兒挺多,過幾天要去參加香港電影節,你想想找個什么場景,我們來拍照片。他看了我的照片後認真了起來,知道這是在工作,而不是一般性的記者採訪,可以瞎應付。

這世界變化快:再見“我們這一代”(上) 第5張

2010年末上映的賀歲電影《讓子彈飛》重新整理了國產電影的多項票房紀錄,並斬獲國內大小獎項二十餘個。2014年獲上海國際電影節“華語電影傑出貢獻獎”。我們還期待今年的《一步之遙》。

這世界變化快:再見“我們這一代”(上) 第6張

竇唯

當時,竇唯的黑豹還在,王菲還沒有改名為王靖雯到香港打拼。看到那時的他,你就會明白王菲為什么愛他愛得死去活來。

這世界變化快:再見“我們這一代”(上) 第7張

1999年與王菲離婚,2013年推出新專輯《殃金咒》,因為風格轉型太過劇烈,很多歌迷短時間無法接受……

這世界變化快:再見“我們這一代”(上) 第8張

譚盾

1994年,對音樂充滿好奇的青年譚盾,正站在上海音樂學院何訓田工作室外。這將是他傑出的國際作曲和指揮事業的開始。

這世界變化快:再見“我們這一代”(上) 第9張

譚盾才是碉堡了,他2001年獲美國第73屆奧斯卡最佳原創音樂獎,2006年被世界十大中文媒體被評為影響世界的十位華人,2008年為北京奧運會創作徽標Logo音樂和頒獎音樂,2010年擔任中國上海世博會全球文化大使……

這世界變化快:再見“我們這一代”(上) 第10張

陳凱歌

1993年3月於北京,下午三點半,我們走進了友誼賓館的“蘇園”。快要進那個小院子時,我看了一眼外面那塊地方,心裡有數了,我想如果能把陳凱歌請下了,我就贏了。陳凱歌信任了我並放下了架子,肖全,我現在全聽你的,你說怎么著就怎么著。

2008年《梅蘭芳》,2010年《趙氏孤兒》,2012年《搜尋》,2014年6月25日,因心臟病入院治療。

這世界變化快:再見“我們這一代”(上) 第11張

張元

1993年2月於北京,張元一頭鋼絲頭髮,我剛到的時候,他剛起床,睡眼惺忪,時差肯定還沒倒過來,他也沒洗臉,直接就拿著資料去辦事。這張相片拍於他家和呂楠家的一條安靜的小衚衕。工作時間為兩分四十幾秒,用去29格底片。

這世界變化快:再見“我們這一代”(上) 第12張

2003年執導《綠茶》。2005年執導《看上去很美》。2007年執導電影《達達》。2014年6月13日,因吸毒被北京警方拘留。

這世界變化快:再見“我們這一代”(上) 第13張

畫家羅中立

1994年6月於重慶,羅中立開著他的藍色桑塔納帶我去他們讀書時常去的江邊。江邊有很多民工在卸貨,破衣爛衫的,我和他都不怎么說話了。我們彼此都清楚,在這樣的場景中,我們無論如何也愉快不起來。

羅中立現任四川美術學院院長,中國當代藝術院院長,全國人大代表,享受國家政府津貼的專家,中國美術家協會常務理事,中國油畫協會副主席,重慶市美術家協會主席、重慶市文聯主席。

這世界變化快:再見“我們這一代”(上) 第14張

畫家陳丹青

1982年,陳丹青辭職移居美國。2000年陳丹青回國並被清華大學美術學院聘為教授、博士生導師。因對教育制度的教條、刻板難以認同,陳丹青遂於2004年10月憤然辭職。轟動社會,並引起極大關注。

這世界變化快:再見“我們這一代”(上) 第15張

20年過去了,看陳丹青的氣場也越來越犀利。

這世界變化快:再見“我們這一代”(上) 第16張

北島

詩人北島,在70年代他說,我不相信!要知道,那時說這話是要殺頭的。

這世界變化快:再見“我們這一代”(上) 第17張

2007年北島獲得諾貝爾文學獎提名,同年收到香港中文大學的聘書,結束其近20年的歐美各國漂泊式生活(國家不讓他回)。2014年10月17日,北島闊別45年重回北京四中,並表明希望能回北京四中開課。

這世界變化快:再見“我們這一代”(上) 第18張

詩人食指

在動亂的年代,他的詩救活了許多下鄉的青年,讓無數困頓的人生“相信未來”。食指是七十年代繞不開的詩人,但是《七十年代》卻漏掉了他,不能不說是這本書的一大遺憾。

這世界變化快:再見“我們這一代”(上) 第19張

1990年,食指因精神分裂進入北京第三福利院。2002年,54歲的郭路生滿含淚水,告別了居住20餘年的福利院。找圖的時候以為選錯了呢,滄桑了好多……

這世界變化快:再見“我們這一代”(上) 第20張

唐朝樂隊

唐朝樂隊,在80年代,一個破舊的四合院裡他們寫出了《夢迴唐朝》。

這世界變化快:再見“我們這一代”(上) 第21張

1995年,樂隊創始之一的貝斯張炬去世,對樂隊打擊很大。2013年11月舉辦“太陽·芒刺”音樂會,加油!

這世界變化快:再見“我們這一代”(上) 第22張

曾經的美好:易知難

易知難,歌唱演員,80年代成都藝術圈中非常搶眼的一個女子。“易知難坐在琴房裡面,拿著菸灰缸倚靠著鋼琴,化完妝以後,慢慢抽菸,牆上掛的是陳逸飛油畫的複製品。她想著自己的生活:她要靠拍電視劇掙錢養活在北京舞蹈學院進修的丈夫……漸漸地,她的眼眶滿含淚水。”

據說易知難後來在成都經營一家服裝店。“不知道她現在什么樣子了,都這么多年了。她可能已經沒有照片上的光輝,但聽說她過得還不錯。”

這世界變化快:再見“我們這一代”(上) 第23張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zhizuowo.com/chuangyi/youhuiji/p6rxp.html
推薦文章